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902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得到变形后的动力学模型;以将台车以及臂架快速驱动至目标位置,同时快速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为控制目标,定义滑动向量;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所设计控制方法只包含定位误差、速度信号以及负载摆动角速度信号,不需要了解塔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式吊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为将负载平稳运送至目标位置处,不同种类的吊车,主要包括桥式吊车、集装箱吊车、回转悬臂式吊车以及塔式吊车,已广泛的应用于工厂、建筑工地等诸多领域。尽管这些吊车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及机械结构,但由于它们无法对负载进行直接控制,因此均属于欠驱动系统。为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台车/臂架尽可能快地且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与此同时,保证负载摆动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但是,由于控制输入的缺乏以及系统状态之间的强耦合型使得控制器的设计以及稳定性分析变得更加的复杂。因此,针对吊车系统设计自动控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以及实际的双重意义。学者对吊车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漫长而久远。不过,大多数的控制方法是针对桥式吊车系统提出的,塔式吊车的控制方法远远地少于桥式吊车的。现有技术将输入整形方法成功应用于塔式吊车系统中,并有效地抑制了负载的摆动。不过输入整形方法属于开环控制方法,对外部扰动比较敏感。通过增益调度反馈方法,现有技术在合理的时间内将负载运送至目标位置处,并且显著降低了负载的摆动。不过,它并为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考虑到塔式吊车系统的输入约束问题,现有技术将次优化MPC控制方法与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时的非线性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线性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在不干扰人工操作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负载的摆动。利用迭代法,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可优化运输时间的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将粒子群算法(PSO)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递归神经网络(RNN)控制的混合进化算法(HEA)。不过在使用RNN时,很难设计学习率或基于梯度的学习率。为减少负载的摆动,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H∞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时间延迟、塔式吊车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问题,并且不需要了解系统参数的精确值。现有技术提出两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局部反馈线性化方法以及滑模控制方法。第一个方法需要了解系统参数的先验知识,第二个控制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以上所有针对塔式吊车系统提出的控制方法均需要对动力学模型做近似化处理或者忽略一些非线性项。当存在内部以及外部扰动时,系统状态向量可能会远离系统的平衡点,此时,原始的动力学模型与简化的动力学模型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所有控制方法的控制性能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在不对动力学模型做近似化处理的情况下,基于能量整形方法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精确的定位以及快速的消摆目标。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塔式吊车工作环境较差,会遭受外部扰动、系统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未建模动态的影响。而滑模控制方法针对外扰动以及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因此,现有技术针对3D桥式吊车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将滑模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相结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和鲁棒性。但由于所提控制方法的控制输入不连续,因此存在抖振问题,并且所提控制器结构复杂,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积分滑模控制器以提供鲁棒性;利用自适应控制方法来提供自适应控制性能。为避免出现传统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问题,引入了积分滑动面(ISS)。通过Lyapunov方法以及拉塞尔不变性原理验证了平衡点处的渐近稳定性和系统状态的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优异的控制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得到变形后的动力学模型;以将台车以及臂架快速驱动至目标位置,同时快速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为控制目标,定义滑动向量;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具体为:其中,其中,Mt,mp分别表示台车质量以及负载质量,l为吊绳长度,S1,S2,C1,C2,S21,S22分别为sinθ1,sinθ2,cosθ1,cosθ2,sin(2θ1),sin(2θ2)的缩写,g表示重力加速度,J代表臂架的转动惯量,x,分别表示台车水平位移以及臂架回转角度,θ1,θ2为负载摆角,Fx分别表示回转控制力矩以及平移控制力,Frx分别代表摩擦力矩和力;其中,Rx1,Rx2,εx表示与摩擦力相关的系数;分别为台车水平位移以及臂架回转角度的导数。进一步地,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其中,H11、H22分别为引入的正定对角矩阵H中的元素。进一步地,引入对角矩阵后的动力学模型为:其中,为辅助矩阵/向量,分别为q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为qr的二阶导数。进一步地,所述定义滑动向量具体为:其中,表示误差向量,Λ为正定对角增益矩阵;e1、e2分别表示台车水平位移误差以及臂架回转角度误差,x、分别为台车水平位移以及臂架回转角度的,px分别代表臂架目标回转角度以及台车目标水平位移,Λ11、Λ22为正定对角增益矩阵Λ中的元素。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具体为:其中,为正定滑模增益矩阵,表示的在线估计,Kh表示正定对角增益矩阵。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具体为:其中,为正定滑模增益矩阵,表示的在线估计,Kh表示正定对角增益矩阵。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的设计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设计控制方法只包含定位误差、速度信号以及负载摆动角速度信号,不需要了解塔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因此,它是与模型无关的。2)该方法是塔式吊车系统第一个连续的且无抖振现象的滑模控制方法。3)该方法无需对塔式吊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任何近似化处理。4)该控制器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以及外部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附图说明图1为塔式吊车系统示意图;图2为实验1:所提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图3为实验1:LQR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图4为实验2:所提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图5为实验2:LQR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图6为实验3所提控制方法针对初始负载摆动的实验结果;图7为实验3所提控制方法针对外部扰动的实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1.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4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见图1)的动力学模型可写为:其中,Mt,mp分别表示台车质量以及负载质量,l为吊绳长度,S1,S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得到变形后的动力学模型;以将台车以及臂架快速驱动至目标位置,同时快速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为控制目标,定义滑动向量;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得到变形后的动力学模型;以将台车以及臂架快速驱动至目标位置,同时快速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为控制目标,定义滑动向量;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具体为:其中,其中,Mt,mp分别表示台车质量以及负载质量,l为吊绳长度,S1,S2,C1,C2,S21,S22分别为sinθ1,sinθ2,cosθ1,cosθ2,sin(2θ1),sin(2θ2)的缩写,g表示重力加速度,J代表臂架的转动惯量,x,分别表示台车水平位移以及臂架回转角度,θ1,θ2为负载摆角,Fx分别表示回转控制力矩以及平移控制力,Frx分别代表摩擦力矩和力;其中,Rx1,Rx2,εx表示与摩擦力相关的系数;分别为台车水平位移以及臂架回转角度的导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其中,H11、H22分别为引入的正定对角矩阵H中的元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对角矩阵后的动力学模型为: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华张永峰程新功宗西举王鲁浩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山东欧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