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198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包括(a)10~25wt%的腐熟肥颗粒;(b)20~25wt%的秸秆颗粒;(c)5~15wt%的生物泥炭;(d)5~15wt%的香樟叶粒料;以及(e)20~60wt%的园土,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含有在农家牲畜粪肥中加入含诃子酸与卡格列波糖的降解助剂的步骤。有益效果为:培养基质全部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成本低廉并且对环境友好,同时显著提高了香樟的培养成活率,基质中的腐熟肥的腐熟效率可提高50%以上,大大缩短充分腐熟粪肥所需的时间,以棉壳粉、糠醛渣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泥炭可完全代替天然草炭发挥作用。

A Culture Matrix of Cinnamomum camphor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ulture medium for campho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a) 10-25wt% decomposed fertilizer granules; (b) 20-25wt% straw granules; (c) 5-15wt% biopeat; (d) 5-15wt% camphor leaf granules; and (e) 20-60wt% garden soil, in which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decomposed fertilizer granules includes adding chelatic acid and kaglibose into farm and livestock manure. The steps of degrading additive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as follows: the culture medium is all made of agricultural waste, which is low-cos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urvival rate of Camphor camphor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atu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ecomposed fertilizer in the culture medium can b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which greatly shortens the time needed to fully decompose manure. The bio-peat made from cotton husk powder and fural residue can completely replace natural pea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苗木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
技术介绍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直径可达3m,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樟木含樟脑及芳香性挥发油(名樟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繁殖方法多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然而,在香樟树用于栽培或者城市绿化时,培养基质的结构无法与香樟树的生长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早衰或者死亡的情况,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香樟树的培养基质对于提高香樟树生长条件的管理效果,改善香樟树的生长质量,充分发挥香樟树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作用具有较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将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然后作为基质组成是一种很好的利用方式,目前一般是将其充分腐熟,堆置后的堆肥作为肥料为土壤提供更好的有机质和氮源。但充分腐熟需要的时间较长,且不同的农业废弃物初始品质不同,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腐熟是堆肥处理的一个难点。如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710966561.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芯发酵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玉米芯发酵过程中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容重等理化性质的控制,确定发酵终点,得到性能优良的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发酵时间短,理化性状好,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基质可增加冬季种植时植株的根系温度,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该专利技术方法中将物料II堆置发酵的期限长达30~40d,周期较长,使堆肥应用受到了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培养基质全部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成本低廉并且对环境友好,同时显著提高了香樟的培养成活率,基质中的腐熟肥的腐熟效率可提高50%以上,大大缩短充分腐熟粪肥所需的时间,以棉壳粉、糠醛渣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泥炭可完全代替天然草炭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包括:(a)腐熟肥颗粒;(b)秸秆颗粒;(c)生物泥炭;(d)香樟叶粒料;以及(e)园土。所述(a)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含有在农家牲畜粪肥中加入含诃子酸与卡格列波糖的降解助剂的步骤。所述香樟的培养基质中的以下各项基于所述培养基质的总量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存在于所述培养基质中:(a)10~25wt%腐熟肥颗粒;(b)20~25wt%秸秆颗粒;(c)5~15wt%生物泥炭;(d)5~15wt%香樟叶粒料以及(e)20~60wt%园土;其中,所述腐熟肥颗粒的粒径不超过2mm;所述秸秆颗粒的粒径不超过3mm;所述香樟叶粒料的粒径不超过1mm。