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01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6:22
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它包括表面层、导热层、加热层、保温层和加固层,加固层上敷层保温层,保温层上敷层加热层,加热层上敷层导热层,导热层上敷层表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方式简单、加热过程高效、加热温度可控、产品受热均匀、保温性能优良、成本、能耗以及维护费用低廉的特点。

An Internal Heating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Mould for Vacuum Import Molding

An internal heating FRP die for vacuum induction moulding consists of a surface layer, a thermal conductive layer, a heating layer, a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and a reinforcing layer. The reinforcing layer is coated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a heating layer is coated with a heating layer, a thermal conductive layer is coated with a thermal conductive layer, and a surface layer is coated with a thermal conductiv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heating mode, high efficiency of heating process, controllable heating temperature, uniform heating of products, excellent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low cos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钢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玻璃钢模具。
技术介绍
玻璃钢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体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汽车、机械、能源等领域。对于涉及各个行业的复合材料制品,广泛采用玻璃钢模具进行生产,特别适用于小批量或试制工艺,比如真空导入成型。目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玻璃钢模具一般都是采用外部加热,即真空导入树脂后,利用烘箱或烘房的热空气进行整体加热。这种方式使用较为广泛,操作简单,可以同时加热多组模具中的产品。但是产品尺寸受到烘箱或烘房大小的限制,且能耗较高。另外,对于粘度较高的树脂,一般需要对模具和树脂进行预热以降低粘度,但是在外部进行真空导流时,模具和树脂的温度难以保持,树脂的粘度不易控制,整个操作过程需要一定的经验进行把控,且工艺的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它包括表面层、导热层、加热层、保温层和加固层,加固层上敷层保温层,保温层上敷层加热层,加热层上敷层导热层,导热层上敷层表面层。所述的表面层依次由胶衣、两层表面毡构成,胶衣(11)敷层在两层表面毡(12)上。所述的胶衣采用的是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胶衣用来改善模具的表面质量,同时对模具的结构层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表面毡配合使用的树脂也采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表面毡能使树脂快速渗透,消除气泡和白渍,具有良好的贴覆性,对表层胶衣起到加强作用,如此一来,表面毡与胶衣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以保证模具的表面强度,表面层由于紧贴导热层,需承受较高的温度,将其整体采用乙烯基树脂体系以保证耐热要求。所述的导热层采用的是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易于铺覆,且网丝分布均匀,能够有效地将加热层的热量均匀传到至模具表面层;同时金属丝对表面层起到加强的作用,能够提高模具表面的机械强度,金属丝网可为铝网或铜网。所述的加热层由玻纤加热带和导热填充物构成,所述的玻纤加热带是将加热元件缠绕在玻纤芯轴上,外层包覆玻纤编织物,随表面层的背部形面进行铺设,加热层根据导热需求,设置玻纤加热带的间距,玻纤加热带铺覆简易,操作性强,且由于外层为玻纤织物,与树脂的结合力高,同时玻纤加热带对于模具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所述的导热填充物用于填充玻纤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将整个玻纤加热带填埋其中,同时获得较为规整的形面,以利于后续的铺覆;在进行产品制作时,导热填充物能够有效地将玻纤加热带的热量传递到模具的导热层和表面层,为产品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所述的导热填充物由树脂和导热金属粉构成,以获得良好的粘接性和导热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的玻纤加热带宽度选取范围为3mm~25mm,加热层的玻纤加热带随表面层的背部形面进行S形往复铺设或随表面层的背部形面进行螺线形铺设。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导热填充物由树脂和导热金属粉构成,树脂和导热金属粉的混合体积比为0.8:1~1.2:1,其中树脂采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导热金属粉采用铝粉或铜粉。