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50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包括:行车;主钩吊耳,主钩吊耳为两个;副钩吊耳,副钩吊耳位于炉底的外周面的另一侧,在行车的主钩钢丝绳上提,副钩钢丝绳下放后,炉底能够变为立式;与炉底连接的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在炉底处于立式状态时,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分别位于炉底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在炉壳处于倾斜状态时,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承载板,承载板连接在炉壳的炉口的一侧,用于承载炉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新的炉底扣合在炉壳上,从而实现了炉底的单独更换,那么就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成效率。

Converter Bottom Replace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rter bottom replace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raveling crane, a main hook lifting ear and two main hook lifting ears; a secondary hook lifting ear and a secondary hook lifting ear are loca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converter. After lifting the main hook wire rope of the traveling crane and lowering the secondary hook wire rope, the bottom of the converter can be upright;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ction lifting ear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are upright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When the shell is inclined,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ction device are above and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respectively; when the shell is inclined, the first traction device is above the second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bear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furnace mouth of the shell for carrying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uckle the new bottom of the furnace on the shell in a limited space, thereby realizing the sole replacement of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thereby saving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ing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炉底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炉的更换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包括炉壳和炉底。在转炉作业的过程中,炉底较容易发生变形,炉底发生变形后会影响转炉的使用,因此需要更换炉底。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转炉进行整体更换,这就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整体更换转炉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要单独更换炉底,需要行车将旧炉底吊离炉壳,再将新炉底吊至炉壳上。但是,转炉上方设置有防尘罩,防尘罩上方设置有装配架,因此行车无法靠近转炉,那么也就无法实现炉底的单独更换。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炉底的单独更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炉底的单独更换。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包括:行车;主钩吊耳,与所述行车的主钩配合,所述主钩吊耳为两个,两个所述主钩吊耳设置在炉底外周面的一侧,且二者沿着所述炉底的周向排布;副钩吊耳,与所述行车的副钩配合,所述副钩吊耳位于所述炉底的外周面的另一侧,在所述行车的主钩钢丝绳上提,副钩钢丝绳下放后,所述炉底能够变为立式;与所述炉底连接的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在所述炉底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分别位于所述炉底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在炉壳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和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能够分别钩在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在所述炉壳的炉口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炉底。优选地,还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所述炉底的底端面,且凸出于所述底端面,在所述炉底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行车的副钩钢丝绳挤压所述底部支架,使所述炉底扣向所述炉壳的炉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吊耳设置在所述炉底的外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牵引吊耳设置在所述炉底的内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为第一手拉葫芦,所述第一牵引吊耳为第一手拉葫芦吊耳;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卷扬机,所述第二牵引吊耳包括卷扬机吊耳。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拉葫芦连接在所述炉壳的外表面上,所述卷扬机连接在外部支架上,所述卷扬机的绳索能够穿过所述炉壳并连接在所述卷扬机吊耳上。优选地,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二手拉葫芦,所述第二牵引吊耳还包括第二手拉葫芦吊耳。优选地,所述第二手拉葫芦连接在所述炉壳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手拉葫芦位于所述第二手拉葫芦的上方,且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第一手拉葫芦和所述第二手拉葫芦之间。