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封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3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支架板、透镜及硅胶,所述支架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架板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硅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也逐渐缩小,所述硅胶的填充面为斜面,即使所述硅胶长期使用老化失去弹性及粘接力,所述硅胶也会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了所述透镜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封装
本技术涉及紫外LED封装
,具体涉及一种LED封装。
技术介绍
众所周之,紫外LED作为新一代绿色光源,具有光效高、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室内外消毒、背光源、UV打印、医疗、餐饮、植物生长等。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01、支架板02、透镜03及硅胶04,支架板02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支架板02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发光元件01内置于第二凹槽;透镜03的一端面内置于第一凹槽的槽底并与第一凹槽的槽底相抵接;硅胶04填充于第一凹槽的槽壁相对透镜03侧壁之间的区域,对透镜03起到粘接固定的作用,但是硅胶04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老化,从而导致硅胶04的粘结力减弱引起透镜03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LED封装,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硅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老化,从而导致硅胶的粘结力减弱引起透镜脱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支架板、透镜及硅胶,所述支架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架板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发光元件内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透镜的一端面内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相抵接;所述硅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也逐渐缩小,并且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LED封装中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也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所述硅胶的填充面为斜面,即使所述硅胶长期使用老化失去弹性及粘接力,所述硅胶也会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了所述透镜的脱落;由于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从而便于所述透镜的安装及所述硅胶的注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LED封装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架板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架板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透镜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1、支架板2、透镜3及硅胶4。所述支架板2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a,所述第一凹槽2a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架板2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2b。所述发光元件1内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b。所述透镜3的一端面内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a并与所述第一凹槽2a的槽底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3优选石英材质,显然所述透镜3还可以为透明塑料等其他透光材质。所述硅胶4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2a槽壁相对所述透镜3侧壁之间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也逐渐缩小,并且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均为直线形;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也均为直线形;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为一等腰梯形,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也为一等腰梯形;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相对所述第一凹槽2b槽底的倾斜角度定义为∠A,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相对所述第一凹槽2b槽底的倾斜角度定义为∠B,优选∠A=∠B=75度;显然,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也可以均为弧形;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也可以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凹槽2a的横向截面为方形,此时所述透镜3的横向截面也为方形;显然,所述第一凹槽2a的横向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此时所述透镜3的横向截面也为圆形。工作原理:该LED封装中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b的一端也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所述硅胶4的填充面为斜面,即使所述硅胶3长期使用老化失去弹性及粘接力,所述硅胶3也会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2a槽壁相对所述透镜3侧壁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了所述透镜3的脱落;由于所述透镜3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2a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从而便于所述透镜3的安装及所述硅胶4的注入。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支架板、透镜及硅胶,所述支架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架板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发光元件内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透镜的一端面内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相抵接;所述硅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也逐渐缩小,并且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封装,包括:发光元件、支架板、透镜及硅胶,所述支架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架板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发光元件内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透镜的一端面内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相抵接;所述硅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壁相对所述透镜侧壁之间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也逐渐缩小,并且所述透镜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截面上两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桥张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