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53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集中了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并且具备较好的手感。

A New Type of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yar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yarn body (1), a second yarn body (2) and a third yarn body (3), and a first yarn body (1) as a yarn core. The second yarn body (2) is wound with one or more strands of chitin fiber yarn (4) to form an antimicrobial moisture absorption layer arou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second yarn body (2), while the third yarn body (3) i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yarn body (2). The second yarn body (2) and the third yarn body (3) are spirally wound on the first yarn body (1) and the second yarn body (2) and the third yarn body (3) wrap the periphery of the first yarn body (1). It concentrates on the anti-bacterial and hygroscopic properties, and has a good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纱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纱线。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纱线大部分要求集中在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现有的纺织品中的纱线,欠缺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或者在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其次,纱线的手感也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纱线,集中了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并且具备较好的手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本体、第二纱线本体和第三纱线本体,第一纱线本体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和第三纱线本体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和第三纱线本体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纱线本体为全棉纱线、全睛纱线和棉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本体为若干股弹力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本体为若干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本体为由羊毛和树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体。进一步的,所述纱线上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在第一纱线本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纱线本体的纱线主芯为多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主芯。采用以上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其核心点是,本申请中采用了第一纱线本体、第二纱线本体和第三纱线本体,又分别对第二纱线本体和第三纱线本体,对缠绕在第一纱线本体外的第二纱线本体进行了处理,使得其具备抗菌吸湿功能,具体的是采用了具有抗菌吸湿功能的甲壳素纤维纱线,使得第二纱线本体具备抗菌吸湿功能,第二纱线本体又缠绕在第一纱线本体外,使得纱线整体上集中了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对缠绕在第一纱线本体外的第三纱线本体进行了处理,使得其具备较好的手感,具体的是采用了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的第三纱线本体,使得第三纱线本体具备较好的手感,第三纱线本体又缠绕在第一纱线本体外,使得纱线整体上又具备较好的手感,从而最终使得纱线,具备抗菌性能,吸湿性能以及较好的手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第一纱线本体;2、第二纱线本体;3、第三纱线本体;4、甲壳素纤维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为全棉纱线、全睛纱线和棉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实施时候,可以考虑综合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纱线上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在第一纱线本体1。第一纱线本体1上的通气孔为细孔,密集地排列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的纱线主芯为多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主芯。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三纱线本体3具有不易变形的性能。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纱线本体1为若干股弹力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体。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一纱线本体1具有较高的弹性性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为全棉纱线、全睛纱线和棉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实施时候,可以考虑综合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纱线上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在第一纱线本体1。第一纱线本体1上的通气孔为细孔,密集地排列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的纱线主芯为多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主芯。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三纱线本体3具有不易变形的性能。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纱线本体1为若干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体。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一纱线本体1具有不易变形的性能。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为全棉纱线、全睛纱线和棉睛纱线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实施时候,可以考虑综合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纱线上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在第一纱线本体1。第一纱线本体1上的通气孔为细孔,密集地排列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的纱线主芯为多股碳纤维丝相互搓合而成的纱线主芯。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三纱线本体3具有不易变形的性能。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纱线本体1为由羊毛和树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体。采用以上设计的目的是,给羊毛强力的支撑构架使其不易松散掉毛,使纱线具备强韧性的同时不失柔软和弹性,且树纤维的耐腐、吸收和散发水分快和抗菌性使纱线不易因积潮而被腐蚀和起霉,延长了纺织物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织造物清洗或更换的次数。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纱线本体(1)、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第一纱线本体(1)作为纱线线芯,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上缠绕了一股或者多股甲壳素纤维纱线(4)以使得第二纱线本体(2)的外周形成抗菌吸湿层,所述第三纱线本体(3)则包含至少一纱线主芯以及若干股缠绕在其主芯外的羊绒线,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螺旋缠绕地设置在第一纱线本体(1)上并且第二纱线本体(2)和第三纱线本体(3)包裹了第一纱线本体(1)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本体(2)为全棉纱线、全睛纱线和棉睛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汉云杨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卡罗莱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