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922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软骨损伤影像,S2:影像可视化处理,S3:影像边缘检测,S4:特征参数提取,S5:提取种子点,S6:非种子点甄选,S7:更新生长区域所有种子点的区域灰度均值和像素标准差K,S8:完成图像获取;该方法通过对每条边缘提取了15~20个特征参数,包括边缘局部信息特征、边缘几何学信息特征以及边缘邻近体素之间的信息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边缘线的特性,提高分类筛选精度,该方法通过自适应提取种子点和算法筛选,实现了智能选取图像分割,提高了图像处理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具体为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专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目前在临床应用也最多,与造血干细胞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加速造血重建。当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将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一同输入.可明显加速患者血细胞恢复时间,且安全无不良反应。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存在于骨髓中,也存在于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由于它分化的组织类型十分广泛,因此临床应用价值不菲。通过MRI成像对关节软骨进行分割进而计算其厚度、体积等参数,可实现软骨的定量评估,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从而采取早期的预防措施和制定后期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对软骨组织的分割主要依靠影像医师手动分割或借助图像处理软件半自动完成,不仅耗时长,而且不同人、不同时间的分割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准确、快速的全自动膝关节软骨分割算法。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膝盖软骨的分割算法主要有Snake模型、Lev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软骨损伤影像:通过多模态核磁共振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区域软骨MRI影像并将影像转化为灰度;S2:影像可视化处理:将充质干细胞区域软骨MRI影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进行高斯滤波;S3:影像边缘检测:利用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S2中影像进行检测,并检测出10~20条边缘线;S4:特征参数提取:构建SVM分类器并对提取S3步骤中影像的特征参数进行边缘定位,分类出软骨边缘和非软骨边缘;S5:提取种子点:从S4中所分类出的软骨边缘的10*10邻域内,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像素值在245~25...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自体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软骨损伤影像:通过多模态核磁共振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区域软骨MRI影像并将影像转化为灰度;S2:影像可视化处理:将充质干细胞区域软骨MRI影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进行高斯滤波;S3:影像边缘检测:利用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S2中影像进行检测,并检测出10~20条边缘线;S4:特征参数提取:构建SVM分类器并对提取S3步骤中影像的特征参数进行边缘定位,分类出软骨边缘和非软骨边缘;S5:提取种子点:从S4中所分类出的软骨边缘的10*10邻域内,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像素值在245~255范围内的点作为种子点,并设置预设阈值K;S6:非种子点甄选:以种子点为中心,判断其10*10邻域内的非种子点是否满足相似性准则,如果有非种子点满足相似性准则,则将该非种子点合并到种子点集合中,并执行步骤S7;如果没有非种子点满足相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莉王大平徐晓李兴福熊建义欧阳侃黄江鸿邓志钦蒯声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