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日常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耗十分巨大,而现有绿色建筑多数没有雨水的收集、利用装置,存在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使用起来不方便,成本较大,经济性差,实用效果不是很好,不便于绿色建筑上的安装,维护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和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顶部设有槽体,槽体内固定安装有砂石层,槽体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建筑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蓄水箱,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蓄水箱连通,第一蓄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和建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2)的顶部设有槽体(3),槽体(3)内固定安装有砂石层(4),槽体(3)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建筑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蓄水箱(6),所述第一通孔(5)与第一蓄水箱(6)连通,第一蓄水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7)的底端,第一导管(7)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蓄水箱(6)内,第一导管(7)的底端延伸至箱体(1)内,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箱(8)、第二蓄水箱(9)、第二过滤箱(10)和第三蓄水箱(11),第一过滤箱(8)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管(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和建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2)的顶部设有槽体(3),槽体(3)内固定安装有砂石层(4),槽体(3)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建筑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蓄水箱(6),所述第一通孔(5)与第一蓄水箱(6)连通,第一蓄水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7)的底端,第一导管(7)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蓄水箱(6)内,第一导管(7)的底端延伸至箱体(1)内,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箱(8)、第二蓄水箱(9)、第二过滤箱(10)和第三蓄水箱(11),第一过滤箱(8)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管(12),第二导管(12)的一端与第一导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管(1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箱(8)内,所述第一过滤箱(8)内固定安装有混泥沉淀层(13),第一过滤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14)的顶端和第四导管(15)的顶端,所述第二蓄水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14)的底端,第三导管(14)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箱(8)内,第三导管(14)的底端延伸至第二蓄水箱(9)内,所述第二蓄水箱(9)远离建筑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五导管(16),第五导管(16)靠近建筑体(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蓄水箱(9)内,第五导管(16)远离建筑体(2)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并粘接有第一阀门(17)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滤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15)的底端,第四导管(15)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箱(8)内,第四导管(15)的底端延伸至第二过滤箱(10)内,所述第二过滤箱(10)内固定安装有前置过滤网(18)和后置过滤网(19),第二过滤箱(10)内固定安装有位于前置过滤网(18)与后置过滤网(19)之间的活性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献针,陈燕飞,陈永宗,叶兰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艺阳光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