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1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上料组件,机架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夹持组件,上料组件与夹持组件相配合,机架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机架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倒角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两侧倒角组件动作的同步性,使两侧的倒角组件对两端的钢管加工同样的尺寸,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A chamfer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mfer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feeding,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feed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rack, a clamp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ack by sliding connection, a feeding component is matched with a clamping component, two groups of chamfering component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ack by sliding connection, a driv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ack,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i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Connected with chamfer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chamfer both ends of the steel pip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wo chamfer components, which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The setting of the feeding components realizes automatic feeding,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setting of the driving components ensure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action of chamfer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and enables chamfer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to chamfer on both ends. The same size of steel pipe is machin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油管是各类型汽车上的常用配件,切料、倒角、成型等是油管加工的主要工序。现有的倒角工序一般是先加工一端,然后手动掉头再加工另一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手工送料质量稳定性差,影响倒角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上料组件,机架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夹持组件,上料组件与夹持组件相配合,机架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机架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上料斗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呈角度设置,输送组件的低端设有一号输送轮,一号输送轮位于上料斗内,一号输送轮的一端设有输送齿轮,一号输送轮的下方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输送齿轮相配合,输送组件的高端设有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呈水平排布,一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绕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外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隔板,隔板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夹持组件位于输送组件的高端的一侧,并与输送组件相配合。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台安装在机架的上表面的中部,夹持台为上部敞口的腔体结构,夹持台靠近上料组件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夹持台远离上料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出料口,支撑板远离上料组件的一端延伸出出料口外,夹持台的底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朝向上料组件的方向回来滑动,直线电机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联动杆,联动杆远离直线电机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支撑板的上部上有夹紧电缸,夹紧电缸的活动端朝向支撑板设置,并安装有夹紧板。倒角组件包括安装盒,安装盒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安装盒内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安装盒外并安装有倒角刀,传动轴远离倒角刀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安装盒的上部安装有倒角电机,倒角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盒内,并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安装在机架的下方,驱动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箱内还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上齿条与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相互镜像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并均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上齿条与下齿条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两个倒角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两侧倒角组件动作的同步性,使两侧的倒角组件对两端的钢管加工同样的尺寸,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倒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上料组件2,机架1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夹持组件3,上料组件2与夹持组件3相配合,机架1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4,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4相连接。其中,操作人员将需要倒角的钢管通过上料组件2上料到夹持组件3上,驱动组件5带动两侧的倒角组件4同时向钢管靠近,分别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本技术通过两个倒角组件4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斗21,上料斗21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呈角度设置,输送组件的低端设有一号输送轮22,一号输送轮22位于上料斗21内,一号输送轮22的一端设有输送齿轮23,一号输送轮22的下方设有输送电机24,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安装有不完全齿轮25,不完全齿轮25与输送齿轮23相配合,输送组件的高端设有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呈水平排布,一号输送轮22、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绕装有输送带28,输送带28的外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隔板29,隔板29沿输送带28的宽度方向设置,夹持组件3位于输送组件的高端的一侧,并与输送组件相配合。其中,员工将钢管放入上料斗21内,输送电机24工作,输送电机24带动不完全齿轮25转动,不完全齿轮25通过与输送齿轮23啮合带动输送齿轮23间歇转动,输送齿轮23带动一号输送轮22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8间歇移动,钢管排布在隔板29分隔成的空间内,并在输送带28的带动下向上输送,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呈水平排布能够减缓钢管输送至夹持组件3时的冲击力,输送带28的间歇运动能够实现上料组件的持续供料,稳定生产节奏。夹持组件3包括夹持台31,夹持台31安装在机架1的上表面的中部,夹持台31为上部敞口的腔体结构,夹持台31靠近上料组件2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32,夹持台31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侧设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上设有出料口34,支撑板32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端延伸出出料口34外,夹持台31的底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直线电机35,直线电机35朝向上料组件2的方向来回滑动,直线电机35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联动杆36,联动杆36远离直线电机35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32的下表面,支撑板32的上部上有夹紧电缸37,夹紧电缸37的活动端朝向支撑板32设置,并安装有夹紧板38。其中,支撑板3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直线电机35远离上料组件2移动,直线电机35带动联动杆36移动,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逆时针转动,支撑板32的上表面抵达出料口34的上端,钢管经输送带28输送至支撑板32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连接板33的一侧,夹紧电缸37工作,夹紧电缸37带动夹紧板38对钢管进行夹紧,当倒角作业完成后,直线电机35反向移动,直线电机35通过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顺时针转动,钢管由出料口34排出。倒角组件4包括安装盒41,安装盒41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安装盒41内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传动轴42,传动轴42的一端延伸出安装盒41外并安装有倒角刀43,传动轴42远离倒角刀43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44,安装盒41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料组件,机架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夹持组件,上料组件与夹持组件相配合,机架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机架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料组件,机架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夹持组件,上料组件与夹持组件相配合,机架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机架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上料斗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呈角度设置,输送组件的低端设有一号输送轮,一号输送轮位于上料斗内,一号输送轮的一端设有输送齿轮,一号输送轮的下方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输送齿轮相配合,输送组件的高端设有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呈水平排布,一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绕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外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隔板,隔板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夹持组件位于输送组件的高端的一侧,并与输送组件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台安装在机架的上表面的中部,夹持台为上部敞口的腔体结构,夹持台靠近上料组件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夹持台远离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通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