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军专利>正文

现场勘验携行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27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和腰封,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肩带设置在胸挂主体两侧上部,背扣设置在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现场勘验携行具,携行量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任务选择功能和防护救助功能,舒适性极佳,适应性较强,填补了领域空白。

On-site insp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eld survey carr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hest hanging and a waist seal. The chest hanging is composed of shoulder strap, back buckle and the chest hanging body. The chest hanging body is a skeleton structure and consists of cross-vertical interlaced and spaced ribbons. The shoulder strap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s of the chest hanging body, and the back buckles are arranged on the load-bearing ribbons at the lower ends of the chest hanging body. Hollow out in the midd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carrying capacity,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use, task selection function, protection and rescue function, excellent comfort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fills the gap in th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勘验携行具
本技术涉及枪械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对事故进行现场勘验时,调查人员需要携带多种设备仪器,然而由于没有专门的携行具,调查人员只能将各种设备杂乱的放置在一起携带,使用时需要花时间翻找,而且容易遗漏,影响工作效率,给现场勘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和腰封,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肩带设置在胸挂主体两侧上部,背扣设置在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进一步的,胸挂背部设置有横梁式握把。进一步的,胸挂和腰封上可以安装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携行模块、降温模块、防护模块和安全模块。进一步的,携行模块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或者腰封组合。进一步的,降温模块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或者腰封组合,表面有拦带,内置冰袋,并且在降温模块表面还可以安装携行模块。进一步的,安全模块包括安全吊环和安全绳,安全绳穿过安全吊环后与横梁式握把连接。进一步的,承重织带采用往复式结构。进一步的,胸挂主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现场勘验携行具,携行量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任务选择功能和防护救助功能,舒适性极佳,适应性较强,填补了领域空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现场勘验携行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1和腰封2,可以根据需要单独选择胸挂1或者腰封2使用,也可以将二者组合使用。胸挂1由肩带11、背扣12和胸挂主体13组成,胸挂主体13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不使用任何防水面料,织带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使与身体接触的表面积最小化。肩带11设置在胸挂主体13两侧上部,背扣12设置在胸挂主体13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14上,承重织带14采用往复式结构,能够减轻对背扣12的拉力,进而保障胸挂1整体的结构强度。胸挂整体可以承受150公斤的拉力。胸挂1背部设置有横梁式握把15,可以承受150公斤以上拉力,当勘验人员遇到危险时,周边人员可以通过横梁式握把15实施救助。腰封2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21,中间镂空。胸挂1和腰封2上可以安装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携行模块、降温模块、防护模块和安全模块。携行模块具有携行功能,形状和大小与需要携带的设备、仪器、工具相应,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1或者腰封2组合。降温模块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1或者腰封2组合,表面有拦带,内置冰袋,安装在胸挂1上后,有降温功能,并且在降温模块表面还可以安装携行模块。安全模块包括安全吊环和安全绳,安全绳穿过安全吊环后与横梁式握把15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安全钩或绳扣),在危险区域内高于人体的承重结构上固定安全吊环(可以设置多处安全吊环),由后方人员控制安全绳,实现在危险区域移动时的安全防护。安全模块(包括安全吊环和安全绳)可以承受150公斤的拉力。胸挂主体13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承受巨大的拉力。本技术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平时可以和其他设备用具一同收储在整理袋内,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现场勘验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需携行的用具及相应的携行模块,选择本体(胸挂1、腰封2或二者组合),把携行模块与本体结合,穿戴本体,进入现场进行勘验。现场勘验过程中,随时取用各用具,用后装入相应携行模块中。当勘验人员遇到一般跌倒危险时,周边人员可以抓握胸挂背后的抓手进行救助。在具有跌落危险的现场,可以加装安全模块,由后方人员控制安全绳,实现在危险区域移动时的安全防护。在炎热的季节和区域勘验现场时,可以在胸挂上安装降温模块,在降温模块中内置降温袋,降温模块外仍可以安装携行模块。目前国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现场勘验时均没有采用携行具,本技术填补了领域空白。本技术能够携带火灾现场勘验最常用的工具设备和仪器用品,如手电、测距仪、米尺、刻度尺、显微镜、指南针、钳子、螺丝刀、本笔、手套、口罩等等。本技术由本体(胸挂、腰封)和模块(附包)组成,具有任务选择功能,可以根据具体现场勘验的需要和勘验人员的习惯,灵活选择推行的平台(胸挂、腰封或二者组合),在本体上灵活配置各个模块,使相应的工具设备和仪器用品合理地分布在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本技术本体采用军用战斗携行具的材料、工艺标准均不低于军队战斗携行具的标准,整体能够承受150公斤拉力。胸挂上设置专门的拉手,当勘验人员遇到危险时,周边人员可以方便地拉着拉手使其脱离危险环境。也可以在拉手上连接安全绳,加强对勘验人员的保护。本技术本体创造性地采用骨架式结构,即完全由织带组成,不使用任何防水面料,这样,使本体具有最轻的重量和最小的表面积,因此具有最佳的散热性能和穿戴舒适性。特别是本系统与降温模块结合后,可以大幅度改善高温现场的勘验条件(达到穿着“空调”进现场的效果)。现场勘验携行具本体的整体结构采用胸挂加腰封的形式,使本体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并且骨架式胸挂设置有握把;本技术组合、穿脱方便,不需要专门培训即可掌握。本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适应各种体形人员在各个季节勘验现场时使用,同时也适合解放军、武警和公安特警执行各种作战、训练、执勤任务。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胸挂和腰封,所述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所述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所述肩带设置在所述胸挂主体两侧上部,所述背扣设置在所述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所述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胸挂和腰封,所述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所述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所述肩带设置在所述胸挂主体两侧上部,所述背扣设置在所述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所述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挂背部设置有横梁式握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挂和所述腰封上可以安装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携行模块、降温模块、防护模块和安全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军解青山周晶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