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豹专利>正文

兜袋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兜袋把手,属于一种用在兜、袋上的附件,它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使用时,这种兜袋把手可安装在兜、袋的提手部位上,扩大了人手承受重量的面积,勒手感大大减轻,从而提高了兜、袋手提时的舒适性。这种把手可与兜、袋分开包装或放置,需要时再安装在提手上,既方便又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包装或运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在兜、袋上的附件,尤其是一种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常用的方便袋(如塑料方便袋)、方便兜,以及盛装少量物品的网兜上通常没有把手。这些兜、袋装入物品后,人们手提时直接握住兜、袋上的提手部位(通常是上部中央)。由于提手部位窄、细,长时间手提后会感觉勒手,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兜袋把手,它能安装在兜、袋的提手部位,以提高手提时的舒适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兜袋把手,它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采用上述结构的兜袋把手,使用时,可安装在兜、袋的提手部位上,扩大了人手承受重量的面积,勒手感大大减轻,从而提高了兜、袋手提时的舒适性。如果该把手的硬度足够,使用时不发生弯曲,效果更为突出。这种把手可与兜、袋分开包装或放置,需要时再安装在提手上,既方便又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包装或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剖面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剖面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兜袋把手,它有提手托板(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2)。从剖面图上看,提手托板也可呈弧形,整个兜袋把手的剖面大体上呈心形。这样,手握时感觉舒适。将该把手安装在兜、袋的提手部位上时,可将兜、袋上的窄细的提手部位通过两提手压板之间的缝隙卡进该把手内。提起兜、袋时,重量压在提手托板上,再传递到人的手部,从而扩大了人手的受力面积,大大减轻了勒手感。提手压板可盖住提手部位,防止提手部位从该把手内脱出。如图8所示,在所述的提手托板(1)两端分别有纵向的槽(4)。该槽内大外小。使用时,提手托板两端的提手部位卡进凹槽内,也可起到防止提手部位脱出的作用。如图1、2、3所示,在所述的提手压板(2)上部有多个凹槽(3)。由于凹槽的存在,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可减少这种把手的原材料用量。这种把手可用塑料制成。制造时,适当提高这种把手的厚度,使其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使用时该把手不发生弯曲,减轻勒手感的效果更好。权利要求1.兜袋把手,其特征在于,它有提手托板(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袋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提手托板(1)两端分别有纵向的槽(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兜袋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提手压板(2)上部有多个凹槽(3)。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兜袋把手,属于一种用在兜、袋上的附件,它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使用时,这种兜袋把手可安装在兜、袋的提手部位上,扩大了人手承受重量的面积,勒手感大大减轻,从而提高了兜、袋手提时的舒适性。这种把手可与兜、袋分开包装或放置,需要时再安装在提手上,既方便又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也便于包装或运输。文档编号A45F5/00GK2855189SQ20062008004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云豹 申请人:张云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兜袋把手,其特征在于,它有提手托板(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豹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