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20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它包括制丸机和包衣机锅体,所述制丸机包括机体、底座、挤条出口、过渡轮和药丸挤压辊,该全自动制丸机还包括撒粉装置、药丸传送机构和抛光烘干辅助装置;所述撒粉装置,用于将刚制出的药丸表面涂粉;所述药丸传送机构,用于将涂粉后的药丸传送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用于药丸在包衣机锅体内上色、润光和烘干的供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撒粉、收粉,自动传送,辅助包衣机对药丸进行抛光烘干。

A Fully Automatic Pellet Mak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pelle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elleting machine and a pot body of a coating machine. The pelle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body, a base, an extrusion outlet, a transition wheel and a pellet extrusion roller. The fully automatic pelleting machine also includes a powder spraying device, a pellet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polishing and drying auxiliary device. The powder spraying device is used to coat powder on the surface of a newly prepared pellet; and the pellet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polishing and drying assistant device is used for feeding pills for coloring, polishing and drying in the pot body of the coa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spread, collect and transmit powder, and assist the coating machine in polishing and drying the pi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制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丸机,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制丸机。
技术介绍
制丸机在中药药丸加工、丸状食品加工、以及丸状面食加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加工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珍珠丸、泥丸等。中药药丸加工主要用于药厂和医院研制及小批量生产中药药丸,其工作原理是,将药粉加配料(如:水、蜜、提取液或浸膏)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制丸机将药物挤压制成条状,经过挤条出口、过渡轮后,由药丸挤压辊制成药丸。制丸完成后需要手动将药丸放到包衣机内进行烘干、抛光和上色。但是经过制丸机完成的药丸有一定的粘度,需要将已经粉碎好并过筛的细药粉撒在刚制出的药丸表面,手动撒粉不能保证均匀撒粉和撒粉用量,需要人工参与,极大的浪费了劳动力,药丸在转移的过程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在包衣机内进行烘干、抛光和上色时,需要多工序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单,自动撒粉,自动传送,辅助包衣机对药丸进行抛光烘干的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以自动撒粉、收粉,自动传送,辅助包衣机对药丸进行抛光烘干的一种全自动制丸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它包括制丸机和包衣机锅体,所述制丸机包括机体、底座、挤条出口、过渡轮和药丸挤压辊,该全自动制丸机还包括撒粉装置、药丸传送机构和抛光烘干辅助装置;所述撒粉装置,用于将刚制出的药丸表面涂粉;所述药丸传送机构,用于将涂粉后的药丸传送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用于药丸在包衣机锅体内上色、润光和烘干的供料;所述撒粉装置包括撒粉罐、发生室和药粉收集箱,所述撒粉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撒粉罐前端固定在所述制丸机的箱体上,所述撒粉罐上端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阀门Ⅰ,所述撒粉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Ⅰ,在出料口Ⅰ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Ⅰ;所述出料口Ⅰ与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右端通过阀门Ⅱ与气泵连接,且左端延伸到所述发生室内;所述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且底部呈锥形,所述发生室的左端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药粉收集箱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呈喇叭型开口,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与第二气管的左端之间留有药丸下落间隙,药丸下落间隙的间距为2-5cm;所述药粉收集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药丸挤压辊下方的弧形滑坡,药丸经所述弧形滑坡滑落到所述发生室内;在所述药粉收集箱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第三气管的出口之间通过过滤网隔离;所述药粉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Ⅱ,在所述出料口Ⅱ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Ⅱ;所述药丸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过渡槽,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位于所述发生室的下端开口处,且传送带的右端下方的支架通过转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的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