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韧坚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85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0:37
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包括油泵、油缸、螺纹套、传动轮、顶杆、主动轮,油泵与油缸的底部通过油管联接;油缸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油缸口装有与其配合的盖板;螺纹套套装于油缸的外壁,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油缸外壁的螺纹移动;传动轮固定于螺纹套的外圈;顶杆安装于油缸中;主动轮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工作轴上,主动轮与螺纹套外圈处的传动轮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An Oil Pressure Top Used in Roller Press without Pressure Relie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il pressure roof without pressure relief in a roller press, which comprises an oil pump, an oil cylinder, a threaded sleeve, a transmission wheel, a top rod and a driving wheel, and the bottom of the oil pump and the oil cylinder is connected through an oil pipe; the upper outer wall of the oi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s, and the oil cylinder mouth is equipped with a cover plate matching with them; the threaded sleeve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il cylinder and can move along the threads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oil cylinder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s; The outer ring is fixed on the thread sleeve; the ejector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cylinder; the driving wheel is installed on the working axle driven by the motor, and the driving wheel contacts the transmission wheel at the outer ring of the thread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low cost, good safety performance and overload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破碎的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水泥熟料及中等硬度的物料进行破碎的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
技术介绍
CN201020261266.9公开了一种单传动辊压机,由机架、电动机、摇臂、过桥齿轮、主动齿轮、主破碎辊、从动齿轮、副破碎辊和多根调压弹簧组成。此技术方案使调压弹簧组作用力中心,以恒定的水平直线方向对从动破碎辊施压;调压弹簧采用螺杆调压装置操作施压,使用多年后,效果很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辊压机的机械施压器制造成本较高,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成本低和体积小的单传动辊压机油压顶,以此来替换辊压机中的机械施压器。本技术解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包括油泵、油缸、螺纹套、传动轮、顶杆、主动轮,所述油泵与油缸的底部通过油管联接;所述油缸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油缸口装有与其配合的盖板;所述螺纹套套装于油缸的外壁,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油缸外壁的螺纹移动;所述传动轮固定于螺纹套的外圈;顶杆安装于油缸中;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工作轴上,主动轮与螺纹套外圈处的传动轮接触。进一步,所述顶杆包括顶杆底座和安装在顶杆底座上的顶杆冲头,顶杆底座固定安装在油缸缸体内的底部,顶杆冲头可以沿座端的内壁自由伸缩,顶杆冲头的初始位置伸出油缸和螺纹套上端,顶杆底座与油缸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工作轴上,主动轮与螺纹套外圈处的传动轮接触,工作时,主动轮是通过摩擦力带动传动轮运动,如果传动载荷超出正常工作范围,滑动摩擦力大于静摩擦力,主动轮与传动轮之间打滑,可以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制造成本仅为原使用的机械施压器的1/3;安全性能好,具有过载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压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泵,2-油管,3-油缸,4-密封圈,5-盖板,6-传动轮,7-螺纹套,8-顶杆,81-顶杆底座,82-顶杆冲头,9-电机,10-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油泵1、油缸3、螺纹套7、传动轮6、顶杆8、主动轮10,所述油泵1与油缸3的底部通过油管2联接;所述油缸3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油缸口装有与其配合的盖板5;所述螺纹套7套装于油缸3的外壁,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油缸3外壁的螺纹移动;所述传动轮6固定于螺纹套7的外圈;顶杆8安装于油缸3中;所述主动轮10安装在由电机9驱动的工作轴上,主动轮10与螺纹套7外圈处的传动轮6接触。顶杆8包括顶杆底座81和安装于顶杆底座81上的顶杆冲头82,顶杆底座81固定安装在油缸3缸体内的底部,顶杆冲头82可以沿座端的内壁自由伸缩,顶杆冲头82的初始位置伸出油缸3和螺纹套7上端,顶杆底座81与油缸3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油泵1加压,液压油经过油管2输送至油缸3内,顶杆冲头82在油压的作用下上行,至工作位置后油泵1停止施压,同时由电机9驱动的主动轮10工作,主动轮10通过摩擦带动传动轮6运动,传动轮6带动螺纹套5运动,将螺纹套7上端推至与顶杆冲头82平行的位置,完成施压过程;卸压时,将油泵1重新启动,顶杆冲头82对辊压机内的弹簧座施压,直至油压顶的螺纹套7松动,同时启动电机9,由主动轮10带动传动轮6,将螺纹套7下退至初始位置,将油泵1换向施压,顶杆冲头82回至初始位置,完成卸压过程。主动轮10通过摩擦力带动传动轮6运动,如果传动载荷超出正常范围,滑动摩擦力大于静摩擦力,主动轮10与传动轮6之间打滑,可以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本技术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制造成本仅为原使用的机械施压器的1/3;安全性能好,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油缸、螺纹套、传动轮、顶杆、主动轮,油泵与油缸的底部通过油管联接;油缸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油缸口装有与其配合的盖板;螺纹套套装于油缸的外壁,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油缸外壁的螺纹上下移动;传动轮固定于螺纹套的外圈;顶杆安装于油缸中;主动轮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工作轴上,主动轮与螺纹套外圈处的传动轮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辊压机内不泄压的油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油缸、螺纹套、传动轮、顶杆、主动轮,油泵与油缸的底部通过油管联接;油缸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油缸口装有与其配合的盖板;螺纹套套装于油缸的外壁,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油缸外壁的螺纹上下移动;传动轮固定于螺纹套的外圈;顶杆安装于油缸中;主动轮安装在由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韧坚李桂煌
申请(专利权)人:陈韧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