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械物理作用的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减量化及资源化的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地铁、隧道、桥梁施工产生泥浆的现场快速脱水、减量化和资源化,属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及机械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质结构复杂,公用、工业、民用建筑一般都采用桩基做为建筑基础,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建筑泥浆产生(每立方的天然土,可以产生4—5立方泥浆,每项基础工程通常产生几千甚至几十万方泥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高速道路、大型桥梁等各类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泥浆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城市建筑泥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来源广泛,在高层建筑、地铁、高速道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非开挖管道施工以及其他重型构筑物的基础施工等作业中均有产生;2)泥浆中溶质的主要成分由黏性土、砂土、碎石土、风化岩石、矿物和岩屑构成 ...
【技术保护点】
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分层系统,泥浆浓缩分离系统,泥浆混凝分离系统,泥浆脱泥系统;所述泥浆分层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泥浆浓缩分离系统和泥浆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所述泥浆浓缩分离系统通过管道和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所述泥浆脱泥系统通过管道和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分层系统,泥
浆浓缩分离系统,泥浆混凝分离系统,泥浆脱泥系统;所述泥浆分层系统通过管道
分别与所述泥浆浓缩分离系统和泥浆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所述泥浆浓缩分离系统
通过管道和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所述泥浆脱泥系统通过管道和所述泥浆
混凝分离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浆分层系统包括:泥浆分层器、泥浆进口、进泥口砂石滤网、上清液排出装
置、中等粒径颗粒泥浆出口和中等粒径泥浆过滤网;
泥浆进口位于泥浆分层器的最前端,进泥口砂石滤网位于泥进泥口处,上清液
排出装置位于泥浆分层器的末端上层,中等粒径颗粒泥浆出口位于泥浆分层器的末
端中下层,中等粒泥浆过滤网位于中等粒径颗粒泥浆出口处,所述泥浆分层系统中
的上清液排出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中的泥浆分层系统上层清液
导入口相连接,所述泥浆分层系统中的中等粒径颗粒泥浆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
浓缩分离系统中的浓缩机进泥泵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浆浓缩分离系统包括:浓缩机进泥泵、泥浆浓缩分离器、底泥排泥装置、溢
流装置和振动筛;
浓缩机进泥泵位于泥浆浓缩分离器的前端,底泥排泥装置位于泥浆浓缩分离器
的底端,溢流装置位于泥浆浓缩分离器的顶端,振动筛位于底泥排泥装置下部,所
述溢流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中的泥浆浓缩分离系统溢流导入口
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建筑泥浆现场快速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浆混凝分离系统包括:泥浆分层系统上层清液导入口、泥浆浓缩分离系统溢
流导入口、泥浆脱泥系统清液回流导入口、泥浆混凝器、混凝清液回流出口、泥浆
混凝液出口;
泥浆分层系统上层清液导入口、泥浆浓缩分离系统溢流导入口以及泥浆脱泥系
统清液回流导入口位于泥浆混凝器的前端,混凝清液回流出口位于泥浆混凝器的末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实,袁风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旭日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