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51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通过排出管相连;第一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池盖的一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过滤池内安装有倒V字形栅板,第二过滤池的内底面开设有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接有一第一隔板,第二过滤池的内底面垂直设置有一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两个通过排出管相连接的过滤池,在过滤池中配置一种带有空腔和支管的圆盘型污水分淋装置,第一过滤池中配置搅拌装置和倒V字形栅板,第二过滤池中垂直设置两隔板和栅板,提高了过滤池对大杂质和漂浮物过滤处理的效率,使过滤更加充分彻底。

A Filter for Industrial Sewa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tank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irst filter pool and a second filter pool; the first filter pool and the second filter pool are connected by an exhaust pipe; the top of the first filter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pool cover, a surface of the pool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device, an inverted V-shaped grid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filter pool, and a firs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rtition plate on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second filter pool. A second separator is arranged vertically on the inner and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l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wo filters connected by discharge pipes, which are equipped with a disc-shaped sewage leaching device with cavity and branch pipes, a stirring device and an inverted V-shaped grid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filter tank, and two baffles and grids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in the second filter tank,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iltering treatment of large impurities and floating substances by the filter tank and makes the filtering more fully. Tho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技术,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在对工业污水的处理工程中,会用到过滤工序,现有的工业污水的过滤处理往往只进行一次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漂浮物和大杂质以及污渍处理不干净,导致工业污水回收利用或者再加工困难,因此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来解决以上问题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通过提供两个通过排出管相连接的过滤池,在过滤池中配置一种带有空腔和支管的圆盘型污水分淋装置,第一过滤池中配置搅拌装置和倒V字形栅板,第二过滤池中垂直设置两隔板和栅板,解决了现有的工业污水过滤池对大杂质和漂浮物处理不干净、过滤效率低、过滤不充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包括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通过排出管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所述池盖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一贯穿孔,所述池盖的一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一端的螺旋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池盖的一表面,所述转动轴与第一贯穿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内安装有倒V字形栅板,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内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倒V字形栅板与安装槽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中安装有排杂质管,所述排杂质管位于倒V字形栅板斜上方,所述排杂质管上设置有第一夹阀;所述螺旋桨位于倒V字形栅板正上方并形成一定间距;所述第一过滤池一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中过盈配合有工业污水排入管,所述工业污水排入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排出管与第四贯穿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过滤池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五贯穿孔;所述排出管的另一端与第五贯穿孔过盈配合;所述排出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内底面开设有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接有一第一隔板,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内底面垂直设置有一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过滤池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室,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储液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二过滤池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储油泡沫室;所述第一隔板一侧面以及与其相邻第二过滤池的内侧壁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上各开设有一第二插槽,两所述第二插槽中插接有第一栅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栅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为圆盘型结构,所述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的底面均布设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工业污水排入管分别连接空腔,所述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的外周侧设置有一圈第一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结构与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排出管连接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桨位于倒V字形栅板与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之间,所述排杂质管位于螺旋桨与倒V字形栅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栅板位于第二栅板与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插槽位于第二栅板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较第一隔板短10~20cm。