过渡槽的左端位于所述包衣机锅体的进料口内,过渡槽的右端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前端通过三根细管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后端分别连接一根蛇形管,在每根所述蛇形管上设置一个流量调节阀Ⅲ,三根所述蛇形管通过橡胶管缠绕成一根,三根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可弯折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加水室后端连接的所述蛇形管的末端设置一个雾化喷头;所述包衣机锅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环,两个凸环分别放置在锅体支架的两端的两个弧形槽内,且右端的弧形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包衣机锅体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转盘上设置的可竖直移动的限位杆和在所述底座上设置一个与所述限位杆配合的限位孔,当所述药丸传送机构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将所述限位杆插到所述限位孔内,对所述所述传送带固定。优选的,在所述过滤网的上端设置有弹粉装置,所述弹粉装置包括转动杆和弹簧,所述转动杆的中间与所述药粉收集箱铰接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药粉收集箱和转动杆,在所述转动杆的前端设置有球形头。优选的,在所述过滤网的上端设置有弹粉装置,所述弹粉装置包括弹杆、电磁铁和悬挂杆,所述弹杆的中后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悬挂杆的底部,所述悬挂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药粉收集箱的顶端;所述弹杆的前端设置有弹头,所述弹杆的后端设置有衔铁;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药粉收集箱的顶部且与所述衔铁对应;所述弹杆的前端与所述药粉收集箱的顶部通过拉簧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渡槽的底部设置两个圆杆,在所述制丸机锅体的右端设置两个与所述圆杆配合的套筒。进一步的,在所述锅体下方贴近所述锅体外表面设置有弧形的电热板。进一步的,在所述包衣机锅体左端的弧形槽内设置两个同水平的倾倒孔Ⅰ,在每个倾倒孔Ⅰ上分别设置一个水平的移动销子,在所述倾倒孔Ⅰ下方2-5cm处的左端所述凸环上设置两个相同的倾倒孔Ⅱ,使用时,抬高左端凸环,使所述倾倒孔Ⅰ和倾倒孔Ⅱ对齐,并插入所述销子。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料口Ⅱ的底部设置有托盘。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室的的右侧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向轴向倾斜的防溢板。进一步的,上端的所述防溢板向轴向倾斜延伸,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气管的喇叭形开口内。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发生室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罩子,所述罩子的前端设置有布帘。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滑板通过弹簧连接在药粉收集箱右上方的斜面上,在所述倾斜滑板的底面设置有振动马达;在所述倾斜滑板的左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一个撒粉装置,所述撒粉装置包括粉筒,所述粉筒上设置有漏粉孔;在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粉筒的卡箍;所述粉筒位于所述卡箍内。优选的,所述卡箍包括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弧形体,在每个所述半弧形体内设置有夹持弹簧,所述粉筒在所述卡箍内被所述夹持弹簧夹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刚制出的药丸经过本装置依次进行撒粉、传送、烘干和抛光,最终获得成品药丸,撒粉经过初次和二次,不仅不会产生粉尘烟雾,而且撒粉效果好,保证了药丸从挤出到进入包衣机锅体不会粘连。初次和二次撒粉多余的药粉可以经过药粉收集箱收集,不会造成浪费。在撒粉罐上设置进气口,在气泵的作用下,使撒粉罐内产生高压,可以保证药粉顺利喷出。在出料口Ⅰ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Ⅰ,可以随时控制药粉喷洒量。通过设置发生室,可以避免药粉溢出。在药粉收集箱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抽风机,可以将药粉吸到药粉收集箱内。在过滤网上设置弹粉装置,可以避免药粉封堵过滤网。通过将传送带设置成可转动的,可以转动传送带位置,以便于从药粉收集箱内取药粉。在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可以减少摩擦,方便转动。通过设置过渡槽,可以使药丸滑落到包衣机锅体内。通过将过渡槽设置成可拆卸的,可以方便清洁,在取药时,将过渡槽拆下即可。在倾倒孔Ⅰ下方2-5cm处的左端凸环上设置两个相同的倾倒孔Ⅱ,可以避免包衣机锅体围绕移动销子转动时,左端凸环卡到弧形槽内。通过设置抛光烘干辅助装置,可以随时操作,简单省力。在挤条出口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设置有出条嘴,可以生产不同直径的药丸。在发生室的的右侧内壁上且位于第二气管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两个向轴向倾斜的防溢板,可以避免药粉溢出。上端的防溢板向轴向倾斜延伸,并延伸至第三气管的喇叭形开口内,使药丸在下落触碰到防溢板后,速度减慢,并发生转动,使药丸表面撒粉更均匀。倾斜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它包括制丸机和包衣机锅体,所述制丸机包括机体、底座、挤条出口、过渡轮和药丸挤压辊,其特征在于:该全自动制丸机还包括撒粉装置、药丸传送机构和抛光烘干辅助装置;所述撒粉装置,用于将刚制出的药丸表面涂粉;所述药丸传送机构,用于将涂粉后的药丸传送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用于药丸在包衣机锅体内上色、润光和烘干的供料;所述撒粉装置包括撒粉罐、发生室和药粉收集箱,所述撒粉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撒粉罐前端固定在所述制丸机的箱体上,所述撒粉罐上端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阀门Ⅰ,所述撒粉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Ⅰ,在出料口Ⅰ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Ⅰ;所述出料口Ⅰ与