所述的保温层由一层短切毡和一层保温材料构成,一层短切毡(41)敷层在一层保温材料(42)上。所述的一层短切毡主要是改善加热层的表面状态,以利于保温材料的贴覆;保温材料采用泡沫轮廓板,泡沫轮廓板能够有效地阻隔玻纤加热带的热量从模具的背部流失,以使热量充分传递到模具的表面层;贴覆时采用加固腻子对泡沫轮廓板进行固定,同时对泡沫轮廓板的切槽填补;由于保温层紧贴加热层,基于耐热性的要求,保温层也采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所述的保温层的保温材料材质可选PVC或PET,厚度范围为15mm~30mm。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层的保温材料泡沫轮廓板贴覆时采用加固腻子贴覆,加固腻子由乙烯基酯树脂和短切玻纤构成,短切玻纤起到加强作用,其填充质量比为20%~30%,所述的树脂是乙烯基酯树脂体系。所述的加固层由交替铺层的三层短切毡和三层方格布构成;主要是对保温层以及整个模具的加强保护,其中短切毡为无纺状态,在手糊过程中不受模具表面形状的限制,具有良好的贴覆性;方格布的强度较高,能够明显提升模具的机械强度。进一步的与所述的短切毡和方格布配合使用的树脂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工艺性能优良,同时成本相对较低。本技术具有加热方式简单、加热过程高效、加热温度可控、产品受热均匀、保温性能优良、成本、能耗以及维护费用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玻纤加热带的S线形布置方式;图3为本技术玻纤加热带的螺线形布置方式;图中:1、表面层,2、导热层,3、加热层,4、保温层,5、加固层,11、胶衣,12、两层表面毡,31、玻纤加热带,32、导热填充物,41、一层短切毡,42、保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它包括表面层1、导热层2、加热层3、保温层4和加固层5,加固层5上敷层保温层4,保温层4上敷层加热层3,加热层3上敷层导热层2,导热层2上敷层表面层1。所述的表面层1依次由胶衣11、两层表面毡12构成。所述的胶衣11采用的是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胶衣11用来改善模具的表面质量,同时对模具的结构层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表面毡12配合使用的树脂也采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表面毡12能使树脂快速渗透,消除气泡和白渍,具有良好的贴覆性,对表层胶衣11起到加强作用,如此一来,表面毡12与胶衣11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以保证模具的表面强度,表面层1由于紧贴导热层2,需承受较高的温度,将其整体采用乙烯基树脂体系以保证耐热要求。所述的导热层2采用的是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易于铺覆,且网丝分布均匀,能够有效地将加热层3的热量均匀传到至模具表面层;同时金属丝对表面层1起到加强的作用,能够提高模具表面的机械强度,金属丝网可为铝网或铜网。所述的加热层3由玻纤加热带31和导热填充物32构成,所述的玻纤加热带31是将加热元件缠绕在玻纤芯轴上,外层包覆玻纤编织物,随表面层1的背部形面进行铺设,加热层3根据导热需求,设置玻纤加热带31的间距,玻纤加热带31铺覆简易,操作性强,且由于外层为玻纤织物,与树脂的结合力高,同时玻纤加热带31对于模具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所述的导热填充物32用于填充玻纤加热带31之间的间隙,将整个玻纤加热带31填埋其中,同时获得较为规整的形面,以利于后续的铺覆;在进行产品制作时,导热填充物32能够有效地将玻纤加热带31的热量传递到模具的导热层3和表面层1,为产品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所述的导热填充物32由树脂和导热金属粉构成,以获得良好的粘接性和导热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3的玻纤加热带31宽度选取范围为3mm~25mm,加热层3的玻纤加热带31随表面层1的背部形面进行S形往复铺设或随表面层1的背部形面进行螺线形铺设。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3导热填充物32由树脂和导热金属粉构成,树脂和导热金属粉的混合体积比为0.8:1~1.2: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模具本体依次包括表面层(1)、导热层(2)、加热层(3)、保温层(4)和加固层(5),加固层(5)上敷层保温层(4),保温层(4)上敷层加热层(3),加热层(3)上敷层导热层(2),导热层(2)上敷层表面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模具本体依次包括表面层(1)、导热层(2)、加热层(3)、保温层(4)和加固层(5),加固层(5)上敷层保温层(4),保温层(4)上敷层加热层(3),加热层(3)上敷层导热层(2),导热层(2)上敷层表面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表面层(1)依次由胶衣(11)和两层表面毡(12)构成,胶衣(11)敷层在两层表面毡(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胶衣(11)采用的是乙烯基酯树脂体系,与所述的表面毡(12)配合使用的树脂是乙烯基酯树脂体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导热层(2)为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可为铝网或铜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导入成型的内加热玻璃钢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加热层(3)包括玻纤加热带(31)。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程范喜龙李晔贾鹏飞彭建伟郑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