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装置和分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058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流装置和分流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器本体,其具有进口、出口以及旁路出口;闸板组件,其安装于分流器本体内;气动驱动组件,其与闸板组件相连,且气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进口与旁路出口导通;第二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旁路出口,进口与出口导通。该系统包括:井体结构,至少设有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流器本体设于井体结构内,且进口与入水口连通,出口可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旁路出口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较低、无污染且没有安全隐患的优点。

Shunt device and shu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装置和分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
,特别是使用在市政雨水、污水管道中的分流装置以及使用该分流装置的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不透水面积显著增加,污染物在这些不透水的地面上逐渐累积,待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将污染物冲入雨水径流系统形成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径流污染是一种扩散性污染,污染物进入到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导致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随着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的加剧,将雨水加以收集利用作为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课题。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雨,某些地区的初雨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对雨水,尤其是初雨进行处理。但是,在降雨过程中,中后期雨水一般较为干净,可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因此,需要对雨水进行分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和分流系统。本技术通过改变管路内雨水流向切换,实现对雨水进行分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器本体,具有进口、出口以及旁路出口;闸板组件,其安装于分流器本体内;气动驱动组件,其与所述闸板组件相连,且所述气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旁路出口导通;第二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旁路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导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曲柄和传动轴,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气缸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闸板组件与传动轴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闸板组件包括闸板座和安装于所述闸板座上的闸板,所述闸板座设于所述出口和旁路出口之间,所述气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闸板相连,驱动所述闸板翻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分流装置的分流系统,该系统包括:井体结构,其至少设有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分流器本体设于所述井体结构内,且所述进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出口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旁路出口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当所述闸板组件位于第一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所述入水口、所述进口、所述旁路出口和第二出水口导通;当所述闸板组件位于第二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旁路出口,所述入水口、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和第一出水口导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信号采集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和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其中,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分流系统的雨水信息,并将采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采集信号控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采集信号包括降雨雨量、降雨时间、水质和井体结构内水位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雨量计、计时器、水质监测器和液位计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闸板组件切换位置动作,并将所述闸板组件是否到位信息传送给控制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闸板组件是否到位第一位置,并将是否到位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闸板组件是否到位第二位置,并将是否到位信息传送给控制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截污管,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雨水管;或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雨水管,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截污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涉及的分流装置,通过气动驱动组件驱动闸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管路内水体流向切换,对雨水进行分流。其中,气动驱动组件依靠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源,现有的压缩空气发生和控制装置成熟可靠,成本较低,压缩空气不会引入二次污染,也没有爆炸风险,且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分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分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分流器本体、11-进口、12-出口、13-旁路出口、21-气缸、22-闸板、23-曲柄、24-传动轴、25-闸板座、3-压缩气源、4-气体输送管道、5-控制器、6-第一位置传感器、7-第二位置传感器、8-雨量计、9-进水管、10-截污管、101-雨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器本体1、闸板组件和气动驱动组件;其中,分流器本体1,具有进口11、出口12以及旁路出口13;闸板组件,其安装于分流器本体1内;气动驱动组件,其与闸板组件相连,且气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出口12,口11与旁路出口13导通;第二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旁路出口13,进口11与出口12导通。结合图1和图2所示,气动驱动组件包括气缸21、曲柄23和传动轴24,曲柄23的一端与气缸21活塞杆转动连接,曲柄23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4一端固定连接,闸板组件与传动轴24连接。其中,气缸21的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固定设置,气缸21设于分流器本体1的外部,气缸21倾斜设置,气缸21活塞杆伸出端高于气缸21与连接座连接端。通过控制气缸21内的压缩空气量,控制传动轴24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闸板组件的闸板22的转动角度。气缸21可以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自锁,保持长度不变,从而保持住闸板22的位置。其中,闸板组件包括闸板座25和安装于闸板座25上的闸板22,闸板座25设于出口12和旁路出口13之间,气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闸板22相连,驱动闸板22翻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24与闸板22连接,当气缸21伸长时,推动曲柄23转动传动轴24,驱动闸板22开启旁路出口13,旁路出口13处于导通状态;当气缸21收缩时,带动曲柄23转动传动轴24,驱动闸板22关闭旁路出口13,旁路出口13处于截止状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分流装置的分流系统,包括:井体结构,其至少设有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流器本体1设于井体结构内,且进口11与入水口连通,出口12可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旁路出口13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当井体结构为一进二出结构时,其设有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闸板组件位于第一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出口12,入水口、进口11、旁路出口13和第二出水口导通;当闸板组件位于第二位置下,闸板组件封堵旁路出口13,入水口、进口11、出口12和第一出水口导通。其中,入水口连通进水管9;第一出水口连通截污管10,第二出水口连通雨水管101;或第一出水口连通雨水管101,第二出水口连通截污管10。本实施例中的井体结构可以是一进三出结构,其包括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器本体,具有进口、出口以及旁路出口;闸板组件,其安装于分流器本体内;气动驱动组件,其与所述闸板组件相连,且所述气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旁路出口导通;第二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旁路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器本体,具有进口、出口以及旁路出口;闸板组件,其安装于分流器本体内;气动驱动组件,其与所述闸板组件相连,且所述气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闸板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旁路出口导通;第二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旁路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曲柄和传动轴,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气缸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闸板组件与传动轴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包括闸板座和安装于所述闸板座上的闸板,所述闸板座设于所述出口和旁路出口之间,所述气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闸板相连,驱动所述闸板翻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4.一种带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装置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结构,其至少设有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分流器本体设于所述井体结构内,且所述进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出口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旁路出口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当所述闸板组件位于第一位置下,所述闸板组件封堵所述出口,所述入水口、所述进口、所述旁路出口和第二出水口导通;当所述闸板组件位于第二位置下,所述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先史笃山刘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