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38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底架、支撑顶板、滑动导轨支撑板、侧面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三根连接杆连接,下端为第一连接杆,中端为第二连接杆,上端为第三连接杆,三根连接杆等距平行分布;所述支撑顶板设于滑动导轨支撑板的上部,与滑动导轨支撑板通过滑动导轨配合;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与滑动导轨支撑板、支撑底架铰接;所述滑动导轨支撑板两侧设有滑槽,一拨杆的一端与侧面支撑板铰接,另一端设有拨销,置于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空间占用率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支撑机构
,具体涉及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装置正常工作时,需要辅助支撑,以满足其工作时的稳定性,比如说高空作业车的车身在正常工作时,需要将车身上的支腿展开,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保证高空作业车工作时的稳定性。三坐标测量仪在工作时为了减小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也需要采用辅助支撑机构。但是这些辅助支撑机构动力传动方式大多为液压传动或者电力传动,或者空间占用率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可折叠、结构简单的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可以较好实现辅助支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可折叠、结构简单的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锁式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底架、支撑顶板、滑动导轨支撑板、侧面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三根连接杆连接,下端为第一连接杆,中端为第二连接杆,上端为第三连接杆,三根连接杆等距平行分布;所述支撑顶板设于滑动导轨支撑板的上部,与滑动导轨支撑板通过滑动导轨配合;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与滑动导轨支撑板、支撑底架铰接;所述滑动导轨支撑板两侧设有滑槽,一拨杆的一端与侧面支撑板铰接,另一端设有拨销,置于滑槽内。所述滑动导轨支撑板的导轨为三列;所述滑动导轨支撑板的导轨分别为燕尾型导轨、三角型导轨、燕尾型导轨。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可以实现折叠锁紧和自锁辅助支撑功能。自锁辅助支撑功能,可以实现将折叠的辅助支撑装置折叠展开并使之自锁,从而实现辅助支撑的作用;锁紧功能,可将辅助支撑装置展开,并使之牢靠的折叠,起到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的节省空间的作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机构折叠可实现在机器非工作状态时的空间占用率低,自锁和辅助支撑机构可实现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的正等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的正视图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一燕尾形导轨,3、第一三角形导轨,4、第二燕尾形导轨,5、支撑顶板,6、螺纹孔,7、侧面支撑板,8、第一销轴,9、支撑底架,10、第二销轴,11、第三销轴,12、自锁杆,13、第一连接杆,14、第四销轴,15、自锁滑道,16、第二支撑杆,17、滑动导轨支撑板,18、第五销轴,19、第三连接杆,20、折叠卡槽,21、第三燕尾形导轨,22、第二三角形导轨,23、第四燕尾形导轨,24、凹槽,25、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一燕尾形导轨2,第一三角形导轨3,第二燕尾形导轨4,支撑顶板5,螺纹孔6,侧面支撑板7,第一销轴8,支撑底架9,第二销轴10,第三销轴11,自锁杆12,第一连接杆13,第四销轴14,自锁滑道15,第二支撑杆16,滑动导轨支撑板17,第五销轴18,第三连接杆19,折叠卡槽20,第三燕尾形导轨21,第二三角形导轨22,第四燕尾形导轨23,凹槽24,第二连接杆25。如图1、图2、图3所示,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各部件连接,主要有滑动导轨支撑板17通过第五销轴18与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16铰接,通过第三销轴11与侧面支撑板7铰接。滑动导轨支撑板17侧面有自锁滑道15,滑动导轨支撑板17前部有折叠卡槽20和螺纹孔6。滑动导轨支撑板17上有第一燕尾形导轨2、第一三角形导轨3、第二燕尾形导轨4,3种导轨,第四销轴14与第一连接杆13铰接。支撑顶板5有第三燕尾形导轨21,第二三角形导轨22,第四燕尾形导轨23。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16相连。支撑底架9通过第一销轴8与侧面支撑板7铰接,通过第四销轴14与第一连接杆13铰接。自锁杆12通过第二销轴10与侧面支撑板7铰接。第三连接杆19与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16相连。实现折叠锁紧功能如图1、图2、图3所示,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折叠自锁过程,支撑顶板5的第三燕尾形导轨21,第二三角形导轨22,第四燕尾形导轨23分别与滑动导轨支撑板17的第一燕尾形导轨2,第一三角形导轨3,第二燕尾形导轨4相配合,可以保证支撑顶板5承受一定的倾覆力矩,人工拉动滑动导轨支撑板17,使滑动导轨支撑板17绕第五销轴18向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16方向旋转,滑动导轨支撑板17通过第三销轴11带着侧面支撑板7旋转,侧面支撑板7通过第一销轴8带动支撑底架9旋转,支撑底架9绕第四销轴14旋转,当第三连接杆19完全进入滑动导轨支撑板17前部的折叠卡槽20时,可用一螺栓插入螺纹孔6,从而实现折叠锁紧功能。实现自锁辅助支撑功能如图1、图2、图3所示,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自锁辅助支撑过程,支撑顶板5的第三燕尾形导轨21,第二三角形导轨22,第四燕尾形导轨23分别与滑动导轨支撑板17的第一燕尾形导轨2,第一三角形导轨3,第二燕尾形导轨4相配合,可以保证支撑顶板5承受一定的倾覆力矩。将螺纹孔6螺栓取出,人工拉动滑动导轨支撑板17,使滑动导轨支撑板17绕第五销轴18向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16相对方向旋转,滑动导轨支撑板17通过第三销轴11带着侧面支撑板7旋转,侧面支撑板7通过第一销轴8带动支撑底架9旋转,支撑底架9绕第四销轴14旋转,其中,自锁杆12绕着侧面支撑板7中的第二销轴10旋转,并在滑动导轨支撑板17侧面的自锁滑道15滑动,当支撑底架9与地面接触时,自锁杆12到达滑动导轨支撑板17侧面的自锁滑道15凹槽24处,自锁杆12被卡住,实现自锁功能。此时装置已展开,可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底架、支撑顶板、滑动导轨支撑板、侧面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三根连接杆连接,下端为第一连接杆,中端为第二连接杆,上端为第三连接杆,三根连接杆等距平行分布;所述支撑顶板设于滑动导轨支撑板的上部,与滑动导轨支撑板通过滑动导轨配合;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与滑动导轨支撑板、支撑底架铰接;所述滑动导轨支撑板两侧设有滑槽,一拨杆的一端与侧面支撑板铰接,另一端设有拨销,置于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锁式折叠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底架、支撑顶板、滑动导轨支撑板、侧面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三根连接杆连接,下端为第一连接杆,中端为第二连接杆,上端为第三连接杆,三根连接杆等距平行分布;所述支撑顶板设于滑动导轨支撑板的上部,与滑动导轨支撑板通过滑动导轨配合;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成成张琦杰袁凌许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