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右端通过阀门Ⅱ与气泵连接,且左端延伸到所述发生室内;所述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且底部呈锥形,所述发生室的左端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药粉收集箱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呈喇叭型开口,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与第二气管的左端之间留有药丸下落间隙,药丸下落间隙的间距为2‑5cm;所述药粉收集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药丸挤压辊下方的倾斜滑板,药丸经所述倾斜滑板滑落到所述发生室内;在所述药粉收集箱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第三气管的出口之间通过过滤网隔离;所述药粉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Ⅱ,在所述出料口Ⅱ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Ⅱ,在所述出料口Ⅱ的底部设置有托盘;所述药丸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过渡槽,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位于所述发生室的下端开口处,且传送带的右端下方的支架通过转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的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过渡槽的左端位于所述包衣机锅体的进料口内,过渡槽的右端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在所述过渡槽的底部设置两个圆杆,在所述制丸机锅体的右端设置两个与所述圆杆配合的套筒;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前端通过三根细管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后端分别连接一根蛇形管,在每根所述蛇形管上设置一个流量调节阀Ⅲ,三根所述蛇形管通过橡胶管缠绕成一根,三根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可弯折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加水室后端连接的所述蛇形管的末端设置一个雾化喷头;所述包衣机锅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环,两个凸环分别放置在锅体支架的两端的两个弧形槽内,且右端的弧形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包衣机锅体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锅体下方贴近所述锅体外表面设置有弧形的电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它包括制丸机和包衣机锅体,所述制丸机包括机体、底座、挤条出口、过渡轮和药丸挤压辊,其特征在于:该全自动制丸机还包括撒粉装置、药丸传送机构和抛光烘干辅助装置;所述撒粉装置,用于将刚制出的药丸表面涂粉;所述药丸传送机构,用于将涂粉后的药丸传送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用于药丸在包衣机锅体内上色、润光和烘干的供料;所述撒粉装置包括撒粉罐、发生室和药粉收集箱,所述撒粉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撒粉罐前端固定在所述制丸机的箱体上,所述撒粉罐上端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阀门Ⅰ,所述撒粉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Ⅰ,在出料口Ⅰ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Ⅰ;所述出料口Ⅰ与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右端通过阀门Ⅱ与气泵连接,且左端延伸到所述发生室内;所述发生室上下两端开口,且底部呈锥形,所述发生室的左端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药粉收集箱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呈喇叭型开口,所述第三气管的右端与第二气管的左端之间留有药丸下落间隙,药丸下落间隙的间距为2-5cm;所述药粉收集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药丸挤压辊下方的倾斜滑板,药丸经所述倾斜滑板滑落到所述发生室内;在所述药粉收集箱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第三气管的出口之间通过过滤网隔离;所述药粉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Ⅱ,在所述出料口Ⅱ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Ⅱ,在所述出料口Ⅱ的底部设置有托盘;所述药丸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过渡槽,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位于所述发生室的下端开口处,且传送带的右端下方的支架通过转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的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过渡槽的左端位于所述包衣机锅体的进料口内,过渡槽的右端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下方;在所述过渡槽的底部设置两个圆杆,在所述制丸机锅体的右端设置两个与所述圆杆配合的套筒;所述抛光烘干辅助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前端通过三根细管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加热室、加水室和染料室的后端分别连接一根蛇形管,在每根所述蛇形管上设置一个流量调节阀Ⅲ,三根所述蛇形管通过橡胶管缠绕成一根,三根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可弯折到所述包衣机锅体内,所述加水室后端连接的所述蛇形管的末端设置一个雾化喷头;所述包衣机锅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环,两个凸环分别放置在锅体支架的两端的两个弧形槽内,且右端的弧形槽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艳李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鑫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