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4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将小球藻和钼源加入到蒸馏水中,室温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烘干,而后一步煅烧硒化制得少层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复合物。结果表明,该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中的硒化钼为少层结构(1‑4层),层间距约为0.66 nm,能有效的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所述的小球藻衍生碳有原位N和P杂原子掺杂,可以有效固定少层硒化钼结构,进而提高其储钠性能。该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原料来源广泛,并且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符合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要求日益增长,从而可充电式的电池备受人们的青睐。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众多便携式电子设备到电动汽车等。但是锂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且资源匮乏,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锂在同一主族的钠由于物理化学性质等和锂相似,并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钠离子电池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相比锂离子,钠离子半径较大,传统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石墨并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而硒化钼具有类石墨烯的二维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理论储钠容量,因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硒化钼在脱嵌钠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结构容易坍塌,导致容量衰减,长循环稳定性较差,且硒化钼的导电性不佳。因此通过构筑少层结构硒化钼或制备碳包覆结构来提升硒化钼的电化学性能。一步煅烧法难以制备少层结构硒化钼,此外生物质衍生的掺杂型碳材料具有一定储钠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称取干燥的的小球藻和钼源按照质量比为1:2‑5的比例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快速搅拌6‑24 h,再用水离心洗涤烘干,最后收集褐绿色的固体样品;2)将步骤1)所得褐绿色块状固体研磨至粉末,再称取褐绿色固体粉末质量2‑3倍的硒粉,分别放在不同的刚玉舟中,于Ar 95%/H2 5%气氛管式炉中在500‑800℃,煅烧2‑4小时,最后收集黑色固体样品,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称取干燥的的小球藻和钼源按照质量比为1:2-5的比例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快速搅拌6-24h,再用水离心洗涤烘干,最后收集褐绿色的固体样品;2)将步骤1)所得褐绿色块状固体研磨至粉末,再称取褐绿色固体粉末质量2-3倍的硒粉,分别放在不同的刚玉舟中,于Ar95%/H25%气氛管式炉中在500-800℃,煅烧2-4小时,最后收集黑色固体样品,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容量硒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少层复合物电池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掺杂诱导合成混相二硫化钼-小球藻衍生碳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源为系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兴康碧玉罗奋强许丽洪刘淑婷李彦辰钱庆荣陈庆华黄宝铨肖荔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