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91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该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永磁体槽(2),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隔磁槽与永磁体槽(2)一一对应设置,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沿转子铁芯(1)的周向交替设置,第一隔磁槽(4)与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6)。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能够有效提高隔磁效果,降低电机转子内侧漏磁,提升电机转子的充磁饱和度,提升电机性能。

Motor Rotor an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永磁体切向磁化结构的电机由于具有“聚磁”效果,较永磁体径向磁化电机能够产生更高的气隙磁密,使得电机具有较大的转矩/电流比和转矩/体积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伺服系统、电力牵引、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等场合。现有技术的切向永磁电机由于转子永磁体为径向排布,永磁体一部分深埋在转子内侧,将外部磁场施加在转子上,对转子永磁体进行充磁时,永磁体内侧导磁通路使得充磁磁场很难进入转子靠近转轴的部分,永磁体靠近转轴的部分无法充磁达到饱和状态,容易导致电机性能下降,甚至永磁体失磁,电机无法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能够有效提高隔磁效果,降低电机转子内侧漏磁,提升电机转子的充磁饱和度,提升电机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沿径向设置有永磁体槽,永磁体槽内设置有切向磁化的永磁体,相邻的两个永磁体具有相同的极性相对设置,永磁体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隔磁槽,隔磁槽与永磁体槽一一对应设置,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第一隔磁槽与第二隔磁槽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优选地,第一隔磁槽的周向两侧具有第一伸出部,第一伸出部朝向相邻的第二隔磁槽延伸,越过磁极中心线,并与相邻的第二隔磁槽之间形成隔磁桥。优选地,第一伸出部沿着伸出的方向宽度递减。优选地,第一隔磁槽的径向内侧边沿着远离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内凹。优选地,第一隔磁槽的径向最小宽度为A,第一伸出部与永磁体的径向最大距离为D,永磁体的宽度为C,A/C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0.3≥A/C≥0.15;D/A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4≥D/A≥1.8。优选地,第一隔磁槽的侧壁具有向内伸出的凸块,凸块位于永磁体槽与第一隔磁槽的交界处。优选地,第一伸出部的头部相对于第一伸出部的根部更靠近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优选地,第二隔磁槽的周向两侧具有凹陷部,第一伸出部对应凹陷部设置,并与凹陷部配合形成隔磁桥。优选地,第二隔磁槽的径向内侧边沿着远离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内凹。优选地,第二隔磁槽的最小径向宽度为E,永磁体的宽度为C,E/C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0.35≥E/C≥0.2。优选地,第二隔磁槽的径向内侧边与凹陷部之间形成第二伸出部,第二伸出部延伸至第一隔磁槽的径向内侧。优选地,第二伸出部的宽度均匀,第二伸出部的宽度为F,第二隔磁槽的径向内侧边凹槽底部宽度为G,F/G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1.5≥F/G≥0.7。优选地,第一伸出部的宽度均匀,第二伸出部的宽度均匀,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之间形成隔磁桥,隔磁桥的宽度为H,电机的气隙宽度为δ,H/δ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1.8≥H/δ≥0.8。优选地,第一伸出部的宽度均匀,第二伸出部的宽度均匀,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之间形成隔磁桥,隔磁桥的宽度为H,第一伸出部的宽度为I,I/H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5≥I/H≥1.5。优选地,第一伸出部的末端设置有朝第二隔磁槽凸出的凸起,凸起与第二隔磁槽之间形成隔磁桥,隔磁桥的宽度均匀。优选地,转子铁芯的外周侧套设有不导磁的紧固护套。优选地,第一隔磁槽和/或第二隔磁槽内设置有不导磁的加强杆。优选地,加强杆的外表面与第一隔磁槽和/或第二隔磁槽的内表面相接触,或加强杆的形状与第一隔磁槽和/或第二隔磁槽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地,第一隔磁槽和/或第二隔磁槽内充注有不导磁材料。优选地,每个永磁体槽内均设有永磁体,永磁体切向磁化,相邻的两个永磁体极性相斥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为上述的电机转子。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沿径向设置有永磁体槽,永磁体槽内设置有切向磁化的永磁体,相邻的两个永磁体具有相同的极性相对设置,永磁体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隔磁槽,隔磁槽与永磁体槽一一对应设置,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第一隔磁槽与第二隔磁槽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第一隔磁槽与第二隔磁槽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切向电机在充磁时,永磁体槽底部两侧的转子铁芯构成导磁通路,磁力线从此导磁通路闭合,使得磁力线较难进入永磁体内侧底部位置,形成漏磁通Φσ,在永磁体内侧底部设置此种隔磁结构,可以增大永磁体槽底部通路的磁阻,减少充磁磁场在此处闭合的磁力线,减少漏磁通,促使磁力线进入磁钢底部,从而提高转子永磁体的充磁饱和度,同时可以减少靠近转子底部的永磁体端部漏磁,进而提高电机的空载磁链,提升电机的效率,提高电机的性能,同时永磁体充磁的越饱和,电机的退磁能力越强,同时电机转子的永磁体槽外侧为开口槽,进一步降低永磁体外侧的漏磁,提高气隙磁密,提高电机效率。