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填充原竹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结构,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填充原竹组合结构,属于土木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考虑低碳的理念。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我国虽然森林资源相对贫乏,但竹类资源十分丰富。竹子具有强度高、弹性好、性能稳定、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于木材和普通钢铁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作为建筑材料,竹材在生长过程中有很大的碳储存,加工过程中能耗小于其他常用建筑材料,相较木材的生长周期短许多,并且废弃后可降解,基于全寿命周期评价竹材的环境性能最优。此外竹材也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因此,竹材是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建材。作为自然生长的原竹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典型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生物材料。竹纤维材料强度高、弹性好且密度小,比强度是钢材的3倍~4倍,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竹子截面是环形的,受弯曲荷载时外弯面受拉而内弯面受压,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竹节处的外部环箍与内部横隔板可增加承载面积,同时也能提高竹子的横向承载能力。但原竹的截面面积有限,承载力和刚度有限,其限制了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混凝土因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填充原竹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核心混凝土(1)、中空原竹(2)、竹材增强层(3),中空原竹(2)为自然生长的龄期>4年的原生竹材制作,其竹节(21)处内部横隔板打通形成连续联通的内腔(4),竹材增强层(3)紧密包裹于中空原竹(2)的外侧面,竹材增强层(3)采用一层以上的竹条带连续或间隔缠绕于中空原竹(2)的外表面并采用胶黏剂浸渍粘结,各环之间紧密或间隔相连,竹条带为竹藤、原竹剖切条带或复合竹片中的一种,缠绕角度与结构正截面呈‑30°~30°,核心混凝土(1)填充并充满于原竹(2)的内腔(4),核心混凝土(1)为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其14天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0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填充原竹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核心混凝土(1)、中空原竹(2)、竹材增强层(3),中空原竹(2)为自然生长的龄期>4年的原生竹材制作,其竹节(21)处内部横隔板打通形成连续联通的内腔(4),竹材增强层(3)紧密包裹于中空原竹(2)的外侧面,竹材增强层(3)采用一层以上的竹条带连续或间隔缠绕于中空原竹(2)的外表面并采用胶黏剂浸渍粘结,各环之间紧密或间隔相连,竹条带为竹藤、原竹剖切条带或复合竹片中的一种,缠绕角度与结构正截面呈-30°~30°,核心混凝土(1)填充并充满于原竹(2)的内腔(4),核心混凝土(1)为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其14天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0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填充原竹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材增强层(3)的外部四周沿着中空原竹(2)的纵向间隔设置局部加强套箍(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洋,蔡超,端茂军,胡亚风,王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