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91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该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槽(2),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4),隔磁槽(4)沿着靠近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宽度递减,相邻的两个隔磁槽(4)之间设置有条形的第一隔磁孔,第一隔磁孔与隔磁槽(4)之间形成有隔磁桥,隔磁桥与磁极中心线之间呈预设夹角。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能够有效提高隔磁效果,降低电机转子内侧漏磁,提升电机转子的充磁饱和度,提升电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永磁体切向磁化结构的电机由于具有“聚磁”效果,较永磁体径向磁化电机能够产生更高的气隙磁密,使得电机具有较大的转矩/电流比和转矩/体积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伺服系统、电力牵引、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等场合。现有技术的切向永磁电机由于转子永磁体为径向排布,永磁体一部分深埋在转子内侧,将外部磁场施加在转子上,对转子永磁体进行充磁时,永磁体内侧导磁通路使得充磁磁场很难进入转子靠近转轴的部分,永磁体靠近转轴的部分无法充磁达到饱和状态,容易导致电机性能下降,甚至永磁体失磁,电机无法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能够有效提高隔磁效果,降低电机转子内侧漏磁,提升电机转子的充磁饱和度,提升电机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槽,永磁体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槽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隔磁槽沿着靠近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宽度递减,相邻的两个隔磁槽之间设置有条形的第一隔磁孔,第一隔磁孔与隔磁槽之间形成有隔磁桥,隔磁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槽(2),所述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4),所述隔磁槽(4)沿着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宽度递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磁槽(4)之间设置有条形的第一隔磁孔,所述第一隔磁孔与所述隔磁槽(4)之间形成有隔磁桥,所述隔磁桥与磁极中心线之间呈预设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槽(2),所述永磁体槽(2)内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槽(2)的内侧设置有隔磁槽(4),所述隔磁槽(4)沿着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宽度递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磁槽(4)之间设置有条形的第一隔磁孔,所述第一隔磁孔与所述隔磁槽(4)之间形成有隔磁桥,所述隔磁桥与磁极中心线之间呈预设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桥与磁极中心线之间呈预设夹角为J,磁极中心线与永磁体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K,J/K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2≥J/K≥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隔磁孔,相邻的所述第一隔磁孔之间形成有所述隔磁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槽(4)与所述永磁体槽(2)相通,所述隔磁槽(4)的边缘外侧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隔磁孔,位于所述磁极中心线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磁孔与所述隔磁槽(4)的边缘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的底部具有朝向其所在侧的所述隔磁槽(4)的尖角或圆滑过渡的底角,所述底角为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与所述隔磁槽(4)之间形成第一隔磁桥(5),所述第一隔磁孔的宽度均匀,所述第一隔磁桥(5)的宽度均匀,所述第一隔磁孔的宽度为B,所述第一隔磁桥(5)的宽度为A,B/A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B/A≥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包括第一条形孔(6)和第二条形孔(7),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6)关于所述磁极中心线对称,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关于所述磁极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条形孔(6)和所述第二条形孔(7)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6)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孔(7)与所述隔磁槽(4)之间,所述第一条形孔(6)与所述隔磁槽(4)之前形成第一隔磁桥(5),所述第二条形孔(7)与所述第一条形孔(6)之间形成第二隔磁桥(8)。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6)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6)之间形成第三隔磁桥(9),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之间形成第四隔磁桥(1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磁桥(9)的宽度与所述第四隔磁桥(10)的宽度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6)在尖端位置处连通,和/或,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在尖端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条形孔(6)和所述第二条形孔(7)之间不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6)在尖端位置处连通,和/或,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在尖端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条形孔(6)和所述第二条形孔(7)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孔(12)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6)的宽度为B,所述第一连通孔(12)的宽度为E,E/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2.5≥E/B≥1。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在尖端位置处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在连通位置处设置有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处延伸的第二连通孔(13),所述第二连通孔(1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条形孔(6)和所述第二条形孔(7)的底部位于以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7)形成V形槽,所述V形槽内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肖勇王晶陈华杰陈彬孙文娇张辉徐培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