由于隔磁桥直接由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所形成,减小了开孔数量,因此能够降低工艺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磁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转子铁芯;2、永磁体槽;3、永磁体;4、第一隔磁槽;5、第二隔磁槽;6、隔磁桥;7、转轴孔;8、紧固护套;9、加强杆;10、开口;11、第一伸出部;12、第二伸出部;13、凸块;14、凸起。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1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永磁体槽2,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隔磁槽与永磁体槽2一一对应设置,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沿转子铁芯1的周向交替设置,第一隔磁槽4与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6。优选地,每个永磁体槽2内均设有永磁体3,永磁体3切向磁化,相邻的两个永磁体3极性相斥设置。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上沿径向设置有永磁体槽2,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切向磁化的永磁体3,永磁体槽2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相邻的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6。上述的永磁体3例如为磁钢。在永磁体内侧底部设置此种曲廊形的隔磁结构,可以增大永磁体槽2底部通路的磁阻,减少充磁磁场在此处闭合的磁力线,促使磁力线进入永磁体底部,从而提高转子永磁体的充磁饱和度,同时可以减少靠近转子底部的永磁体端部漏磁,进而提高电机的空载磁链,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升电机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永磁体3均沿周向方向匀分布在转子铁芯1上,永磁体3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每个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永磁体槽(2),所述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所述隔磁槽与所述永磁体槽(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所述第一隔磁槽(4)和所述第二隔磁槽(5)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隔磁槽(4)与所述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永磁体槽(2),所述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所述隔磁槽与所述永磁体槽(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隔磁槽包括第一隔磁槽(4)和第二隔磁槽(5),所述第一隔磁槽(4)和所述第二隔磁槽(5)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隔磁槽(4)与所述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折线形或曲线形的隔磁桥(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4)的周向两侧具有第一伸出部(11),所述第一伸出部(11)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隔磁槽(5)延伸,越过磁极中心线,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隔磁槽(5)之间形成所述隔磁桥(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部(11)沿着伸出的方向宽度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4)的径向内侧边沿着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内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4)的径向最小宽度为A,所述第一伸出部(11)与所述永磁体(3)的径向最大距离为D,所述永磁体(3)的宽度为C,A/C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0.3≥A/C≥0.15;D/A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4≥D/A≥1.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槽(4)的侧壁具有向内伸出的凸块(13),所述凸块(13)位于所述永磁体槽(2)与所述第一隔磁槽(4)的交界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部(11)的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伸出部(11)的根部更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磁槽(5)的周向两侧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一伸出部(11)对应所述凹陷部设置,并与所述凹陷部配合形成所述隔磁桥(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磁槽(5)的径向内侧边沿着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内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磁槽(5)的最小径向宽度为E,所述永磁体(3)的宽度为C,E/C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0.35≥E/C≥0.2。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王晶肖勇陈彬陈华杰孙文娇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