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莉专利>正文

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6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该装置在折叠屏手机合并状态时,能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在折叠屏手机展开时,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而且能提供手机支撑作用,从而方便用户更好的观看手机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折叠屏手机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其可折叠的手机物理形态也为手机的保护提出新的难题。一部价格高昂的手机,如果没有相应的手机保护装置,当用户不小心跌落或者一些坚硬的物品碰撞到手机,很可能对用户折叠屏手机造成破坏,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对折叠屏手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也为手机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如观看视频时,对展开后的手机可以有支撑作用,该装置由:(1)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柔性弯折连接体(14)、(15)和(16),以及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1)、(12)和(13),保护面板壳体(12)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6)与保护面板壳体(13)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5)与保护面板壳体(1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1)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4)与手机上边前屏幕保护壳体(5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上开设洞(121);(2)手机右边侧保护壳体: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孔(21)、手机开关按键孔(22)和插线孔(23),这三个孔的位置大小刚好与折叠屏手机边侧的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开关按键和插线孔一致;(3)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孔洞(31),该孔洞是摄像头孔洞,其位置和大小刚好与手机摄像头位置大小一致,壳体(3)具有吸附性,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1)弯折到背后时,手机后摄像头保护壳体可吸附住保护面板壳体(11),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设置有一个卡槽(32),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向后弯折时,卡槽(32)将保护面板壳体(13)卡住,从而形成一个手机背部支撑形态,对手机进行仰放支撑作用;(5)手机上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5)包括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通过弯折保护体(52)相连,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52)卡套在手机上边缘,对手机上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上方与后屏保护壳体(7)中的柔性弯折连接体(74)相连;(6)手机下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6)包括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通过弯折保护体(62)相连,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62)卡套在手机下边缘,对手机下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上开设有声音孔洞(611)和插线孔洞(612),声音孔洞(611)与手机下边缘的声音孔大小和位置一致,插线孔洞(612)与手机下边缘的数据线插槽形状位置大小一致,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外部中嵌有一卡扣(731),该卡扣(631)可以和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中的卡扣(7311)吸扣在一起,以防止后屏保护壳体脱落;(7)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7)有两块矩形手机保护壳体(72)和(73),两条柔性弯折连接体(74)和(75),一条手机侧边折叠保护的柔性弯折保护体(71),保护壳体(72)和(73)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75)相连,保护壳体(7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74)与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相连,柔性弯折体(71)与两块矩形手机保护壳体(72)、(73)同边侧相连,其弯折后可对手机折叠边缘进行保护,柔性弯折体(71)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扣在弯折保护体(52)和弯折保护体(62)边缘上;(8)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该保护壳体上设置有卡槽(81),当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7)向后弯折时,卡槽(81)将保护面板壳体(73)卡住,从而形成一个手机背部支撑形态,对手机进行仰放支撑作用。2.该装置的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1)可弯折到手机背后,弯折后保护面板壳体(11)刚好套在手机上边缘保护壳体(5)上,保护面板壳体(11)与手机上边侧保护壳体(5)宽度一致,弯折后保护面板壳体(12)上孔洞(121)与手机后摄像头保护壳体(3)上开设的孔洞(31)对其重合,且孔洞(121)大小不小于孔洞(31)。3.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3)与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之间有吸附性,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3)与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之间有吸附性,柔性弯折体(71)的可两端分别粘扣在弯折保护体(52)和(62)上,其包裹手机折叠边缘,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3)和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之间有吸附性,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3)和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3)之间有吸附性上。4.吸附性通过磁性相吸实现,或者软塑料、胶体与物体间粘连性实现,卡扣通过装置之间的物理镶嵌实现。5.卡槽(31)和卡槽(81)可以在不同位置卡住保护壳体,从而形成不同角度的支撑作用。6.手机前屏保护壳体(1)和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可弯折到手机背后,其弯折方式除从上向后弯折外,也可设计为从下往后弯折和从右往后弯折两种方式。7.手机前屏保护壳体(1)中手机保护壳体(12)和(13)可设计为一张整体矩形壳体而不用柔性弯折连接体来连接,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中手机保护壳体(72)和(73)可设计为一张整体矩形壳体而不用柔性弯折连接体来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手机合并时手机保护装置也完全合并时对手机进行全保护的状态;图2为向上翻起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时状态;图3为折叠屏手机展开时,手机保护装置的状态;图4为折叠屏手机展开时,手机保护装置的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后折到保护装置背后,同时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后折到保护装置背后的状态;图5为折叠屏手机展开时,同时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向后翻折后的形成支撑时的状态;图6为折叠屏手机展开时,同时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和手机后屏保护壳体同时向后翻折后形成支撑时的状态;图7为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向后弯折时,手机保护壳体(13)卡在卡槽(32)时,对手机进行支撑时的右视图。图8为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向后弯折时,手机保护壳体(73)卡在卡槽(81)时,对手机进行支撑时的左视图。