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81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电梯上的驱动底座,驱动底座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一级传动齿轮;驱动底座在一级传动齿轮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板;一级传动齿轮穿过调节板并上下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二级传动锥齿轮和二级传动平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驱动电梯在楼梯轨道上平稳运动,针对楼梯轨道上的弯角折返处进行导向平衡,同时添加了与牵引装置的连接;提高了楼道电梯的适应性及安全性。

A Balanced Driving Device for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lanced driving device for a corridor elevator,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base arranged on the elevator, and a primary transmission gear driven by a driving motor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driving base; a regulat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on one side of the primary transmission gear; a primary transmission gear passes through the regulating plate and two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ary transmission bevel tooth. The invention can drive the elevator to move smoothly on the stairway track, balance the guide at the corner turning point of the stairway track, and add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traction devi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adap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stairway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楼道电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目前新建的楼盘基本都会有电梯设备,然而对于一些楼龄较大的楼盘,基本是没有电梯设备的,住在这些楼盘里的人,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腿脚不便的人,上下楼梯非常困难;因此楼道电梯的诞生初步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对于现有的楼道电梯来说,由于楼道空间有限,电梯驱动装置与楼道轨道的连接往往只是通过设置在一条轨道上下运行,这样一来就对楼道电梯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有了较大的限制,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不够平稳;同时,由于楼道电梯大多都是用于之字形折返的楼梯通道,因此楼梯轨道上也存在弯曲折返的弯道,同样不同高度的楼道也存在不同斜度的楼梯轨道;而对于现有楼道电梯在这样的楼梯轨道上运行时,极易发生卡死或脱轨的危险,且双轨运行的楼道电梯也需要对斜度的变化进行同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它能够实现驱动电梯在楼梯轨道上平稳运动,针对楼梯轨道上的弯角折返处进行导向平衡,同时添加了与牵引装置的连接;提高了楼道电梯的适应性及安全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电梯上的驱动底座,所述驱动底座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一级传动齿轮;所述驱动底座在一级传动齿轮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板;所述一级传动齿轮穿过调节板并上下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二级传动锥齿轮和二级传动平齿轮;所述二级传动锥齿轮前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轮毂;所述夹持轮毂与驱动底座呈锐角夹角;所述二级传动平齿轮前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轮毂;所述夹持轮毂和驱动轮毂或两两驱动轮毂之间夹持有楼梯轨道。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牵引轴,所述牵引轴通过轴承套设有牵引挂座;所述牵引挂座两端设置在牵引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上在驱动轮毂一侧设置有制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的上下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球形铰接头活动设置有气弹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对楼梯轨道更大范围的包覆驱动,同时对于多轨道的驱动装置进行同步平衡导向;使得电梯运行更为平稳,同时也更加安全;二级传动锥齿轮和夹持轮毂相对于驱动底座夹角角度的设置提高了电梯对轨道弯角和折返处的适应性,降低了卡死或脱轨的风险。2、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牵引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为电梯驱动时提供更多动力;同时由于牵引装置中牵引挂座和牵引轴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轨道楼梯和电梯平台的连接可靠性,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电梯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3、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气弹簧对于驱动底座上下调节板的连动结构,实现了电梯对于楼梯轨道上的弯角折返处进行导向平衡,使电梯运行更为平稳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与楼梯轨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3、楼梯轨道;4、牵引装置;16、驱动底座;18、一级传动齿轮;19、调节板;20、二级传动锥齿轮;21、夹持轮毂;22、驱动轮毂;23、二级传动平齿轮;24、制动装置;25、气弹簧装置;26、球铰接头;29、牵引轴;33、牵引挂座;34、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电梯上的驱动底座16,所述驱动底座16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一级传动齿轮18;所述驱动底座19在一级传动齿轮18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板19;所述一级传动齿轮18穿过调节板19并上下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二级传动锥齿轮20和二级传动平齿轮23;所述二级传动锥齿轮20前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轮毂21;所述夹持轮毂21与驱动底座16呈锐角夹角;所述二级传动平齿轮23前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轮毂22;所述夹持轮毂21和驱动轮毂22或两两驱动轮毂22之间夹持有楼梯轨道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16上固定设置有牵引轴29,所述牵引轴29通过轴承34套设有牵引挂座33;所述牵引挂座33两端设置在牵引装置4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16上在驱动轮毂22一侧设置有制动装置2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16的上下两个调节板19之间通过球形铰接头26活动设置有气弹簧装置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电梯上的驱动底座(16),所述驱动底座(16)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一级传动齿轮(18);所述驱动底座(19)在一级传动齿轮(18)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板(19);所述一级传动齿轮(18)穿过调节板(19)并上下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二级传动锥齿轮(20)和二级传动平齿轮(23);所述二级传动锥齿轮(20)前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轮毂(21);所述夹持轮毂(21)与驱动底座(16)呈锐角夹角;所述二级传动平齿轮(23)前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轮毂(22);所述夹持轮毂(21)和驱动轮毂(22)或两两驱动轮毂(22)之间夹持有楼梯轨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平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电梯上的驱动底座(16),所述驱动底座(16)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一级传动齿轮(18);所述驱动底座(19)在一级传动齿轮(18)一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板(19);所述一级传动齿轮(18)穿过调节板(19)并上下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二级传动锥齿轮(20)和二级传动平齿轮(23);所述二级传动锥齿轮(20)前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轮毂(21);所述夹持轮毂(21)与驱动底座(16)呈锐角夹角;所述二级传动平齿轮(23)前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轮毂(22);所述夹持轮毂(21)和驱动轮毂(22)或两两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俊君万海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泰吉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