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59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包括具有换热腔的换热箱,换热腔内部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箱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热气管和出热气管,换热箱外侧壁上设有热气回收层,热气回收层内部围绕换热箱外侧壁由下到上均匀缠绕设有热气通道,热气通道通过连接管道与出热气管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工业余热经进热气管导入换热腔中,和换热管进行换热后的工业余热的热气从出热气管经连接管道导入到设置在换热箱外侧壁上包裹的热气回收层中的热气通道中对换热腔进行加热,利用了完成换热后的热气剩余的大部分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腔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回收效果好且回收效率高的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现有的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在回收利用工业余热上存在资源利用率过低、大量余热浪费的现象,导致实际回收的热能只占产生的工业余热的一小部分,工业余热回收装置结构存在极大的不足,节能效果不明显,大量的余热排放至环境中破坏生态环境;在余热回收的过程中,由于工业余热的热量不集中,从而导致回收的效率低下,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回收才能保证回收的热能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回收效果好且回收效率高的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换热腔的换热箱,所述换热腔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换热腔(2)的换热箱(1),所述换热腔(2)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3),所述换热盘管(3)与换热腔(2)内壁之间间隙设置,所述换热箱(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2)连通的用于引导工业余热进入换热腔(2)中的进热气管(4)和出热气管(5),所述换热箱(1)外侧壁上包裹设置有热气回收层(6),所述热气回收层(6)的内部围绕换热箱(1)外侧壁由下到上均匀缠绕设置有热气通道(7),所述热气通道(7)靠近进热气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8)与出热气管(5)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热气回收层(6)外壁上包裹设置有保温隔热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换热腔(2)的换热箱(1),所述换热腔(2)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3),所述换热盘管(3)与换热腔(2)内壁之间间隙设置,所述换热箱(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2)连通的用于引导工业余热进入换热腔(2)中的进热气管(4)和出热气管(5),所述换热箱(1)外侧壁上包裹设置有热气回收层(6),所述热气回收层(6)的内部围绕换热箱(1)外侧壁由下到上均匀缠绕设置有热气通道(7),所述热气通道(7)靠近进热气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8)与出热气管(5)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热气回收层(6)外壁上包裹设置有保温隔热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欢施彩莲夏瑜段国生孙东燕严振国钱荣伟张小伟段鹏飞叶宁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