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高均匀度滴丸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09950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28
本申请涉及制备高均匀度滴丸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滴丸剂设备,包括滴头,与所述滴头连接的物料供应管路,物料供应灌,为物料供应灌、物料供应管路和滴头提供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滴丸接收装置;滴丸接收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滴丸冷却部和连接于其下部并呈倒锥体状的滴丸回收部,多层滴丸剂设备工作时该滴丸接收装置内填充冷却液;滴嘴位于液面以下,在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中部同轴设置一块包括中心圆孔和小孔的隔离圆板,从滴嘴滴下的小丸在下沉过程中穿过该中心圆孔下行进入滴丸回收部,还设置一搅拌桨用以搅拌冷却液并使得小丸在进入隔离圆板下方后各自分散开来沉降。本申请方法所得滴丸圆整度和均匀度非常高。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reparation of high uniformity dropping pi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高均匀度滴丸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制药机械设备领域,更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制备多层滴丸剂的设备及其关键部件,更特别地是涉及一种能够制备二层或三层滴丸剂的设备及其关键部件,并且该二层或三层滴丸剂的二个或三个层可以是不同性质特征的物质,这些多个层的滴丸具有优异、均一的结构。特别地,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均匀度滴丸的方法以及此方法使用的设备。
技术介绍
滴丸剂是药剂学领域的一种高端剂型,由于其特殊结构而能够赋予药剂以特殊性能。滴丸剂是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从滴丸剂的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3、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如芸香油滴丸含油可达83.5%;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100目细粉的1/4、微粉(粒径5微米以下)的1/2;5、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制成滴丸可起到延效作用。滴丸剂具有“三效”的优势,三效是指速效、高效、长效。滴丸多为舌下含服,药物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吞服时引起的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药物在胃内的降解损失,使药物高浓度到达靶器官,迅速起效。一般含服5—15分钟就能起效,最多不超过30分钟。有的还加入了缓释剂,可明显延长药物的半衰期,达到长效的目的。需要时,口含即可。当前滴丸剂主要有如下种类:速效高效滴丸剂:滴丸是利用固体分散体的技术进行制备。当基质溶解时,体内药物以微细结晶、无定形微粒或分子形式释出,所以溶解快、吸收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这类产品的典型实例是速效心痛滴丸剂。缓释控释滴丸:缓释是使滴丸中的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缓慢溶出,而达长效;控释是使药物在滴丸中以恒定速度溶出,其作用可达数日以上,如氯霉素控释眼丸。溶液滴丸:片剂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多为水不溶性,所以通常不能用片剂来配置澄明溶液。而滴丸可用水溶性基质来配置,在水中可崩解为澄明溶液,如洗比泰滴丸可用于饮水消毒。栓剂滴丸:滴丸同水溶性栓剂一样可用聚乙二醇等水溶性基质,用于腔道时由体液溶解产生作用。如氟哌酸耳用滴丸,甲硝唑牙用滴丸等。滴丸可同样用于直肠,也可由直肠吸收而直接作用于全身,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快的特点。硬胶囊滴丸:硬胶囊中可装入不同溶出度的滴丸,以组成所需溶出度的缓释小丸胶囊,如联苯双酯的硬胶囊滴丸。包衣滴丸:同片剂、丸剂一样需包糖衣、薄膜衣等,如联苯双酯滴丸。脂质体滴丸:脂质体为混悬液体,用聚乙二醇可制成固体剂型,是将脂质体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形成混悬液,倾倒于模型中冷凝成型。肠溶衣滴丸:用在胃中不溶解的基质,如酒食酸锑钾滴丸是用明胶溶液作基质成丸后,用甲醛处理,使明胶的氨基在胃液中不溶解,在肠中溶解。干压包衣滴丸:以滴丸为中心,压上其他药物组成的衣层,融合了两种剂型的优点,如镇咳祛痰的咳必清氯化钾干压包衣片。