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门以及包括该升降门的工艺操作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6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门以及包括该升降门的工艺操作室,其中,升降门包括门体、门框、导轨单元以及门体驱动单元,所述导轨单元连接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所述门体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导轨单元相对所述门框升降运动,所述导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第二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形成迷宫式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门的门体和门框之间采用迷宫式嵌合形成的导轨单元,门体和门框在运行的过程中完全避免了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阻力,减少了驱动功率,同时可以有效地补偿构件变形带来的影响,为现场安装提供方便。

A lifting door and a process operation room including the lift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门以及包括该升降门的工艺操作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入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升降门以及包括该升降门的工艺操作室。
技术介绍
大门是喷漆室、清洗室、烘干室等工艺操作室室体的重要构件,其工艺作用不仅是作为工件进出的通道,也是作为操作时隔断室内外联系以避免工艺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屏障,更是作为避免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伤害的防护构造。大门构造由门体,导向和驱动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大门形式有对开、侧开和提升三种形式。考虑到门的开关过程对周围条件的要求,通常升降门的使用较为广泛。如图1所示,升降门10一般包括门体11,在门体11的两侧有导槽,与门框上的导轨12构成滑动副,驱动机构13安装在室体上,驱动机构13的形式可以是齿轮齿条传动,链传动,机动推杆,油气缸等机构,并有相应的机构确保两侧运行的同步,驱动机构13通过导槽驱动门体11沿导轨12移动。但是,通常门体11和门框都是焊接结构,制造的精度都不高,而驱动机构13驱动门体11沿导轨12的移动又要求安装的精度较高,因此导轨12和导槽之间的相对的精度成为确保传动正常运行的手段。由于导轨和导槽分别位于门体和门框两个相对运动的构件上,这两个构件,通常都是焊接结构,安装完成后,由于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应力释放等原因,极易发生变形,一旦门体或者门框发生变形,相对运动时就会运行不畅。同时,现有的升降门通常采用门体两侧导向、两侧驱动的结构,也就是说导轨安装在门体的两侧的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了重复约束,这在结构装配的原理上也是不恰当的。因此由于结构件的变形引起大门运行障碍的事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门以及包括该升降门的工艺操作室,在降低制造成本和安装难度的条件下,能够适应结构件的变形,以确保升降门顺畅运行,满足工艺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升降门,包括门体、门框、导轨单元以及门体驱动单元,所述导轨单元连接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所述门体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导轨单元相对所述门框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第二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形成迷宫式嵌合。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的插入体,所述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的嵌合体,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嵌合体交错嵌合。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插入体与嵌合体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体包括第一插入体和第二插入体,所述嵌合体包括第一嵌合体、第二嵌合体和第三嵌合体,所述第一插入体嵌合于所述第一嵌合体和第二嵌合体之间,所述第二插入体嵌合于所述第二嵌合体和第三嵌合体之间。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门框上限制所述门体升降时摆动的挡轮单元。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轮单元连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侧。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轮单元包括固定件和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的转动挡轮,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门框上,所述转动挡轮对应所述门体设置。上述的升降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门体驱动单元包括丝杠传动机构。本技术的工艺操作室,包括室体和连接在所述室体上的升降门,其中,所述升降门为上述的升降门。上述的工艺操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与所述室体的上端具有重叠部分。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的升降门的门体和门框之间采用迷宫式嵌合形成的偶合构造,门体和门框在运行的过程中完全避免了直接接触,从而不存在摩擦阻力,运行时只要克服重力即可,减少了驱动功率。2、本技术的迷宫式嵌合形成的导轨单元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地补偿构件变形带来的影响,为现场安装提供方便。3、门体和门框之间采用迷宫式构造,可有效的阻止水流的溅出。4、门体和门框之间的间隙可以确保气流的进入,作为工艺操作室室体排气系统的补风口,确保排气系统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门的一实施例的门体和门框的相对运动关系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升降门的一实施例的门体驱动单元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工艺操作室的升降门的门体的密封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升降门110:门体120:门框130:导轨单元131:第一迷宫密封结构132:第二迷宫密封结构131a:插入体132a:嵌合体131a1:第一插入体131a2:第二插入体132a1:第一嵌合体132a2:第二嵌合体132a3:第三嵌合体140:门体驱动单元141:丝杠142:驱动螺母143:牵引支座150:挡轮单元151:固定件152:转动挡轮200:工艺操作室210:室体220:钢轨H1:搭接高度H2:重叠部S1、S2: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便于清楚说明,本文述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次序用语是用于将元件、区域、部分与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区域、部分区分开来,而非用以限定特定的元件、区域、部分。本技术的升降门可用于喷漆室、清洗室、烘干室等工艺操作室,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升降门100包括门体110、门框120、导轨单元130以及门体驱动单元140,其中,导轨单元130连接在门体110与门框120之间,即门体110与门框120之间通过导轨单元130实现相对运动。具体来说,导轨单元130设置于门体110的左右两侧与门框130之间,门体110的左右两侧通过导轨单元130相对门框120上升或者下降,详细来说,门体驱动单元140驱动门体110通过导轨单元130相对门框120升降运动。结合图2和图3,其中,导轨单元130包括第一迷宫密封结构131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132,第一迷宫密封结构131设置于门体110上,也就是说,第一迷宫密封结构131设置于门体110的左右两侧,第二迷宫密封结构132设置于位于门体110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门,包括门体、门框、导轨单元以及门体驱动单元,所述导轨单元连接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所述门体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导轨单元相对所述门框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第二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形成迷宫式嵌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门,包括门体、门框、导轨单元以及门体驱动单元,所述导轨单元连接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所述门体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导轨单元相对所述门框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第一迷宫密封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第二迷宫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和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形成迷宫式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迷宫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的插入体,所述第二迷宫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的嵌合体,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嵌合体交错嵌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插入体与嵌合体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升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体包括第一插入体和第二插入体,所述嵌合体包括第一嵌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公满郭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