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81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用于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对移动对象进行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丝杠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桥架、直线滑轨以及直线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桥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第二门框式支撑架上,直线滑轨沿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每根直线滑轨均安装在相对应的桥架上,直线滑轨上套合有相匹配的滑块,移动座通过滑块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丝杠从而带动滑块在直线滑轨上来回滑动,进而带动移动座在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来回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爬楼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大部分的老式居民楼房均没有安装电梯,上下楼比较困难,特别是在需要搬运货物时,较为费力且容易发生意外,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目前使用的较多的爬楼机有两种,一种是在扶手护栏上加装可滑动的座椅,另一种是在扶手护栏上加装可平移的踏板。虽然相对于加装厢式电梯来说,该类爬楼机体积较小,但其安装成本太高(一个单元楼需要约几十万元),其推广进度仍相当缓慢,很难形成一定的应用规模。另外,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利用智能机械手来帮助居民上下楼的装置,但是这类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起来比较困难,同时载人用的踏板在运行时容易左右摇晃并且不能调整方向,在使用上也较为不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用于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对移动对象进行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用于承载移动对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座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移动,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丝杠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部平台处的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设置在顶部平台处的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桥架、直线滑轨以及直线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桥架沿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第二门框式支撑架上,直线滑轨沿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每根直线滑轨均安装在相对应的桥架上,直线滑轨上套合有相匹配的滑块,移动座通过滑块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丝杠从而带动滑块在直线滑轨上来回滑动,进而带动移动座在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来回移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沿水平延伸的第一支撑横杆,第一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在楼梯的底部平台上,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以及沿水平延伸的第二支撑横杆,第二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第二支撑杆的上端,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在楼梯的顶部平台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的圆型杆,从而能够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使得支撑机构的高度与楼梯相适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楼梯的两侧的X型支撑架,每个X型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移动座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伸缩杆、连接杆、踏板以及四个驱动电机,第一安装板通过伸缩杆和第一转动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从而形成可转动的第一关节,连接杆为可伸缩的圆型杆,包括多根依次套合安装的连接子杆从而形成可伸缩的第二关节,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从而形成可转动的第三关节,踏板通过第三转动轴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从而形成可转动的第四关节,驱动电机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以及第五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关节的转动,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关节的伸缩,第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三关节的转动,第五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四关节的转动,从而使移动座能够自动折叠并且在完成折叠后与桥架的下表面相平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移动座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的齿轮转盘以及安装在移动座上的第六驱动电机,第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安装板沿移动座的周向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座能够沿移动座的周向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移动座还包括用于保护移动对象的扶手以及安装在移动座上的第七驱动电机,扶手呈圆环形,通过第四转动轴安装在连接杆上,第七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扶手,从而使得扶手能够绕第四转动轴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电源,用于向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第五驱动电机、第六驱动电机以及第七驱动电机供电,电源包括正常供电电源以及太阳能备用电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第五驱动电机、第六驱动电机以及第七驱动电机,控制装置安装在移动座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驱动电机为自锁电机。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爬楼设备,用于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移动人和物品,尤其是用于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由于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安装支撑机构上的桥架,两根直线滑轨、两组滑块、驱动丝杠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支撑机构包括两个门框式支撑架,桥架由槽钢构成,起承重作用,驱动丝杠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滑块在直线滑轨上移动,起传动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爬楼设备的结构稳定且承重效果好,使用时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适合老式居民楼房狭小的楼梯和复杂的楼道环境。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爬楼设备使用的材料均为常规材料,生产成本较低,容易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爬楼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与移动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爬楼设备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爬楼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与移动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爬楼设备100包括移动座10、驱动机构20、支撑机构30、电源以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移动座10用于承载人和物品,包括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伸缩杆103、连接杆104、踏板105、齿轮转盘106、扶手107、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第五驱动电机、第六驱动电机以及第七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安装板10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座101a和第二安装座101b,第二安装板102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安装座102a和第四安装座102b。伸缩杆103为可伸缩的圆型杆,伸缩杆103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01a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三安装座102a上,第二安装座101b和第四安装座102b通过第一转动轴108相连,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伸缩杆103上并且位于第一转动轴108的近旁。伸缩杆103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下进行伸缩并带动第二安装板绕着第一转动轴108转动从而形成可转动的第一关节。连接杆104为可伸缩的圆型杆,包括多根依次套合安装的连接子杆,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杆104上。连接杆104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下进行伸缩从而形成可伸缩的第二关节。连接杆104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轴109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02上,第四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杆104上并且位于第二转动轴109的近旁。连接杆104在第四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着第二转动轴109转动从而形成可转动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设备,用于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对移动对象进行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用于承载所述移动对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移动,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丝杠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处的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顶部平台处的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桥架、直线滑轨以及与所述直线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桥架沿所述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所述第二门框式支撑架上,所述直线滑轨沿所述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每根所述直线滑轨均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桥架上,所述直线滑轨上套合有相匹配的所述滑块,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杠从而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直线滑轨上来回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底部平台和所述顶部平台之间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设备,用于在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对移动对象进行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用于承载所述移动对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楼梯的底部平台和顶部平台之间移动,包括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丝杠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处的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顶部平台处的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桥架、直线滑轨以及与所述直线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桥架沿所述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和所述第二门框式支撑架上,所述直线滑轨沿所述楼梯的顶面长度方向延伸,每根所述直线滑轨均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桥架上,所述直线滑轨上套合有相匹配的所述滑块,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杠从而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直线滑轨上来回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底部平台和所述顶部平台之间来回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门框式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以及沿水平延伸的第一支撑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在所述楼梯的底部平台上,所述第二门框式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以及沿水平延伸的第二支撑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在所述楼梯的顶部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的圆型杆,从而能够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使得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与所述楼梯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楼梯的两侧的X型支撑架,每个所述X型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移动座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伸缩杆、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雄强浩施和永俞诞夏张慧莉樊子欣季鹏宇朱忆汶陈禛雨苏佳钦王靖怡沈春炜沈哲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