前者为滴丸,后者为衣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物质在制成滴丸剂时需要在特殊的消化道部分吸收,例如需要在小肠吸收,而在胃中不能与呈酸性的胃液接触。滴丸工艺可以实现生产成分均匀,高圆整度的滴丸剂,可使药物释放均匀,释放时间长,便于携带和保存。目前国内的滴丸工艺大部分为单成分制剂,不能够将有效成分用保护作用的物质包裹起来,实现多层包衣的目的,因此,制备多层滴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典型方案。特别是,如果多层滴丸剂设备及其工艺得以研究成功,将可以把有效成分用抗胃酸的物质完整包裹保护起来,直达小肠甚至大肠再释放出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例如,益生菌直达大肠。对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有显著的效果。也可利用该技术开发新型药物制剂,将怕酸的药物避开胃酸送入大肠,供人体吸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或者开发多层缓释药物让每层的药物依次发挥效用等等,为新制剂的药品或食品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经典的滴丸是不分层的,滴丸从里到外是均一的混合物,随着制剂发展的需要,多层滴丸(例如双层滴丸或三层滴丸)的开发呈现强大的需求。这些多层滴丸例如双层滴丸的制备工艺区别于滴制法生产的软胶囊,因为它们的内容物是液态的,而多层滴丸例如双层滴丸的内部组分在常温下基本上是呈固体的。因此,软胶囊生产设备/工艺是无法应用于多层滴丸(例如双层滴丸或三层滴丸)的。本申请人长期致力于多层滴丸剂的开发和机械设计,例如本申请人开发的中国专利号ZL2016202539660的设计,就提供一种能够滴制成多层特别是三层滴丸的设备和/或其部件,并且这种设备能够提供优异的生产效率。然而,如上文所述,由于多层滴丸的每一层的材料不同,但是各层在滴制后的物理状态基本相同,即如区别于软胶囊那要,多层滴丸的每一层在滴制后基本都是呈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在滴制时各层厚度分布不均,会造成多层滴丸不同心的现象,例如对于双层滴丸,如果外层是圆整度非常好的球形,但内层是圆整度不好的椭球形,或者内层小球即使非常圆整,但是它不是分布在外层的正中心,这个就造成整个滴丸的各层的中心不在同一点,即同心度不好,丸粒不均一。为解决此类问题,本申请人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记载在中国专利号ZL2016210586095中,该解决方案通过滴头上下往复运动进而能够获得同心度等性质指标非常优异的小丸。然而,已经发现,该方案得到的微丸在丸重均匀性方面不理想,即每丸之间的重量差异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期待提供一种具有性质优异、丸重大小均匀的多层滴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滴制成多层特别是三层滴丸的设备。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具有本申请结构特征的三层滴丸的设备和/或其部件,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因此而得以完成。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滴丸剂设备,其包括:(i)滴头(特别是例如本申请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滴头),其滴嘴朝下,滴头上部与一振动装置连接,该振动装置使得该滴头能够作上下往复的振动;(ii)与所述滴头连接的物料供应管路;(iii)物料供应灌;(iv)为物料供应灌、物料供应管路和滴头提供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和(v)滴丸接收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滴丸冷却部和连接于其下部并呈倒锥体状的滴丸回收部,多层滴丸剂设备工作时该滴丸接收装置内填充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的滴嘴伸入于冷却液的液面以下,使得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滴嘴至少位于液面以下10~20mm(例如13~17mm,例如15mm)处,在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中部同轴设置一块隔离圆板,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处于最底部时,滴嘴距离隔离圆板的垂直高度为10~30mm(例如15~25mm,例如20mm),所述隔离圆板的正中心设置一直径8~15mm(例如10mm)的中心圆孔,滴嘴位于该中心圆孔的正上方,使得从滴嘴滴下的小丸在下沉过程中穿过该中心圆孔下行进入滴丸回收部,隔离圆板位于中心圆孔的外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直径2~5mm(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i)滴头,其滴嘴朝下,滴头上部与一振动装置连接,该振动装置使得该滴头能够作上下往复的振动;(ii)与所述滴头连接的物料供应管路;(iii)物料供应灌;(iv)为物料供应灌、物料供应管路和滴头提供