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33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包括机架、脱模机构、驱动机构、夹浇口料机构,夹浇口料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相连接且由第一气缸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浇口料的方向运动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一夹持装置包括能够夹住浇口料的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张开或闭合的第二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脱模机构夹住橡胶球笼防尘套的头部,同时通过夹浇口料机构夹住浇口料以实现橡胶球笼防尘套的脱模,能够很好的避免因浇口料与模芯的黏连导致橡胶球笼防尘套破损,或解决了浇口料断裂残留在模具内,而不能实现全自动生产的问题。

A Moulding Manipulator for Dust-proof Sheath of Rubber Ball C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ubber ball cage dust-proof sleeve mould-taking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demoulding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ing gate mechanism. The clamping gate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arranged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a first clamp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ylinder and driven by the first cylinder to move towards or away from the gate material. The first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clamping device capable of clamping. The first clamping component of the gating materi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component to drive the second cylinder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first clamp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lamps the head of the dust-proof sleeve of the rubber ball cage by a demoulding mechanism, and realizes demoulding of the dust-proof sleeve of the rubber ball cage by clamping the gate material by a clamping mechanism, which can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dust-proof sleeve of the rubber ball cage caused by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gate material and the die core, or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racture of the gate material remains in the mould, and can not realize full automatic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
技术介绍
橡胶球笼防尘套为汽车配件,使用在汽车半轴上,起防尘防水的作用。随着市场汽车需求日益提高,橡胶球笼防尘套需求增加,生产企业一模多穴,提高生产周期。目前生产橡胶球笼防尘套时,生产脱模采用人工操作,操作时间长,脱模费力,生产效率低,造成硫化温度下降,生产质量不稳定。CN204773180U公开了一种波纹管防尘套的自动脱模生产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架体,该架体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以及连设于两所述支撑梁前部的一横梁组成;两所述支撑梁上设有导轨,以供一滑动梁架设并与所述支撑梁在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梁上固设有一脱模机构,该脱模机构对应所述滑动梁后方的所述模具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一夹持装置,所述模芯的头部向前凸伸;所述夹持装置对应该模芯的头部设置,用以夹持该模芯的头部上的波纹管防尘套的头部。但是,该自动脱模生产装置在脱模时,仅由脱模机构夹持住波纹管防尘套的头部,因而在脱模时,由于浇口料与模芯之间的作用力,容易导致产品损坏,从而造成废品率高,浇口料断裂残留在模具内,不能实现全自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稳定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用于将橡胶球笼防尘套从模具的模芯上脱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包括机架、脱模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和所述的脱模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的脱模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且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的方向运动的夹浇口料机构,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的第一气缸相连接且由所述的第一气缸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浇口料的方向运动的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包括能够夹住所述的浇口料的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张开或闭合的第二气缸。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手指和第二夹持手指,当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闭合时,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夹住所述的浇口料。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气缸相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在所述的第二气缸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的机架滑动以实现相对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的闭合或张开。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气缸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的连接板相固定连接。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分别与所述的连接板相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在所述的第二气缸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的连接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的闭合或张开。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的内表面呈锯齿状,从而能够增加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与所述的浇口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夹住所述的浇口料。具体地,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的直线轴承、插设在所述的直线轴承内的导杆,所述的导杆与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相连接,直线轴承和导杆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导正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的运动方向,避免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与浇口料的位置发生偏移。优选地,所述的直线轴承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气缸的两侧。更具体地,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的固定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直线轴承与所述的固定板相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的模具具有多个模芯,每个模芯上套设有一个橡胶球笼防尘套,所述的脱模机构有多个且与所述的模芯一一对应。更具体地,所述的多个脱模机构之间通过螺杆调节中心距,从而方便与多种不同规格的模具匹配。具体地,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能够夹住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头部的第二夹持装置、能够将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从所述的第二夹持装置上推离的推料装置,所述的第二夹持装置包括具有能够插设在所述的模芯和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头部之间的间隙内的插接头以及能够向所述的模芯和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之间充气的气道的吹气筒、能够夹住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头部的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张开或闭合的第三气缸;所述的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与所述的推料板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推料板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的方向运动的第四气缸。更具体地,所述的插接头的前端具有斜度,从而方便插接头进入所述的模芯和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头部之间的间隙内。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手指和第四夹持手指。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三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四夹持手指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气缸相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三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四夹持手指在所述的第三气缸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的机架滑动以实现相对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的闭合或张开。更具体地,所述的脱模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的第三气缸和所述的第四气缸分别与所述的连接块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吹气筒固定插设在所述的连接块内。优选地,所述的出气筒与所述的连接块采用卡簧连接,从而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吹气筒以配合不同规格的模具。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三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四夹持手指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气缸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三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四夹持手指分别与所述的连接块相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三夹持手指和所述的第四夹持手指在所述的第三气缸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的连接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的闭合或张开。具体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滑轨、与所述的滑轨相滑动连接的滑动梁、与所述的滑动梁相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的滑动梁在所述的滑轨上滑动的第五气缸。更具体地,所述的脱模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滑动梁的下方,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滑动梁的上方。更具体地,所述的机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梁、与所述的两个侧梁相连接的主梁,所述的第五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主梁上,所述的滑轨有两个,每个所述的侧梁上设置一个所述的滑轨。具体地,所述的取模机械手还包括能够检测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是否脱出的检测传感器,从而能够实现无人全自动生产。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脱模机构夹住橡胶球笼防尘套的头部,同时通过夹浇口料机构夹住浇口料以实现橡胶球笼防尘套的脱模,能够很好的避免因浇口料与模芯的黏连导致橡胶球笼防尘套破损,也解决了浇口料断裂残留在模具内,而不能实现全自动生产的问题,本技术脱模更加方便,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废品率,另外,本技术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无人生产,减少人工劳动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未与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用于将橡胶球笼防尘套(1)从模具的模芯(2)上脱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包括机架、脱模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和所述的脱模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的脱模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1)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且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1)的方向运动的夹浇口料机构,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气缸(17)、与所述的第一气缸(17)相连接且由所述的第一气缸(17)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浇口料(3)的方向运动的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包括能够夹住所述的浇口料(3)的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张开或闭合的第二气缸(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用于将橡胶球笼防尘套(1)从模具的模芯(2)上脱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包括机架、脱模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和所述的脱模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的脱模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1)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且能够由所述的驱动机构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1)的方向运动的夹浇口料机构,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气缸(17)、与所述的第一气缸(17)相连接且由所述的第一气缸(17)带动向着靠近或远离浇口料(3)的方向运动的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包括能够夹住所述的浇口料(3)的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张开或闭合的第二气缸(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气缸(17)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所述的第二气缸(21)与所述的连接板(20)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手指(22)和第二夹持手指(23),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22)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23)分别与所述的连接板(20)相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22)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23)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气缸(21)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手指(22)和所述的第二夹持手指(23)的内表面呈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的直线轴承(18)、插设在所述的直线轴承(18)内的导杆(19),所述的导杆(19)与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浇口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6),所述的第一气缸(17)与所述的固定板(16)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直线轴承(18)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气缸(17)的两侧,所述的直线轴承(18)与所述的固定板(16)相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球笼防尘套取模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具有多个模芯(2),每个模芯(2)上套设有一个橡胶球笼防尘套(1),所述的脱模机构有多个且与所述的模芯(2)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佳龙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