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45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用于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第一器件的插接槽、以及设置在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第二器件的连接面。在插接槽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触点;在连接面上设置有多排引脚,且每排触点对应至少两排引脚,每排触点中的触点与该排触点对应的至少两排引脚中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以缩小连接器本体的长度,增加连接器的适用性。并且每排触点中的触点由靠近连接面向远离连接面方向排列,每排引脚中的引脚由靠近插接槽的槽口向远离插接槽的槽口方向排列,以使插接槽的插拔方向与连接面的插拔方向交叉,提高系统内的通风与散热效果。

A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服务器与存储产品的硬件架构中,为方便硬盘的维护,一般硬盘放置在设备的前端,通过硬盘背板与主板连接。参考图1a及图1b,目前的硬盘背板20一般都是竖向设置,硬盘10排列插设在硬盘背板20上,且硬盘10的插拔方向和硬盘背板20垂直。系统散热的冷风穿过硬盘10间的缝隙之后,还需要穿过硬盘背板20上的开孔,才能继续深入系统内部散热,使硬盘背板20在系统散热风道中形成一道阻隔气流流通的屏障,这严重影响系统散热效果。而在设备功率密度日益提高的趋势下,如何降低硬盘背板20对系统风道的阻碍作用,提升系统散热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用以改善系统内的通风与散热性能。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该连接器包括一个连接器本体、设置在该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第一器件的插接槽、以及设置在上述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第二器件的连接面。其中,在上述插接槽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触点,并且每排触点中的触点由靠近连接面向远离连接面方向排列;在连接面上设置有多排引脚,且每排触点对应至少两排引脚,每排触点中的触点与该排触点对应的至少两排引脚中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以减小连接器本体的长度,从而使连接器本体小型化,减少因连接器本体长度过长而第二器件内空间有限不能使用的情形,从而使连接器对应用空间的要求降低,扩大连接器的适用场景,增加连接器的适用性。且每排引脚中的引脚由靠近插接槽的槽口向远离插接槽的槽口方向排列,使插接槽的插拔方向与连接面的插拔方向交叉,从而使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错开设置,减小相互之间的挡风影响,提高系统内的通风与散热效果。在设置上述的连接器本体时,连接器本体上靠近连接面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连接面一端的宽度,减少连接器本体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减小连接器的挡风影响,以改善系统内的通风与散热效果。具体设置连接器本体时,可以将连接器本体设置为凸字形;还可以将连接器本体设置为梯字形,具体的可以为等腰梯字形。在上述的方案中,每个触点与该触点对应的引脚之间通过引线电连接,并且电连接每排引脚的引线并排排列。在具体设置引线时,引线可以为铜线、银线、铝线等金属导线。且位于最外侧的每排引脚对应连接的引线包括第一折弯部以及与第一折弯部连接的第二折弯部,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引线的第一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2;第一折弯部与上述连接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3,与上述位于最外侧的每排引脚对应的每排触点中的触点与上述连接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4;其中,d1>d2,且d3<d4。使连接引脚与触点的引线为上窄下宽的排布,便于连接器本体设置为上端窄下端宽的形状,且可以缩小连接器本体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减小连接器的挡风影响,改善系统内通风与散热的性能。在具体设置时,上述插接槽上设置有两排触点,每排触点对应两排引脚,该两排引脚分别为第一排引脚、第二排引脚,其中,第二排引脚位于第一排引脚的外侧。在具体设置第一排引脚与第二排引脚对应的触点时,可以使与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远离上述的连接面,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靠近连接面。具体设置引线时,使连接上述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与对应的触点的引线的中心线共第一平面。连接上述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与对应的触点的引线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折弯部与上述第二折弯部的第三折弯部,且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连接,第二折弯部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所对应的触点连接。且第二折弯部的折弯点分布在上述第一平面内,第一折弯部的折弯点与上述第三折弯部的折弯点共面,以使引线也成凸字形排列,从而方便连接器本体的形状为上端窄下端宽的形状。还可以使与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靠近上述的连接面,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远离连接面。具体设置引线时,使连接上述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与对应的触点的引线的中心线共第二平面。连接上述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与对应的触点的引线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折弯部与上述第二折弯部的第三折弯部,且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连接,第二折弯部与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所对应的触点连接。且第二折弯部的折弯点分布在上述第二平面内,第一折弯部的折弯点与第三折弯部的折弯点共第三平面,且第三平面与上述插接槽的槽口垂直。