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及其基因和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修饰前的酶相比,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基因以及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肌氨酸氧化酶是具有将肌氨酸水解生成甘氨酸和甲醛的催化作用的酶,可以用于测定人血清中或尿液中的肌酸酐量,能够用作以肾病为代表的各种疾病的诊断药物。目前已知肌氨酸氧化酶是通过例如棒状杆菌属(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芽孢杆菌属(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柱孢属(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假单胞菌属(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节杆菌属(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等菌株产生的。另外,本申请人等从芽孢杆菌属分离出肌氨酸氧化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成功地使该酶大量表达(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但是,已知肌氨酸氧化酶与作为输液成分的L-脯氨酸也进行轻微的反应。因此,为了准确地测定肌酸酐或肌酸,需要不易受到L-脯氨酸影响的肌氨酸氧化酶。另外,关于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已知有来自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TE1826的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专利文献6)、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的七重突变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其具有以下性质:(a)作用:将1摩尔肌氨酸水解,生成1摩尔甘氨酸和1摩尔甲醛;以及(b)底物特异性:当将对肌氨酸的活性作为100%时,对L‑脯氨酸的相对活性为0.2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5 JP 2016-1807961.一种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其具有以下性质:(a)作用:将1摩尔肌氨酸水解,生成1摩尔甘氨酸和1摩尔甲醛;以及(b)底物特异性:当将对肌氨酸的活性作为100%时,对L-脯氨酸的相对活性为0.23%以下。2.一种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其选自以下:(a)将肌氨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与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时,以下(i)~(vi)中至少一处位点被替换为下述氨基酸,并对L-脯氨酸的相对活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即,(i)与SEQIDNO:1中的第320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天冬酰胺、(ii)与SEQIDNO:1中的第324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甘氨酸、(iii)与SEQIDNO:1中的第348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酪氨酸、(iv)与SEQIDNO:1中的第222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丙氨酸或组氨酸、(v)与SEQIDNO:1中的第260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并且/或者(vi)与SEQIDNO:1中的第314位相对应位置的氨基酸为丝氨酸,并对L-脯氨酸的相对活性低于野生型肌氨酸氧化酶;(b-1)具有1个以上的所述(a)中的氨基酸替换,含有与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显示有8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与修饰前的蛋白质相比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b-2)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所述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是具有1个以上的所述(a)中的氨基酸替换,含有与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显示有75%以上的全长氨基酸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与修饰前的蛋白质相比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并且由SEQIDNO:1中的第6~86位、第88~92位、第94~97位、第101~102位、第104~109位、第112~114位、第118位、第120~121位、第127~128位、第130~131位、第133~134位、第136~137位、第139~142位、第144~154位、第156~166位、第168~178位、第181~182位、第184位、第186位、第188~189位、第191~192位、第194~195位、第197~213位、第216~233位、第235~238位、第242~249位、第252~262位、第264~270位、第272~274位、第276~286位、第288~292位、第294位、第296~300位、第302~306位、第308~311位、第313~332位、第335~358位、第360~362位、第364~375位、第377~378位及第380~382位组成的同源性区域与由所述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的各对应位置组成的同源性区域具有95%以上的氨基酸序列同一性;(c-1)含有与SEQIDNO:2、SEQIDNO:3或SEQIDNO:4的氨基酸序列显示有8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与修饰前的蛋白质相比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c-2)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所述经修饰的肌氨酸氧化酶是含有与SEQIDNO:2、SEQIDNO:3或SEQIDNO:4的氨基酸序列显示有75%以上的全长氨基酸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具有与修饰前的蛋白质相比对L-脯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的肌氨酸氧化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原绘里子,古川圭介,下地一彦,
申请(专利权)人:龟甲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