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网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2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网兜,属于一种盛具,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底网扣上有线绳,线绳上端有下网扣,下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上分别与中网扣相连,中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上分别与顶网扣相连,顶网扣上连接有提带,所述的提带的上端连接在提手上,在提手上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这种新型网兜,由于在提带上端连接有提手,提手的刚性强,携带时变形小,且与手的接触面积大,即手的承力面积大,因此,不会有勒手的感觉,携带的舒适性高,由于提带的上端可卡、塞在提手上的提带压板内,使提手的位置固定,可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盛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装、携少量西瓜样物品 的盛具。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盛装、携带少量如一个、两个西瓜样物品如西瓜、甜香 瓜等时,通常用塑料制成的方便袋。这种塑料袋废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进入土壤,因其遮盖的是一个面,遮盖面积大,会造成水、养分、水 分等植物所需物质的隔绝,对植物的根系伸展造成困难,影响植物的正常 生长,给生态带来严重危害。有人曾设计出一种网兜,解决了其进入土壤 后影响植物生长的问题。在这种网兜的提带上设有套管以减轻携带时的勒 手问题。但因这种套管为柔性的,携带时,套管会在袋内物品的重量作用 下变形,勒手感觉仍然明显。且这种套管位置不固定.,使用过程中易在提 带上端移动,需要随时将其挪至正常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网兜,以提高其携 带时的舒适性,并防止提手的位置在提带上端移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网兜,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 底网扣上有线绳,线绳上端有下网扣,下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 上分别与中网扣相连,中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上分别与顶网扣 相连,顶网扣上连接有提带,所述的提带的上端连接在提手上,在提手上 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网兜,由于在提带上端连接有提手,提手的刚性 强,携带时变形小,且与手的接触面积大,即手的承力面积大,因此,不会有勒手的感觉,携带的舒适性高。由于提带的上端可卡、塞在提手上的 提带压板内,使提手的位置固定,可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的主视图。闺2是图1的左—见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提手的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L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提手的另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俯^L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一种新型网兜,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 (1),底网扣上有线绳(2),线绳(2)上端有下网扣(3),下网扣上分 别有左线绳(4)、右线绳(6)向上分别与中网扣(5)相连,中网扣上分 别有左线绳(7)、右线绳(10)向上分别与顶网扣(8)相连,顶网扣上 连接有提带(9),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连接在提手(11)上,在提手 上有提手托板(11-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 板(11-2 )。与现有的带套管的网兜相同,本技术的网兜部分可采用打结的方 法制成。即将足够长度的四根线绳并在一起,在中间部位打结,形成底网 扣(l)。然后将形成的八根线绳向上折起,在一定长度上,每两根为一组打结,形成四个下网扣(3)。将下网扣上的线绳向上折起,在一定长度上, 将各个下网扣上的左线绳与相邻的另一下网扣上的右线绳并在一起打结, 形成四个中网扣。再将各个中网扣上的左线绳与相邻的另 一中网扣上的右线绳并在一起打结,形成四个顶网扣。相邻的两个顶网扣上的各两根线绳并在一起打结,形成提带(9)。打结后,将提带的上端通过两提带压板之 间的缝隙卡进提手内,再将结上面的线绳头塞进提带压板下面。由于提带 的上端卡、塞在提手内,防止了提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此时,既可 以采用图3—图5所示的提手,也可以采用图6—图8所示的提手。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是通过卡进提手托板(11-1 )两端的槽(11-4 ) 连接在提手(11)上的。此时,采用图6—图8所示的提手。采用这种结 构的提手时,提带上端可卡进凹槽内,再将提带打结后形成的线绳头塞进 提带压板下面,以进一步起到防止提手移动的作用。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是通过穿过提手托板(11-1 )两端的孔(11-3) 连接在提手(11)上的。此时,采用图6 —图8所示的提手。提带上端穿 过孔后再打结。打结后,将结上面的线绳头塞进提带压板下面。这样,固 定效果更好。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是通过分别穿过提手托板(11-1)两端的一个 孔(11-3)和卡进一个槽(11-4)内连接在提手(11)上的。此时,采用 图6—图8所示的提手。提带上端可一边卡进槽内, 一边穿过孔,然后进 行打结。打结后,将结上面的线绳头塞进提带压板下面。所述的中网扣(5)在上下方向上有多层。在非使用状态,各线绳等自然并拢在一起。在装入西瓜样物品如西瓜、 甜香瓜、圆形南瓜等时,会展开如图1 —图2所示的情形。从剖面图上看,提手托板可呈弧形,整个提手的剖面大体上呈心形, 以进一步提高手握时的舒适感。提手可用塑料制成。制造时,适当提高这种提手的厚度,使其具有足 够的硬度和强度,使用时该提手不发生弯曲,减轻勒手感的效果更好。权利要求200720021227.X1、 一种新型网兜,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1),底网扣上有线绳(2),线绳(2)上端有下网扣(3),下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4)、右线 绳(6)向上分别与中网扣(5)相连,中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7)、右 线绳(10)向上分别与顶网扣(8)相连,顶网扣上连接有提带(9),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连接在提手(11 )上,在提手上有提 手托板(11-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11-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带(9)的 上端是通过卡进提手托板(U-1 )两端的槽(11-4 )连接在提手(11 ) 上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带(9) 的上端是通过穿过提手托板(11-1)两端的孔(11-3 )连接在提手(11 ) 上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带(9) 的上端是通过分别穿过提手托板(11-1)两端的一个孔(11-3)和卡进 一个槽(11-4)内连接在提手(11)上的。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网扣(5) 在上下方向上有多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网兜,属于一种盛具,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底网扣上有线绳,线绳上端有下网扣,下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上分别与中网扣相连,中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右线绳向上分别与顶网扣相连,顶网扣上连接有提带,所述的提带的上端连接在提手上,在提手上有提手托板,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这种新型网兜,由于在提带上端连接有提手,提手的刚性强,携带时变形小,且与手的接触面积大,即手的承力面积大,因此,不会有勒手的感觉,携带的舒适性高,由于提带的上端可卡、塞在提手上的提带压板内,使提手的位置固定,可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文档编号A45C3/00GK201019127SQ20072002122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云豹 申请人:张云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网兜,所述的网兜上有底网扣(1),底网扣上有线绳(2),线绳(2)上端有下网扣(3),下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4)、右线绳(6)向上分别与中网扣(5)相连,中网扣上分别有左线绳(7)、右线绳(10)向上分别与顶网扣(8)相连,顶网扣上连接有提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带(9)的上端连接在提手(11)上,在提手上有提手托板(11-1),提手托板两侧分别有与之成一体的弧形的提手压板(1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豹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