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00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包括地埋箱体,地埋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地面兰盘,地面兰盘的中间设置有地面柱体,地面兰盘的内部衔接有防水圈,限位板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衬套,衬套的内圈设置有纳米圈,纳米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外侧设置有石墨圈,石墨圈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圈,石墨圈包括石墨环瓣及橡胶环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地面兰盘和顶盖设置成凸起结构,地面柱体缩回地埋箱体的内部时,地面兰盘与顶盖相结合形成一种结构独特的减速带,凸起结构的地面兰盘还可对雨水进行导流作用,顶盖的边缘外侧突出,可对形成遮挡作用,同时在地面兰盘的内部与地面柱体相连接处设置防水圈,可有效阻挡水流进入升降柱的内部。

A Semi-automatic Lifting Column for High Sealing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
技术介绍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但是,现如今所见的升降柱仍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升降柱的内部密封性问题,密封性不够的升降柱内部装置极为容易被破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气密性极高,且防水性极好,极具市场价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包括地埋箱体,所述地埋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地面兰盘,所述地面兰盘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水槽,所述地面兰盘的中间设置有地面柱体,所述地面柱体的顶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反光带,所述地面柱体的顶端设在有顶盖,所述地面兰盘的内部衔接有防水圈,且防水圈套接于地面柱体的外表面,所述地面兰盘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衬套,且衬套套接于地面柱体的外表面,所述地面柱体的底端设置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设置有电线管,所述电线管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衬套的内圈设置有纳米圈,所述纳米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侧设置有石墨圈,所述石墨圈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墨圈包括石墨环瓣及橡胶环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与气缸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圈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面兰盘为凸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将地面兰盘和顶盖设置成凸起结构,地面柱体缩回地埋箱体的内部时,地面兰盘与顶盖相结合形成一种结构独特的减速带,凸起结构的地面兰盘还可对雨水进行导流作用,顶盖的边缘外侧突出,可对形成遮挡作用,同时在地面兰盘的内部与地面柱体相连接处设置防水圈,可有效阻挡水流进入升降柱的内部,地面兰盘的表面设置水槽,可帮助防水圈进行水流导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侧视图;图中:1、地埋箱体;2、地面兰盘;3、水槽;4、地面柱体;5、反光带;6、顶盖;7、防水圈;8、密封圈;9、衬套;10、电线管;11、活塞杆;12、导向板;13、导向杆;14、气缸;15、橡胶环瓣;16、石墨环瓣;17、橡胶圈;18、纳米圈;19、弹簧圈;20、限位板;21、石墨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包括地埋箱体1,地埋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地面兰盘2,地面兰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水槽3,地面兰盘2的中间设置有地面柱体4,地面柱体4的顶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反光带5,地面柱体4的顶端设在有顶盖6,地面兰盘2的内部衔接有防水圈7,且防水圈7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地面兰盘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衬套9,且衬套9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地面柱体4的底端设置连接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塞杆11,活塞杆11的一端连接有气缸14,气缸14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外侧设置有电线管10,电线管10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8,衬套9的内圈设置有纳米圈18,纳米18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圈17,橡胶圈17的外侧设置有石墨圈21,石墨圈2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圈19。进一步的,石墨圈21包括石墨环瓣16及橡胶环瓣15,石墨环瓣16与橡胶环瓣15依次间隔排布,橡胶环瓣15具有更好的弹性性能,便于调节石墨环瓣16受到的径向力,从而使橡胶圈11的受力更加均衡,提高衬套与地面柱体4之间的密封性。活塞杆11与气缸14传动连接,活塞杆11通过导向板12与地面柱体4相连接,气缸14推动活塞杆11的同时带动地面柱体4上升。防水圈7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有温度适应广、密封性、绝缘性、介电性、环保性等良好的特性,同时耐高低温,受外界环境干扰少,因此是为理相的防水。地面兰盘2为凸起结构,凸起的地面兰盘2与水槽3相结合具有极高的导水性。具体的,当地面柱体缩为地埋箱体1时,顶盖6与地面兰盘2相结合,可形成一种凸起结构的减速带,一定程度的限制了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了安全性,通凸起结构的地面兰盘2还可对雨水进行导流作用,顶盖的边缘外侧突出,可对地面柱体4形成遮挡作用,同时在地面兰盘2的内部与地面柱体4相连接处设置防水圈7,可有效阻挡水流进入升降柱的内部,地面兰盘2的表面设置水槽3,可帮助防水圈7进行水流导出,在导向板12的内部设置结构独特的衬套9,衬套9包括石墨圈21、橡胶圈17、纳米圈18及弹簧圈,石墨圈21包括石墨环瓣16及橡胶环瓣15,石墨环瓣16与橡胶环瓣15依次间隔排布,橡胶环瓣15具有更好的弹性性能,便于调节石墨环瓣16受到的径向力,从而使橡胶圈11的受力更加均衡,提高衬套与地面柱体4之间的密封性,弹簧圈19为多个弹簧构成,可对石墨圈21形成推力,石墨圈21收拢,挤压橡胶圈17,提高了橡胶圈17与地面柱体4的紧贴程度,加强了升降柱的内部密封性,在橡胶圈17的外侧表面涂覆有纳米溶剂制成的纳米圈18,在保持橡胶圈的密封性同时,保证地面柱体4的升降自如性,防水圈7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有温度适应广、密封性、绝缘性、介电性、环保性等良好的特性,同时耐高低温,受外界环境干扰少,因此是为理相的防水。本技术通过将地面兰盘2和顶盖6设置成凸起结构,地面柱体4缩回地埋箱体1的内部时,地面兰盘2与顶盖6相结合形成一种结构独特的减速带,凸起结构的地面兰盘2还可对雨水进行导流作用,顶盖6的边缘外侧突出,可对地面柱体形成遮挡作用,同时在地面兰盘2的内部与地面柱体4相连接处设置防水圈7,可有效阻挡水流进入升降柱的内部,地面兰盘2的表面设置水槽3,可帮助防水圈7进行水流导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包括地埋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地面兰盘(2),所述地面兰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水槽(3),所述地面兰盘(2)的中间设置有地面柱体(4),所述地面柱体(4)的顶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反光带(5),所述地面柱体(4)的顶端设在有顶盖(6),所述地面兰盘(2)的内部衔接有防水圈(7),且防水圈(7)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所述地面兰盘(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衬套(9),且衬套(9)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所述地面柱体(4)的底端设置连接有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一端连接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的外侧设置有电线管(10),所述电线管(10)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衬套(9)的内圈设置有纳米圈(18),所述纳米圈(18)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圈(17),所述橡胶圈(17)的外侧设置有石墨圈(21),所述石墨圈(2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圈(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半自动升降柱,包括地埋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地面兰盘(2),所述地面兰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水槽(3),所述地面兰盘(2)的中间设置有地面柱体(4),所述地面柱体(4)的顶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反光带(5),所述地面柱体(4)的顶端设在有顶盖(6),所述地面兰盘(2)的内部衔接有防水圈(7),且防水圈(7)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所述地面兰盘(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衬套(9),且衬套(9)套接于地面柱体(4)的外表面,所述地面柱体(4)的底端设置连接有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一端连接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君吴成宝郑孟军鲍万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创者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