可以使第一折弯部上的折弯点距离上述连接面垂直距离与第三折弯部上的折弯点距离连接面的垂直距离相等,或使第一折弯部上的折弯点距离上述连接面垂直距离小于第三折弯部上的折弯点距离连接面的垂直距离,以使引线也成凸字形排列,从而方便连接器本体的形状为上端窄下端宽的形状。在上述的方案中,可以使上述连接面与插接槽的槽口垂直,以使连接面的插拔方向与插接槽的插拔方向正交,从而减小第二器件与第一器件之间的挡风影响,增加系统内的通风与散热性能。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上述连接器本体的支撑结构,且该支撑结构与连接器本体上和插接槽的槽口相对的另一面固定连接,以减少支撑结构的挡风影响。具体设置上述的支撑结构时,上述的支撑结构可以为L形,且支撑结构上的竖直部分与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支撑结构的水平部分与第二器件固定连接;还可以为直角三角形,其中,支撑结构上的一个直角边与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器件固定连接。上述的第一器件可以为硬盘,上述的第二器件可以为硬盘背板,硬盘通过上述任意一种连接器与硬盘背板连接,以减小硬盘背板对系统的通风与散热影响。上述的硬盘背板上可以通过多个上述任意一种连接器与多个硬盘连接,且上述多个硬盘可以并排排列,以利于硬盘之间的通风与散热。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连接器,以减小连接器占用电子设备内的空间体积,并便于电子设备系统内的通风散热。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中硬盘与硬盘背板的一种连接状态图;图1b为现有技术中硬盘与硬盘背板的另一种连接状态图;图2为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时多个硬盘与硬盘背板的连接状态图;图3为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时一个硬盘与硬盘背板的连接状态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剖面图;图4b为图4a中的连接器内的引线折弯示意图;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器的剖面图;图5b为图5a中的连接器内的引线排布示意图;图5c为图5a中的连接器内的引线折弯示意图;图6a为图5b中提供的引线排布的左视图;图6b为图5b中提供的引线排布的右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器的连接面上引脚的排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0-硬盘20-硬盘背板30-连接器本体31-插接槽311-每排触点32-连接面321-第一排引脚322-第二排引脚331-连接第一排引脚的引线3311-第四折弯部332-连接第二排引脚的引线3321-第一折弯部3322-第二折弯部3323-第三折弯部40-支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上述连接器应用于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具体的,上述的第一器件可以为服务器与存储器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器件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触点;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器件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多排引脚;每排触点对应至少两排引脚,其中,每排触点中的触点与该排触点对应的至少两排引脚中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其中,每排触点中的触点由靠近所述连接面向远离所述连接面方向排列;每排引脚中的引脚由靠近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向远离所述插接槽的槽口方向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器件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触点;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器件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多排引脚;每排触点对应至少两排引脚,其中,每排触点中的触点与该排触点对应的至少两排引脚中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其中,每排触点中的触点由靠近所述连接面向远离所述连接面方向排列;每排引脚中的引脚由靠近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向远离所述插接槽的槽口方向排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靠近所述连接面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面一端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平行的剖面的形状为凸字形。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触点与该触点对应的引脚通过引线电连接;且电连接每排引脚的引线并排排列;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每排引脚对应连接的引线包括第一折弯部及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的第二折弯部,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引线的第一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2;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连接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3,所述一排触点中的触点与所述连接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4;其中,d1>d2,且d3<d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上设置有两排触点,每排触点对应两排引脚,分别为第一排引脚、第二排引脚;其中,所述第二排引脚位于所述第一排引脚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远离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排引脚中的引脚对应的触点连续排列且靠近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排引脚中的引脚与对应的触点的引线的中心线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治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