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的内底面开设有第六贯穿孔,所述第六贯穿孔中过盈配合有第一过滤液收集管,所述第一过滤液收集管上设置有第二夹阀。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室的内底面开设有第七贯穿孔,所述第七贯穿孔中过盈配合有第二过滤收集管,所述第二过滤收集管上设置有第三夹阀。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污水排入管上设置有第四夹阀。进一步地,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五夹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两个通过排出管相连接的过滤池,进行三次过滤处理,在过滤池中配置一种带有空腔和支管的圆盘型污水分淋装置,第一过滤池中配置搅拌装置和倒V字形栅板,第二过滤池中垂直设置两隔板和栅板,对工业污水过滤池中大杂质和漂浮物的过滤处理更加彻底,提高了过滤效率,过滤更加充分。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过滤池,2-排杂质管,3-搅拌装置,4-工业污水排入管,5-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6-第二过滤池,7-第一隔板,8-第一过滤液收集管,9-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10-排出管,11-第五夹阀,12-倒V字形栅板,13-第一栅板,14-第二过滤收集管,101-第二贯穿孔,102-安装槽,103-第一贯穿孔,104-第四贯穿孔,105-第三贯穿孔,201-第一夹阀,301-电机,302-转动轴,303-螺旋桨,401-第四夹阀,501-第一挡板,502-第一支管,503-空腔,601-过滤室,602-储液室,603-储油泡沫室,604-第二隔板,605-第一插槽,606-第五贯穿孔,607-第二插槽,608-第六贯穿孔,609-第七贯穿孔,701-第二栅板,801-第二夹阀,1401-第三夹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一表面”、“一端”、“周侧”、“侧面”、“斜上方”、“周侧壁”、“底面”、“底部”、“上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包括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通过排出管10相连;如图1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池盖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一贯穿孔103,池盖的一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01、转动轴302、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02一端的螺旋桨303,电机301固定安装于池盖的一表面,转动轴302与第一贯穿孔103间隙配合,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所述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通过排出管(10)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所述池盖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一贯穿孔(103),所述池盖的一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01)、转动轴(302)、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02)一端的螺旋桨(303),所述电机(301)固定安装于池盖的一表面,所述转动轴(302)与第一贯穿孔(103)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1)内安装有倒V字形栅板(12),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倒V字形栅板(12)与安装槽(102)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贯穿孔(101),所述第二贯穿孔(101)中安装有排杂质管(2),所述排杂质管(2)位于倒V字形栅板(12)斜上方,所述排杂质管(2)上设置有第一夹阀(201);所述螺旋桨(303)位于倒V字形栅板(12)正上方并形成一定间距;所述第一过滤池(1)一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105),所述第三贯穿孔(105)中过盈配合有工业污水排入管(4),所述工业污水排入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5);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贯穿孔(104);所述排出管(10)与第四贯穿孔(104)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五贯穿孔(606);所述排出管(10)的另一端与第五贯穿孔(606)过盈配合;所述排出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9);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内底面开设有一第一插槽(605),所述第一插槽(605)插接有一第一隔板(7),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内底面垂直设置有一第二隔板(604);所述第一隔板(7)与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室(601),所述第一隔板(7)与第二隔板(604)之间形成储液室(602),所述第二隔板(604)与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储油泡沫室(603);所述第一隔板(7)一侧面以及与其相邻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上各开设有一第二插槽(607),两所述第二插槽(607)中插接有第一栅板(13),所述第一隔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栅板(7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所述第一过滤池(1)和第二过滤池(6)通过排出管(10)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池盖,所述池盖一表面开设有两第一贯穿孔(103),所述池盖的一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01)、转动轴(302)、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02)一端的螺旋桨(303),所述电机(301)固定安装于池盖的一表面,所述转动轴(302)与第一贯穿孔(103)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1)内安装有倒V字形栅板(12),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倒V字形栅板(12)与安装槽(102)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贯穿孔(101),所述第二贯穿孔(101)中安装有排杂质管(2),所述排杂质管(2)位于倒V字形栅板(12)斜上方,所述排杂质管(2)上设置有第一夹阀(201);所述螺旋桨(303)位于倒V字形栅板(12)正上方并形成一定间距;所述第一过滤池(1)一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105),所述第三贯穿孔(105)中过盈配合有工业污水排入管(4),所述工业污水排入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工业污水分淋装置(5);所述第一过滤池(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四贯穿孔(104);所述排出管(10)与第四贯穿孔(104)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五贯穿孔(606);所述排出管(10)的另一端与第五贯穿孔(606)过盈配合;所述排出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工业污水分淋装置(9);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内底面开设有一第一插槽(605),所述第一插槽(605)插接有一第一隔板(7),所述第二过滤池(6)的内底面垂直设置有一第二隔板(604);所述第一隔板(7)与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室(601),所述第一隔板(7)与第二隔板(604)之间形成储液室(602),所述第二隔板(604)与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储油泡沫室(603);所述第一隔板(7)一侧面以及与其相邻第二过滤池(6)的内侧壁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上各开设有一第二插槽(607),两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