香樟的培养基质全部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即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又包含了环境,同时实现了物料的全效利用,创造了经济效益;培养基质中腐熟肥颗粒内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含有一定量氮磷钾,且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宜作为香樟的培养基质,降解助剂的加入可将腐熟效率提高50%以上,大大缩短充分腐熟粪肥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秸秆颗粒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强自身的持水性,利于自身的崩解,赋予基质优良的调水作用;以棉壳粉、池塘底泥和糠醛渣制备的生物泥炭可完全替代传统不可再生的草炭,很好地为香樟树苗提供营养,保证其培养成活率;相对于传统栽培基质,香樟的培养基质可将香樟幼苗的移植成活率提高30%以上,改善香樟树的生长质量,充分发挥香樟树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作用具有较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优选地,所述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为:a)将农家牲畜粪肥风干至含水量45~50wt%,取300~450重量份农家牲畜粪肥、60~80重量份蛭石粉、45~50重量份稻草碎块、15~20重量份食用菌菌渣,堆肥并腐熟2~5d得粪肥Ⅰ;经厌氧发酵腐熟后,农家牲畜粪肥中的虫卵、草籽等被灭杀,其内含有的纤维素经过部分水解,方便后续的进一步发酵;b)在粪肥Ⅰ中均匀掺入3~4重量份发酵菌剂、3~15重量份降解助剂,充分拌匀,然后堆肥,控制堆肥温度为50~65℃,每1~2d翻堆一次,发酵5~10d即得粪肥Ⅱ,粪肥Ⅱ经造粒且粒径不超过2mm,风干即得;经过二次发酵腐熟之后,粪肥中的虫卵、草籽、有害微生物等全部杀灭,粪肥和食用菌菌渣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降解助剂能够有效提高发酵菌剂对底物的降低效率,显著加速发酵腐熟,粪肥中含有丰富的腐殖酸、有机质、矿物质、糖类等各类营养元素以起到养分供应的作用,并可有效促进农家牲畜粪肥、稻草和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粪肥中含有一定量氮磷钾,且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宜作为香樟的培养基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发酵菌剂是重量比为1:0.2~0.8:0.1~0.3:0.2~1的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胶冻样芽胞杆菌和曲霉菌的混合物菌剂;发酵菌剂使用多种不同菌种混合发酵有利于发挥各自菌种的优势,并有助于多种菌种间充分协同,优势互补,大大提高腐熟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降解助剂为含有55~75mg/L诃子酸与13~15mg/L卡格列波糖的水溶液;三羧酸循环对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非常重要,降解助剂中微量的诃子酸与卡格列波糖进入微生物体内后对微生物造成胁迫,该胁迫促使微生物加强对乙酰辅酶A的分泌,提高微生物体内乙酰辅酶A的活性与含量,进而增强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的缩合反应效率,从而加速微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发生和进行,最终提高单位时间内ATP的产出,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加速微生物对底物的降解发酵,提高腐熟效率,降解助剂的加入可将腐熟效率提高50%以上,大大缩短充分腐熟粪肥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优选地,所述秸秆颗粒的制备过程为:将100重量份秸秆粉、25~50重量份麸皮粉混合均匀,加入浓硫酸浸泡5~15min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5~10重量份酒糟干粉,加入水并捣浆30~45min,加入底物5wt%的纤维素酶,发酵后高温灭酶,去水制粒且粒径不超过3mm,风干即得秸秆颗粒;秸秆颗粒较为疏松,内含糖分较高,秸秆粉和麸皮粉经浓硫酸浸泡后可降低粉剂表面的碱性基团的含量,在粉末表面形成裂痕和/或孔洞,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后续纤维素酶对粉末状纤维素的降解,提高发酵效率,同时秸秆粉和麸皮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强自身的持水性,利于自身的崩解,赋予基质优良的调水作用。优选地,所述生物泥炭的制备过程为:a)将棉壳粉碎成棉壳粉,将100重量份棉壳粉、12~30重量份池塘底泥和8~12重量份复合肥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在60~70wt%,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料;池塘底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而且池塘底泥中的微生物可对预混料起到降解分解的作用;b)预混料密闭无氧发酵,至预混料变黑即为发酵终点,加入5~30重量份糠醛渣与300~500重量份的水,煮沸后得终混料;无氧发酵后,池塘底泥中的微生物将棉壳粉彻底降解,高温下糠醛渣中的有机质可得到较大程度的分解,同时微生物被除去,利于最终生物泥炭的保存和运输;c)终混料自然风干得固体物,固体物粉碎至60~80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a)腐熟肥颗粒;(b)秸秆颗粒;(c)生物泥炭;(d)香樟叶粒料;以及(e)园土;其中,所述(a)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含有在农家牲畜粪肥中加入含诃子酸与卡格列波糖的降解助剂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樟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a)腐熟肥颗粒;(b)秸秆颗粒;(c)生物泥炭;(d)香樟叶粒料;以及(e)园土;其中,所述(a)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含有在农家牲畜粪肥中加入含诃子酸与卡格列波糖的降解助剂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中的以下各项基于所述培养基质的总量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存在于所述培养基质中:(a)10~25wt%的腐熟肥颗粒;(b)20~25wt%的秸秆颗粒;(c)5~15wt%的生物泥炭;(d)5~15wt%的香樟叶粒料;以及(e)20~60wt%的园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肥颗粒的粒径不超过2mm;和/或所述秸秆颗粒的粒径不超过3mm;和/或所述香樟叶粒料的粒径不超过1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肥颗粒的制备过程为:a)农家牲畜粪肥、蛭石粉、稻草碎块、食用菌菌渣,堆肥并腐熟得粪肥Ⅰ;b)粪肥Ⅰ中掺入发酵菌剂、降解助剂拌匀,堆肥发酵即得粪肥Ⅱ,风干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是重量比为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章成君俞国平宋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森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