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72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衬砌先浇混凝土层和后浇混凝土层,所述先浇混凝土层和所述后浇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非渗油型蠕变橡胶层。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先浇混凝土层和后浇混凝土层之间喷涂形成非渗油型蠕变橡胶层,非渗油型蠕变橡胶材料能封闭混凝土基层裂缝和毛细孔,能适应复杂的施工作业面,与空气长期接触后不固化,始终保持粘稠胶质的特性,自愈能力强、碰触即粘、难以剥离,在使用过程中,完全不会析出油分,这样长时间不成膜,不会固化和脆化,较长时间年限内保持高粘接高弹性的特点,极大简化了现有防水措施,使得防水构造极为简单,可减少渗水路径,同时施工步骤少,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建设过程中,先浇混凝土层和后浇混凝土层之间存在施工缝,存在漏水隐患,目前,隧道纵、环向施工缝防水通常包括两道措施,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橡胶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凸壳排水板等,防水材料的设置方法主要有中埋、外贴等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隧道环向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多为在先浇混凝土层1和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01和中埋式橡胶止水带02,如图2所示,现有隧道纵向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多为在先浇混凝土层1和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03和遇水膨胀止水条04。但是,现有隧道防水采用的橡胶(钢边橡胶)止水带、止水条延展性很差,耐老化性能差,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破损或错动,在接缝处很容易被拉裂,止水条带与混凝土之间无粘接性,由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导致其与止水带接触面松动,形成了施工缝渗漏水的路径;且施工工艺极为复杂,尤其是中埋式橡胶(钢边橡胶)止水带需要设置钢筋卡或者特殊箍筋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工艺较为精细,对施工要求很高,费时费力,且在浇筑混凝土时抗变形能力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衬砌先浇混凝土层(1)和后浇混凝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混凝土层(1)和所述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设有非渗油型蠕变橡胶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衬砌先浇混凝土层(1)和后浇混凝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混凝土层(1)和所述后浇混凝土层(2)之间设有非渗油型蠕变橡胶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期支护层(4),所述先浇混凝土层(1)和所述后浇混凝土层(2)位于所述初期支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目飞范明学刘科陈国栋郑建郭磊刘雄伟尚寒春郦亚军王微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明象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