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为钢板。优选地,所述钢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钢板沿着所述炉壳的炉口排布。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将新的炉底吊至炉壳上时,首先上提主钩钢丝绳,下放副钩钢丝绳,从而使炉底变为立式。那么此时的第一牵引吊耳位于炉底的上方,第二牵引吊耳位于炉底的下方。此时的炉壳为倾斜状态,此时的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向炉壳的方向拉炉底。当炉底靠近炉壳时,炉底首先坐落在承载板上,之后炉壳由倾斜状态向直立状态转动,在此过程中,炉底会随着炉壳的转动而向炉壳扣合,而此过程中主钩钢丝绳会向远离炉壳的方向拉炉底,从而使炉底缓慢地扣合在炉壳上。本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新的炉底扣合在炉壳上,从而实现了炉底的单独更换,那么就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成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炉底更换装置更换过程中的某个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更换结束后炉底与炉壳的装配图。其中,1为主钩吊耳、2为副钩吊耳、3为底部支架、4为卷扬机吊耳、5为第一手拉葫芦吊耳、6为炉底、7为钢板、8为第二手拉葫芦、9为炉壳、10为第一手拉葫芦、11为卷扬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炉底的单独更换。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考附图1-图2。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包括:行车、主钩吊耳1、副钩吊耳2、第一牵引吊耳、第二牵引吊耳、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装置以及承载板。主钩吊耳1与行车的主钩配合。行车的主钩钩在主钩吊耳1上。主钩吊耳1为两个。该两个主钩吊耳1设置在炉底6的外周面的一侧,且二者沿着炉底6的周向布置。副钩吊耳2设置在炉底6的外周面的另一侧。副钩吊耳2与行车的副钩配合。行车的副钩钩在副钩吊耳2上。两个主钩吊耳1和一个副钩吊耳2围成了三角形。当行车的两个主钩和一个副钩将新的炉底6吊起时,炉底6的开口朝下。当行车的主钩钢丝绳上提,同时副钩下放时,炉底6开始翻转,炉底6变为立式,开口朝向侧面。在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两个主钩吊耳1位于炉底6的上方,副钩吊耳2位于炉底6的下方。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均连接在炉底6上。第一牵引吊耳靠近主钩吊耳1设置。第二牵引吊耳靠近副钩吊耳2设置。当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第一牵引吊耳位于炉底6的上方,第二牵引吊耳位于炉底6的下方。在炉壳9处于倾斜状态时,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能够分别钩在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上,从而将炉底6拉向炉壳9。承载板连接在炉壳9的炉口的一侧。当炉壳9处于倾斜状态时,承载板位于炉壳9的下方,承载板用于承载炉底6。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新的炉底6吊至炉壳9上时,首先上提主钩钢丝绳,下放副钩钢丝绳,从而使炉底6变为立式。那么此时的第一牵引吊耳位于炉底6的上方,第二牵引吊耳位于炉底6的下方。此时的炉壳9为倾斜状态,此时的第一牵引装置位于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向炉壳9的方向拉炉底6。当炉底6靠近炉壳9时,炉底6首先坐落在承载板上,之后炉壳9由倾斜状态向直立状态转动,在此过程中,炉底6会随着炉壳9的转动而向炉壳9扣合,而此过程中主钩钢丝绳会向远离炉壳9的方向拉炉底6,从而使炉底6缓慢地扣合在炉壳9上。本实施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新的炉底6扣合在炉壳9上,从而实现了炉底6的单独更换,那么就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成效率。进一步地,转炉炉底更换装置还包括底部支架3。该底部支架3设置在炉底6的底端面上,且凸出于该底端面。在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且位于承载板上时,副钩钢丝绳在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主钩吊耳(1),与所述行车的主钩配合,所述主钩吊耳(1)为两个,两个所述主钩吊耳(1)设置在炉底(6)外周面的一侧,且二者沿着所述炉底(6)的周向排布;副钩吊耳(2),与所述行车的副钩配合,所述副钩吊耳(2)位于所述炉底(6)的外周面的另一侧,在所述行车的主钩钢丝绳上提,副钩钢丝绳下放后,所述炉底(6)能够变为立式;与所述炉底(6)连接的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在所述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分别位于所述炉底(6)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在炉壳(9)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和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能够分别钩在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在所述炉壳(9)的炉口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炉底(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主钩吊耳(1),与所述行车的主钩配合,所述主钩吊耳(1)为两个,两个所述主钩吊耳(1)设置在炉底(6)外周面的一侧,且二者沿着所述炉底(6)的周向排布;副钩吊耳(2),与所述行车的副钩配合,所述副钩吊耳(2)位于所述炉底(6)的外周面的另一侧,在所述行车的主钩钢丝绳上提,副钩钢丝绳下放后,所述炉底(6)能够变为立式;与所述炉底(6)连接的第一牵引吊耳和第二牵引吊耳,在所述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分别位于所述炉底(6)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在炉壳(9)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和所述第二牵引装置能够分别钩在所述第一牵引吊耳和所述第二牵引吊耳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在所述炉壳(9)的炉口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炉底(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支架(3),所述底部支架(3)设置在所述炉底(6)的底端面,且凸出于所述底端面,在所述炉底(6)处于立式状态时,所述行车的副钩钢丝绳挤压所述底部支架(3),使所述炉底(6)扣向所述炉壳(9)的炉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炉底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吊耳设置在所述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增德雷虎李荣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