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02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GCP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辅开关装置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实现阀门管路切换,改变高压气体的流动方向,实现模具型腔气体加压、稳压及卸压控制,避免压力过高或不足导致发生故障;对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平衡稳定;冷却装置的设置采用循环回水连接结构设置,冷却效果好且由于采用的冷却水流经线路为从下往上再往下流的结构,不会存在积水、死水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An Efficient GCP-Assisted Injection Mold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ollab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CP injection molding, in particular to an efficient GCP auxiliary injection mould with controllabl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By setting up control devices, temperature sensors, pressure sensors, gas-assisted switch devices and high-pressure gas generating devices, the valve pipeline can be switched, the flow direction of high-pressure gas can be changed, and the control of gas pressurization, pressure stabiliza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in the die cavity can be realized, so as to avoid the failure caused by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pressu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die during the injection process can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and balanced rapidly. The cooling device is set up with circulating backwater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Because the cool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circuit is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en downstream, there will be no stagnant water and stagnant water,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GCP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技术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又称注射成型。传统的注塑成型(ConventionalInjectionMolding,CIM)工艺是将聚合物组分的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中,经过料筒加热和螺杆剪切、加压及输送作用,使物料塑化、挤压、熔融,再经喷嘴、流道注射入型腔中,最后冷却定型成品。注塑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医疗器械、家电、军事、建筑领域。气体反压辅助注塑工艺是熔体在注射前先将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进行加压,使熔体在高压环境下填充模具型腔。根据注塑工艺的不同,GCP辅助注塑工艺可分为GCP辅助CIM工艺、GCP辅助化学发泡注塑工艺和GCP辅助微孔发泡注塑工艺,上述三种工艺中使用的模具分别为GCP辅助CIM模具、GCP辅助化学发泡注塑模具和GCP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模具,统称为GCP辅助注塑模具。现有的GCP辅助注塑模具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温度监测控制或/和压力监测控制无法进行准确的监控导致高压气体的进入时间判断的不准确性或者冷却时间的监测把控不好而出现塑模件出现异常或者存在缩痕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型腔板、型芯板、导柱、导向孔、注胶通道、型腔、模腔、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气辅开关装置、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进气管道、气针、顶杆、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所述型腔板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型芯板固定于上模座下端面且型芯板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座上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柱一一对应式固定于导向孔内且上模座可以沿着导柱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座和型芯板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注胶通道;所述型腔设置在型腔板上且型芯板和型腔板合模时形成有模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下模座和型腔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型腔板内位于型腔下端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和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部设有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和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辅开关装置连接,所述气辅开关装置和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气针连接,所述气针设置在型腔板内下端;所述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均固定于下模座和型腔板之间的空隙内,所述顶杆安装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且所述顶杆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过滤器、增压提升泵、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中央集水器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箱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内端,所述过滤器和增压提升泵均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内且过滤器和增压提升泵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正中间位置且底端和增压提升泵连接、顶端和冷却水中央集水器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中间设有冷却水进水通道,所述冷却水中央集水器设置于所述型腔板内端,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上端和冷却水中央集水器连接且下端和冷却水箱连通形成循环回水通道。优选地,所述冷却水中央集水器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状。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回水管呈倒L型倾斜状结构布置。优选地,所述顶杆呈倾斜状且其顶端贯通连接于所述型腔板上表面。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型腔板内。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型腔板内。优选地,所述气针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型腔板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辅开关装置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实现阀门管路切换,改变高压气体的流动方向,实现模具型腔气体加压、稳压及卸压控制,避免压力过高或不足导致发生故障;对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平衡稳定;冷却装置的设置采用循环回水连接结构设置,冷却效果好且由于采用的冷却水流经线路为从下往上再往下流的结构,不会存在积水、死水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座,2-型芯板,3-下模座,4-型腔板,5-注胶通道,6-导柱,7-导向孔,8-模腔,9-压力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冷却水进水管,12-冷却水进水通道,13-冷却水箱,14-冷却水中央集水器,15-冷却水回水管,16-顶杆安装板,17-顶杆固定板,18-顶杆,19-控制装置,20-温度控制处理模块,21-压力控制处理模块,22-高压气体发生装置,23-气辅开关装置,24-进气管道,25-气针,26-增压抽水泵,27-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作定义,此外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如图1-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3、型腔板4、型芯板2、导柱6、导向孔7、注胶通道5、型腔、模腔8、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9、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处理模块20、压力控制处理模块21、气辅开关装置22、高压气体发生装置23、进气管道24、气针25、顶杆18、顶杆固定板27和顶杆安装板26,所述型腔板4固定于下模座3上,所述型芯板2固定于上模座1下端面且型芯板2内设有加热元件(未图示),所述上模座1上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7,所述导柱6一一对应式固定于导向孔7内且上模座1可以沿着导柱6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座1和型芯板2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注胶通道5;所述型腔设置在型腔板4上且型芯板2和型腔板4合模时形成有模腔8;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下模座3和型腔板4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压力传感器9均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型腔板、型芯板、导柱、导向孔、注胶通道、型腔、模腔、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气辅开关装置、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进气管道、气针、顶杆、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所述型腔板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型芯板固定于上模座下端面且型芯板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座上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柱一一对应式固定于导向孔内且上模座可以沿着导柱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座和型芯板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注胶通道;所述型腔设置在型腔板上且型芯板和型腔板合模时形成有模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下模座和型腔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型腔板内位于型腔下端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和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部设有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和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辅开关装置连接,所述气辅开关装置和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气针连接,所述气针设置在型腔板内下端;所述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均固定于下模座和型腔板之间的空隙内,所述顶杆安装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且所述顶杆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型腔板、型芯板、导柱、导向孔、注胶通道、型腔、模腔、冷却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气辅开关装置、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进气管道、气针、顶杆、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所述型腔板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型芯板固定于上模座下端面且型芯板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座上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柱一一对应式固定于导向孔内且上模座可以沿着导柱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座和型芯板上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注胶通道;所述型腔设置在型腔板上且型芯板和型腔板合模时形成有模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下模座和型腔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型腔板内位于型腔下端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和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部设有温度控制处理模块和压力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辅开关装置连接,所述气辅开关装置和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气针连接,所述气针设置在型腔板内下端;所述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安装板均固定于下模座和型腔板之间的空隙内,所述顶杆安装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且所述顶杆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顶杆安装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压均可控的高效GCP辅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