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式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式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基于混合换热的膨胀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当前,实验室面积紧张,设备老化是高校的普遍现象,实验室即使循环使用和公用安排也变得十分拥挤,相关上下水设施难以为继,已成为奢望。涉及水操作时,要求使用上下水配置。目前常常利用自来水充当冷却介质,自来水使用后经管路直接排入下水道。如需热源水,往往还需单独加热装置。这种操作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点:需在配置上下水,增加成本和安全隐患;需要在有上下水道的地方附近操作,操作不便;充当冷却介质的自来水一次性使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冷热源的直排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热污染。循环供水系统需要热交换以及补水定压和排气的目的,冷热水换热可以进行冷热补偿,热量回收,需要热交换器实现,循环供水系统需要膨胀水箱用于补水、定压和排除系统气体或过盛水。如果热交换器与膨胀水箱分别设立、功能分散,不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目前的表面式水-水热交换设备换热效率低,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换热的膨胀式热交换器,适用于不同温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式热交换器,包括膨胀段(1)、供水段(2)、隔板(3)、补水口(4)、进口(5)、出口(6)、直混换热器(7)、配水机构(8)、填料(9)、环形堰板(10)、自动排气阀(11)和液位传感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上部为所述膨胀段(1),下部为所述供水段(2),所述膨胀段(1)和所述供水段(2)中间设有所述隔板(3),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的顶部布置有所述补水口(4)和所述进口(5),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的底部布置有所述出口(6),所述膨胀段(1)中心悬置所述直混换热器(7),所述直混换热器(7)顶部为所述配水机构(8),所述直混换热器(7)底部为孔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式热交换器,包括膨胀段(1)、供水段(2)、隔板(3)、补水口(4)、进口(5)、出口(6)、直混换热器(7)、配水机构(8)、填料(9)、环形堰板(10)、自动排气阀(11)和液位传感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上部为所述膨胀段(1),下部为所述供水段(2),所述膨胀段(1)和所述供水段(2)中间设有所述隔板(3),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的顶部布置有所述补水口(4)和所述进口(5),所述膨胀式热交换器的底部布置有所述出口(6),所述膨胀段(1)中心悬置所述直混换热器(7),所述直混换热器(7)顶部为所述配水机构(8),所述直混换热器(7)底部为孔板(7a),所述直混换热器(7)内置所述填料(9),所述配水机构(8)连通所述进口(5),所述直混换热器(7)外围设置所述环形堰板(10),所述环形堰板(10)固定在所述隔板(3)上,所述环形堰板(10)的上沿位置低于所述直混换热器(7)的顶部位置,所述隔板(3)从所述环形堰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艺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