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859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轨道、转向滑轮及运输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边坡底部,所述轨道安装在边坡底部到顶部之间,所述运输车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滑轮设置在边坡顶部;所述运输车包括车身、车轮、车门及拉环,所述车轮通过缓冲机构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所述拉环设置于车身前侧面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筒和导向杆,所述套筒上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下端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绕过所述转向滑轮后,固定到所述运输车的拉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结构简单,输送方便,省时省力,可快速平稳地将建材输送到边坡的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高度大、坡度陡的边坡,在其施工过程中,如何将混凝土、沙石等建材从地面稳定的输送到边坡的不同高度位置,是目前边坡施工面临的一个技术难点。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人工推车的输送方式,具有费时费力、输送效率低以及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而且运输车辆多为焊接的钢铁结构,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发出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输送方便、省时省力,且有效减少噪音的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轨道、转向滑轮及运输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边坡底部,所述轨道安装在边坡底部到顶部之间,所述运输车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滑轮设置在边坡顶部;所述运输车包括车身、车轮、车门及拉环,所述车轮通过缓冲机构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所述拉环设置于车身前侧面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筒和导向杆,所述套筒上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下端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绕过所述转向滑轮后,固定到所述运输车的拉环上。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所述卷扬机缠绕有钢索,所述伺服驱动器通过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卷扬机的卷轴转动,从而进行收放钢索。较佳地,所述导向杆上端贯穿连接于套筒,所述套筒和导向杆之间设有弹簧。较佳地,所述车轮包括左前滚轮、左后滚轮、右前滚轮及右后滚轮,所述左前滚轮及左后滚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身的左侧底部前方和左侧底部后方,所述右前滚轮及右后滚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身的右侧底部前方和右侧底部后方。较佳地,所述左前滚轮的直径小于左后滚轮的直径,所述右前滚轮的直径小于右后滚轮的直径。较佳地,所述车门包括门板、合页及门锁,所述门板的上端通过合页的一侧与车身的上部固定在一起,所述门锁设置在门板的下端,所述车身的下方设置有门扣,所述门锁与门扣相结合固定车门。较佳地,所述车门包括第一车门及第二车门,所述第一车门设置于车身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车门设置于车身的右侧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结构简单,输送方便,可快速平稳地将建材输送到边坡的指定位置,车门设置在车身的两个侧面,便于往边坡两边建材的卸载;通过增加缓冲机构,可以使得小车移动更为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1-边坡,102-伺服电机,103-卷扬机,104-运输车,105-转向滑轮,1-车身,2-拉环,3-门板,4-合页,5-门锁,6-门扣,7-左前滚轮,8-左后滚轮,9-缓冲机构,10-入风口,901-套筒,902-导向杆,90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轨道、转向滑轮105及运输车104,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边坡101底部,所述轨道安装在边坡101底部到顶部之间,轨道包括并排安装的左轨道及有轨道,所述运输车104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滑轮105设置在边坡101顶部;所述运输车104包括车身1、车轮、车门及拉环2,所述车轮通过缓冲机构9设置于车身1的底部,所述拉环2设置于车身1前侧面的上方,所述车门包括门板3、合页4及门锁5,所述门板3的上端通过合页4的一侧与车身1的上部固定在一起,所述门锁5设置在门板3的下端,所述车身1的下方设置有门扣6,所述门锁5与门扣6相结合固定车门;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套筒901和导向杆902,所述套筒901上端与车身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902下端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902上端贯穿连接于套筒901,所述套筒901和导向杆902之间设有弹簧903;所述车轮包括左前滚轮7、左后滚轮8、右前滚轮及右后滚轮,所述左前滚轮7及左后滚轮8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身1的左侧底部前方和左侧底部后方,所述右前滚轮及右后滚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身1的右侧底部前方和右侧底部后方,所述左前滚轮7和所述左后滚轮8置于所述左轨道中;所述右前滚轮和所述右后滚轮置于所述右轨道中;所述左前滚轮7的直径小于左后滚轮8的直径,所述右前滚轮的直径小于右后滚轮的直径,前滚轮的直径小于后滚轮的直径,可以使输送车行驶更顺畅、省力。所述车门包括第一车门及第二车门,所述第一车门设置于车身1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车门设置于车身2的右侧面,车身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车门,便于往边坡两边建材的卸载。所述车身1前侧面的上方设置有入风口10,所述车身1后侧面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入风口与出风口形成一个通风道,通过车身1通风道的设置可使输送车在行驶过程中从入风口吸入迎面的气流,并从出风口排出,在减少风阻。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建材运输至边坡101时,先将输送车104的车轮置于输送系统的轨道上,将卷扬机103的钢索套在输送车104的拉环2上,通过卷扬机103钢索的收卷将输送车104牵引至边坡101的指定位置,然后打开车门即可完成建材的卸载;缓冲机构可以使得输送车移动更为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车身通风道的设置可使输送车104在行驶过程中从入风口10吸入迎面的气流,并从出风口排出,在减少风阻的同时,使得输送车104的加速、行驶更为顺畅,从而降低工作负荷,提高输送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轨道、转向滑轮及运输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边坡底部,所述轨道安装在边坡底部到顶部之间,所述运输车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滑轮设置在边坡顶部;所述运输车包括车身、车轮、车门及拉环,所述车轮通过缓冲机构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所述拉环设置于车身前侧面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筒和导向杆,所述套筒上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下端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绕过所述转向滑轮后,固定到所述运输车的拉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轨道、转向滑轮及运输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边坡底部,所述轨道安装在边坡底部到顶部之间,所述运输车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滑轮设置在边坡顶部;所述运输车包括车身、车轮、车门及拉环,所述车轮通过缓冲机构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所述拉环设置于车身前侧面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筒和导向杆,所述套筒上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下端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绕过所述转向滑轮后,固定到所述运输车的拉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所述卷扬机缠绕有钢索,所述伺服驱动器通过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卷扬机的卷轴转动,从而进行收放钢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建材上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端贯穿连接于套筒,所述套筒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明张力张忠明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力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