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及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7022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及试剂盒,试纸条包括底板和样本结合垫,底板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底板包括设有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一吸水纸的第一底板、设有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二吸水纸的第二底板、设有第三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三吸水纸的第三底板及第一连接部,第一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cTnI抗体检测线和第一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第二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MYO抗体检测线和第二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第三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CK‑MB抗体检测线和第三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一次加样得到cTnI、MYO和CK‑MB三个指标检测结果,极大提高检测效率。

Triple test strips and kits for detection of cTnI, MYO and CK-M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及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领域,尤其涉及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肌钙蛋白I(cTnI)在骨骼肌和心肌收缩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肌钙蛋白I(cTnI)被认为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的金标准,能作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不稳定心绞痛早期诊断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YO)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一种含有亚铁血红素的低分子色素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血清中肌红蛋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差,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其升高,所以MYO阳性虽不能确诊AMI但可以作为早期排除AMI诊断的重要指标。人体心肌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酶类,心肌组织发生变异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特异性最高,因此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CK-MB是一种很有效的指标,其中在诊断透壁型心肌梗死方面,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现有技术检测上述三种指标(肌钙蛋白复合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多采用免疫抑制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在POCT(床旁诊断)领域目前多采用胶体金或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单指标检测试剂盒或者以上任何两种指标的试剂盒进行检测,但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定性或定量检测,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不能满足定量、准确检测的要求;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性好,但是由于其灵敏度相对较低,检测范围窄,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限制了其在免疫定量中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虽然灵敏度高,但检测时间长,仪器设备昂贵,不适用于基层医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快速定量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及试剂盒,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所述三联检试纸条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样本结合垫,所述底板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开孔的一端和第二开孔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底板的一端,第一开孔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孔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一连接部,所述样本结合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一吸水纸,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cTnI抗体检测线和第一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所述cTnI抗体检测线靠近样本结合垫;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二吸水纸,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MYO抗体检测线和第二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所述MYO抗体检测线靠近样本结合垫;所述第三底板上设置有第三硝酸纤维素膜和第三吸水纸,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CK-MB抗体检测线和第三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所述CK-MB抗体检测线靠近样本结合垫;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样本结合垫和第一吸水纸均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样本结合垫和第二吸水纸均接触;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样本结合垫和第三吸水纸均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样本结合垫包括第一样本结合垫、第二样本结合垫、第三样本结合垫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样本结合垫上设置有cTnI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所述第二样本结合垫上设置有MYO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所述第三样本结合垫上设置有CK-MB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均为条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之间,或者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三底板之间,或者第三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样本结合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配合的第三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开孔配合的第四开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试剂盒,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盖、下盖和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所述三联检试纸条设置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第二可视窗口、第三可视窗口和加样口,所述第一可视窗口设置在第三硝酸纤维素膜的上方,所述第二可视窗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的上方,所述第三可视窗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的上方;所述加样口设置在所样本结合垫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朝向下盖方向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下压部件,所述第一可视窗口的一侧、第二可视窗口的一侧、第三可视窗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下压部件,且所述下压部件向下盖方向延伸,所述下压部件用于固定三联检试纸条。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朝向下盖方向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固定三联检试纸条的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向下盖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可视窗口的另一侧、第二可视窗口的另一侧、第三可视窗口的另一侧均设置有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上表面的一边设置有第一限位框,另一边设有三个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用于限制三联检试纸条前后左右移动;所述上盖朝向下盖方向的内表面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a.本技术三联检试纸条的样本结合垫与设置有cTnI抗体检测线的第一硝酸纤维素膜、设置有MYO抗体检测线的第二硝酸纤维素膜和设置有CK-MB抗体检测线的第三硝酸纤维素膜均连接,可实现一次加样得到cTnI、MYO和CK-MB三个心脏指标检测结果,避免检测时三项指标之间互相干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三种指标单独或两两联合检测带来复杂不便地技术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b.本技术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体积小,便于携带,可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的上盖的内表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的下盖的内表面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三联检试纸条,11-底板,111-第一开孔,112-第二开孔,113-第一底板,114-第二底板,115-第三底板,116-第一连接部,117-第三开孔,118-第四开孔,12-样本结合垫,121-第一样本结合垫,122-第二样本结合垫,123-第三样本结合垫,124-第二连接部,125-cTnI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26-MYO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27-CK-MB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3-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4-第一吸水纸,15-cTnI抗体检测线,16-第一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17-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8-第二吸水纸,19-MYO抗体检测线,20-第二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21-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2-第三吸水纸,23-CK-MB抗体检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联检试纸条(1)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在底板(11)上的样本结合垫(12),所述底板(1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112),所述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11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开孔(111)的一端和第二开孔(11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底板(11)的一端,第一开孔(111)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孔(11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底板(113)、第二底板(114)、第三底板(115)和第一连接部(116),所述样本结合垫(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板(113)上设置有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和第一吸水纸(14),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上设置有cTnI抗体检测线(15)和第一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16),所述cTnI抗体检测线(15)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二底板(114)上设置有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和第二吸水纸(18),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上设置有MYO抗体检测线(19)和第二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20),所述MYO抗体检测线(19)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三底板(115)上设置有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和第三吸水纸(22),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上设置有CK‑MB抗体检测线(23)和第三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24),所述CK‑MB抗体检测线(23)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一吸水纸(14)均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二吸水纸(18)均接触;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三吸水纸(22)均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联检试纸条(1)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在底板(11)上的样本结合垫(12),所述底板(1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112),所述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11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开孔(111)的一端和第二开孔(11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底板(11)的一端,第一开孔(111)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孔(11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底板(113)、第二底板(114)、第三底板(115)和第一连接部(116),所述样本结合垫(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板(113)上设置有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和第一吸水纸(14),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上设置有cTnI抗体检测线(15)和第一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16),所述cTnI抗体检测线(15)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二底板(114)上设置有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和第二吸水纸(18),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上设置有MYO抗体检测线(19)和第二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20),所述MYO抗体检测线(19)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三底板(115)上设置有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和第三吸水纸(22),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上设置有CK-MB抗体检测线(23)和第三羊抗兔IgG抗体质控线(24),所述CK-MB抗体检测线(23)靠近样本结合垫(12);所述第一硝酸纤维素膜(13)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一吸水纸(14)均接触;所述第二硝酸纤维素膜(17)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二吸水纸(18)均接触;所述第三硝酸纤维素膜(21)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和第三吸水纸(22)均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结合垫(12)包括第一样本结合垫(121)、第二样本结合垫(122)、第三样本结合垫(123)和第二连接部(124),所述第一样本结合垫(121)上设置有cTnI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25),所述第二样本结合垫(122)上设置有MYO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26),所述第三样本结合垫(123)上设置有CK-MB抗体荧光微球喷涂线(1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cTnI、MYO和CK-MB的三联检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悦蒋理国张瑜钱梦姣
申请(专利权)人:迪亚莱博张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