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28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包括模板,一对模板与混凝土层的一对对立面接触,模板的一对对边上分别具备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在混凝土层同一侧,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各自侧立面相互接触,第二凸止口与混凝土层接触,第一凸止口不与混凝土层接触;背楞,与模板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管件,与背楞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背楞与管件呈夹角布置;固定机构,穿过混凝土层并连接混凝土层两侧的管件。采用此发明专利技术对混凝土层的密封紧密,模板对接方便,同时完工后也便于模板的拆离,模板对混凝土层的压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所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
技术介绍
混凝土模板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模板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分阶段类方法,按照形状分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两种;按受力条件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混凝土模板需要承重,需要牢牢固定住内部的混凝土,以保证其凝固,同时又要在混凝土凝固后可以便捷的拆卸掉混凝土模板自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对混凝土层的密封紧密,模板对接方便,同时完工后也便于模板的拆离,模板对混凝土层的压力均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包括:模板,一对模板与混凝土层的一对对立面接触,模板的一对对边上分别具备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在混凝土层同一侧,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各自侧立面相互接触,第二凸止口与混凝土层接触,第一凸止口不与混凝土层接触;背楞,与模板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管件,与背楞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背楞与管件呈夹角布置;固定机构,穿过混凝土层并连接混凝土层两侧的管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干个模板在混凝土两面拼接,对混凝土定形。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相互卡合,保证相邻模板之间的密合,防止混凝土泄漏,同时限制模板沿垂直于自身平面方向的平移自由度。由于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延伸长度不等,使得对接后会构成一定宽度的接缝,而接缝朝外,不与混泥土层接触,接缝便于后续从接缝处拆离模板,降低操作难度。背楞起到加固与均匀压力的作用,管件与背楞交叉布置,实现从“点”固定到“面”固定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凸止口在靠近混凝土层的一侧构成第一凹止口,第二凸止口在背离混凝土层的一侧构成第二凹止口,第一凸止口、第一凹止口、第二凸止口、第二凹止口沿垂直于模板主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止口是凹止口加工出来后相对形成的,尺寸统一后,相邻的模板处在同一平面内时,第一凸止口与第二凸止口正好是紧密接触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背楞为长方体,每块模板对应与若干根背楞接触,管件与背楞相互垂直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长方体的背楞具备与模板接触的平整面,垂直交叉的管件、背楞,受力较为均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固定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压扣,模板上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压扣设于螺母与管件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板上的通孔方便螺杆穿过,连接对面的模板。螺母对压扣起到旋钮压紧的作用,作用力强,也适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压扣的中部具备供螺杆穿过的贯通孔,贯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与管件外壁接触的凹曲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压扣固定两个管件,使螺杆出于管件的中间,保证受力的均匀。压扣的凹面正好与管件的外壁圆周面吻合,管件与压扣装配后不易松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螺杆在混凝土层中的一段上套有套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起到限定混凝土的最薄厚度的作用,同时隔绝螺杆与混凝土,防止螺杆被凝固后的混凝土所污染与腐蚀,提高螺杆的使用寿命,也便于螺杆在通孔间穿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套管的两轴端上具备膨大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两头的膨大部,增加了套管轴端与模板的接触面积,降低压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模板的主平面为边长为915mm的正方形,第一凸止口的延伸长度为8mm,第二凸止口的延伸长度为12mm,通孔为四个,通孔距离模板主平面上就近的边的距离为232.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尺寸的选择让模板受力较为合理,同一的尺寸要求便于标准的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管件为钢管,模板为塑钢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管便于建筑工地就地取材,塑钢的主要成为是PVC,不会被混凝土中的湿气锈蚀,塑钢表面光洁度好,制成的模板便于脱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模板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右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模板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模板、背楞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1-模板;2-背楞;3-管件;4-通孔;5-螺杆;6-螺母;7-套管;7a-膨大部;8-压扣;8a-凹曲面;8b-贯通孔;9-混凝土层;10-第一凸止口;11-第二凸止口;12-第一凹止口;13-第二凹止口;14-接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包括:模板1,一对模板1与混凝土层9的一对对立面接触,模板1的一对对边上分别具备第一凸止口10、第二凸止口11,第二凸止口11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凸止口10的延伸长度,在混凝土层9同一侧,相邻模板上1的第一凸止口10、第二凸止口11的各自侧立面相互接触,第二凸止口11与混凝土层9接触,第一凸止口10不与混凝土层9接触;背楞2,与模板1背离混凝土层9的一面接触;管件3,与背楞2背离混凝土层9的一面接触,背楞2与管件3呈夹角布置;固定机构,穿过混凝土层9并连接混凝土层9两侧的管件3。如图3所示,模板1上背离混凝土层9的一面构成了接缝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干个模板在混凝土两面拼接,对混凝土定形。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相互卡合,保证相邻模板之间的密合,防止混凝土泄漏,同时限制模板沿垂直于自身平面方向的平移自由度。由于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延伸长度不等,使得对接后会构成一定宽度的接缝,而接缝朝外,不与混泥土层接触,接缝便于后续从接缝处拆离模板,降低操作难度。背楞起到加固与均匀压力的作用,管件与背楞交叉布置,实现从“点”固定到“面”固定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止口10在靠近混凝土层9的一侧构成第一凹止口12,第二凸止口11在背离混凝土层9的一侧构成第二凹止口13,第一凸止口10、第一凹止口12、第二凸止口11、第二凹止口13沿垂直于模板1主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止口是凹止口加工出来后相对形成的,尺寸统一后,相邻的模板处在同一平面内时,第一凸止口与第二凸止口正好是紧密接触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楞2为长方体,每块模板1对应与若干根背楞2接触,管件3与背楞2相互垂直布置。如图8所示,背楞2的外围为四根背楞2围成的矩形,背楞2中部为若干根相互平行布置的背楞2,大多数背楞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凸止口10、第二凸止口11所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一对模板与混凝土层的一对对立面接触,所述模板的一对对边上分别具备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所述第二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在混凝土层同一侧,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各自侧立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凸止口与混凝土层接触,所述第一凸止口不与混凝土层接触;背楞,与模板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管件,与背楞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所述背楞与管件呈夹角布置;固定机构,穿过混凝土层并连接混凝土层两侧的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一对模板与混凝土层的一对对立面接触,所述模板的一对对边上分别具备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所述第二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凸止口的延伸长度,在混凝土层同一侧,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凸止口、第二凸止口的各自侧立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凸止口与混凝土层接触,所述第一凸止口不与混凝土层接触;背楞,与模板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管件,与背楞背离混凝土层的一面接触,所述背楞与管件呈夹角布置;固定机构,穿过混凝土层并连接混凝土层两侧的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止口在靠近混凝土层的一侧构成第一凹止口,所述第二凸止口在背离混凝土层的一侧构成第二凹止口,所述第一凸止口、第一凹止口、第二凸止口、第二凹止口沿垂直于模板主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拼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为长方体,每块模板对应与若干根背楞接触,所述管件与背楞相互垂直布置。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建华杨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格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