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和(v)滴丸接收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滴丸冷却部和连接于其下部并呈倒锥体状的滴丸回收部,多层滴丸剂设备工作时该滴丸接收装置内填充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的滴嘴伸入于冷却液的液面以下,使得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滴嘴至少位于液面以下10~20mm(例如13~17mm,例如15mm)处,在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中部同轴设置一块隔离圆板,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处于最底部时,滴嘴距离隔离圆板的垂直高度为10~30mm(例如15~25mm,例如20mm),所述隔离圆板的正中心设置一直径8~15mm(例如10mm)的中心圆孔,滴嘴位于该中心圆孔的正上方,使得从滴嘴滴下的小丸在下沉过程中穿过该中心圆孔下行进入滴丸回收部,隔离圆板位于中心圆孔的外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直径2~5mm(例如3mm)的小孔使得冷却液能够在隔离圆板上下交换,在冷却部隔离圆板中心圆孔的正下方设置一搅拌桨用以搅拌冷却液并使得小丸在进入隔离圆板下方后各自分散开来沉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i)滴头,其滴嘴朝下,滴头上部与一振动装置连接,该振动装置使得该滴头能够作上下往复的振动;(ii)与所述滴头连接的物料供应管路;(iii)物料供应灌;(iv)为物料供应灌、物料供应管路和滴头提供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和(v)滴丸接收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滴丸冷却部和连接于其下部并呈倒锥体状的滴丸回收部,多层滴丸剂设备工作时该滴丸接收装置内填充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的滴嘴伸入于冷却液的液面以下,使得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滴嘴至少位于液面以下10~20mm(例如13~17mm,例如15mm)处,在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中部同轴设置一块隔离圆板,滴头在上下往复过程中处于最底部时,滴嘴距离隔离圆板的垂直高度为10~30mm(例如15~25mm,例如20mm),所述隔离圆板的正中心设置一直径8~15mm(例如10mm)的中心圆孔,滴嘴位于该中心圆孔的正上方,使得从滴嘴滴下的小丸在下沉过程中穿过该中心圆孔下行进入滴丸回收部,隔离圆板位于中心圆孔的外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直径2~5mm(例如3mm)的小孔使得冷却液能够在隔离圆板上下交换,在冷却部隔离圆板中心圆孔的正下方设置一搅拌桨用以搅拌冷却液并使得小丸在进入隔离圆板下方后各自分散开来沉降。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圆板上均匀分布设置的小孔总面积占中心圆孔外围隔离圆板面积的5~15%,例如10%;所述滴头滴嘴位于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轴线上;所述滴头滴嘴、隔离圆板及其中心圆孔、搅拌桨与所述圆桶状滴丸冷却部的轴线共轴;所述搅拌桨设置于隔离圆板下方10~30mm(例如15~25mm,例如20mm)处;所述物料供应管路在与滴头连接的末端以及所述滴头二者固定在一框盒内;所述框盒的顶部与一振动装置连接,以使得该框盒及其内部的滴头能够作上下往复的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为所述滴头提供一个上下2~50mm、3~30mm、4~20mm、或5~15mm的振幅;所述振动装置为所述滴头提供一个完整的上下振动运动的时间为0.1~5秒、0.2~4秒、或0.25~2.5秒。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其包括中心孔和至少一个偏心孔,所述中心孔由所述电机驱动并带动该偏心轮转动作圆周运动,所述至少一个偏心孔偏离轮心,各个偏心孔距离中心孔的距离不同;第一传动杆,其第一端部与一个偏心孔连接;和第二传动杆,其第一端部与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部连接,其第二端部与所述滴头(或者,任选的,所述框盒)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将所述偏心轮的圆周运动转化成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下往复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滴丸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所述一套温度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佳陈志涛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