图9为折叠屏手机展开时,手机前屏保护壳体(1)闭合,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展开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该装置由:(1)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柔性弯折连接体(14)、(15)和(16),以及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1)、(12)和(13),保护面板壳体(12)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6)与保护面板壳体(13)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5)与保护面板壳体(1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1)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4)与手机上边前屏幕保护壳体(5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上开设洞(121);(2)手机右边侧保护壳体: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1)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柔性弯折连接体(14)、(15)和(16),以及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1)、(12)和(13),保护面板壳体(12)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6)与保护面板壳体(13)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5)与保护面板壳体(1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1)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4)与手机上边前屏幕保护壳体(5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上开设洞(121);(2)手机右边侧保护壳体: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孔(21)、手机开关按键孔(22)和插线孔(23),这三个孔的位置大小刚好与折叠屏手机边侧的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开关按键和插线孔一致;(3)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孔洞(31),该孔洞是摄像头孔洞,其位置和大小刚好与手机摄像头位置大小一致,壳体(3)具有吸附性,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1)弯折到背后时,手机后摄像头保护壳体可吸附住保护面板壳体(11),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设置有一个卡槽(32),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向后弯折时,卡槽(32)将保护面板壳体(13)卡住,从而形成一个手机背部支撑形态,对手机进行仰放支撑作用;(5)手机上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5)包括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通过弯折保护体(52)相连,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52)卡套在手机上边缘,对手机上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上方与后屏保护壳体(7)中的柔性弯折连接体(74)相连;(6)手机下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6)包括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通过弯折保护体(62)相连,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62)卡套在手机下边缘,对手机下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上开设有声音孔洞(611)和插线孔洞(612),声音孔洞(611)与手机下边缘的声音孔大小和位置一致,插线孔洞(612)与手机下边缘的数据线插槽形状位置大小一致,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外部中嵌有一卡扣(731),该卡扣(631)可以和手机后屏保护壳体(7)中的卡扣(7311)吸扣在一起,以防止后屏保护壳体脱落;(7)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7)有两块矩形手机保护壳体(72)和(73),两条柔性弯折连接体(74)和(75),一条手机侧边折叠保护的柔性弯折保护体(71),保护壳体(72)和(73)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75)相连,保护壳体(7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74)与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相连,柔性弯折体(71)与两块矩形手机保护壳体(72)、(73)同边侧相连,其弯折后可对手机折叠边缘进行保护,柔性弯折体(71)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扣在弯折保护体(52)和弯折保护体(62)边缘上;(8)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该保护壳体上设置有卡槽(81),当手机后屏幕保护壳体(7)向后弯折时,卡槽(81)将保护面板壳体(73)卡住,从而形成一个手机背部支撑形态,对手机进行仰放支撑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支撑的折叠屏手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1)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壳体(1)包括柔性弯折连接体(14)、(15)和(16),以及矩形保护面板壳体(11)、(12)和(13),保护面板壳体(12)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6)与保护面板壳体(13)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5)与保护面板壳体(1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1)另一侧通过柔性弯折连接体(14)与手机上边前屏幕保护壳体(51)相连,保护面板壳体(12)上开设洞(121);(2)手机右边侧保护壳体: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孔(21)、手机开关按键孔(22)和插线孔(23),这三个孔的位置大小刚好与折叠屏手机边侧的手机音量放大缩小按键、开关按键和插线孔一致;(3)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孔洞(31),该孔洞是摄像头孔洞,其位置和大小刚好与手机摄像头位置大小一致,壳体(3)具有吸附性,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1)弯折到背后时,手机后摄像头保护壳体可吸附住保护面板壳体(11),后手机摄像头保护壳体设置有一个卡槽(32),当手机前屏幕保护壳体向后弯折时,卡槽(32)将保护面板壳体(13)卡住,从而形成一个手机背部支撑形态,对手机进行仰放支撑作用;(5)手机上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5)包括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和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通过弯折保护体(52)相连,手机前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1)、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52)卡套在手机上边缘,对手机上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后屏上边缘保护壳体(53)上方与后屏保护壳体(7)中的柔性弯折连接体(74)相连;(6)手机下边保护壳体:所述壳体(6)包括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和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通过弯折保护体(62)相连,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和通过弯折保护体(62)卡套在手机下边缘,对手机下边缘进行保护,弯折保护体(52)可以随着手机屏幕的弯曲而弯曲,手机前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1)上开设有声音孔洞(611)和插线孔洞(612),声音孔洞(611)与手机下边缘的声音孔大小和位置一致,插线孔洞(612)与手机下边缘的数据线插槽形状位置大小一致,手机后屏下边缘保护壳体(63)外部中嵌有一卡扣(731),该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莉方春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