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05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作为耐热性的非污染性和耐起泡/剥落性的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粘合片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将具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具有羟基的单体以及具有羧基的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金属螯合物以及(D)抗氧化剂,相对于成分(A),成分(B)的含量为6%以上,同时,相对于成分(C),以质量比计,成分(B)的含量为5~40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材。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被粘物的表面保护中使用例如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作为用于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的耐热性高的粘合剂,例如有硅酮系粘合剂。但是,硅酮系粘合剂有这样的问题:将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剥离后,粘合剂残留于被粘物,污染被粘物。因此,多使用非污染性比较良好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例如专利文献1~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08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585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0056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41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对于用于被粘物的表面保护的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寻求兼具作为耐热性的非污染性和耐起泡/剥落性。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非污染性是指:即使在加热后,剥离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后,粘合剂也不污染被粘物,能够容易地剥离。此外,耐起泡/剥落性是指:即使加热后,也难以引起粘合片材或粘合胶带从被粘物起泡和剥落。但是,难以提供兼具非污染性和耐起泡/剥落性的粘合剂。例如有这样的情况:剥离基材后,粘合剂残留于被粘物而污染被粘物,或产生起泡/剥落。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耐热性兼具非污染性和耐起泡/剥落性的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粘合片材。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为,包含下述成分(A)~(D),下述成分(A)为至少聚合下述(i)~(iii)的单体而得的共聚物,相对于下述成分(A),以质量比计,下述成分(B)的含量为6%以上,同时相对于下述成分(C),以质量比计,为5~400倍。(A)(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金属螯合物(D)抗氧化剂(i)具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ii)具有羟基的可共聚单体(iii)具有羧基的可共聚单体本专利技术的粘合片材,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上述粘合剂层由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粘合片材”是指粘合胶带也包含的粘合片材。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兼具作为耐热性的非污染性和耐起泡/剥落性的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粘合片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列举例子,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例如,相对于上述成分(A),以质量比计,上述成分(B)的含量为4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上述成分(B)例如可以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子。[1.粘合剂组合物]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上述成分(A)~(D)。(1)成分(A):(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如前所述,成分(A)即(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以下有称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情况。)为至少聚合上述(i)~(iii)的单体而得到的共聚物(copolymer)。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如前所述,单体(i)为具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的上限,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8以下。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单体”和“单体(monomer)”表示相同意思。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烷基可为直链状烷基也可为支链状烷基。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原料的单体(以下有时称为“单体成分”)中,单体(i)的含有率无特别限定,例如为50~95质量%,或为70~90质量%。单体(i)的含有率在50~95质量%的范围内时,易于得到良好的基材密着性和非污染性。作为单体(i)的具体例子,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此外,单体(i)可以仅用1种,也可以并用多种。接着,如前所述,单体(ii)为具有羟基的可共聚单体。单体(ii)例如是通过具有碳-碳双键(烯烃键)或碳-碳三键从而与其他单体成分可共聚的单体,更具体地,例如可列举被羟基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烷基的碳原子数无特别限定,例如为1~8、2~6或2~4。此外,单体(ii)的1分子中可以仅包含1个羟基,也可以包含多个分子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中,单体(ii)的含有率无特别限定,例如为5~50质量%,或为10~30质量%。单体(ii)的含有率在5质量%以上时,例如易于得到良好的非污染性。此外,单体(ii)的含有率在50质量%以下时,例如易于得到良好的基材密着性。作为单体(ii)的具体例子,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此外,单体(ii)可以仅用1种,也可以并用多种。接着,如前所述,单体(iii)为具有羧基的可共聚单体。单体(iii)例如是通过具有碳-碳双键(烯烃键)或碳-碳三键从而与其他单体成分可共聚的羧酸。单体(iii)的1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特别限定,例如为3~10、3~8或3~5。单体(iii)的1分子中可以仅包含1个羧基,也可以包含多个羧基。此外,单体(iii)的分子结构,例如可以为:除单体(ii)的分子的羟基之外还具有羧基的结构,或具有羧基以代替该羟基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当上述羟基为伯羟基时将其氧化成羧基后的结构。(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中,单体(iii)的含有率无特别限定,例如为0.05~1质量%、0.2~1质量%或0.2~0.5质量%。单体(iii)的含有率为0.05质量%以上时,例如易于得到高老化性(经时性)(agingproperty)。此外,单体(iii)的含有率为1质量%以下时,例如易于得到良好的使用寿命。另外,对于老化性,例如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记载方法测定。作为单体(iii)的具体例子,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柠康酸、衣康酸酐、马来酸酐等。此外,单体(iii)可以仅用1种,也可以并用多种。另外,(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中的单体(i)~(iii)的质量比,无特别限定,例如为如下所述。(i)/(ii)比=1~19(i)/(iii)比=50~1900(ii)/(iii)比=5~1000此外,(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可以包含单体(i)~(iii)以外的其他单体作为任意成分,也可以不包含。作为上述其他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含有非芳香族性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成分(A)~(D),下述成分(A)为至少聚合下述(i)~(iii)的单体而得到的共聚物,相对于下述成分(A),以质量比计,下述成分(B)的含量为6%以上,同时,相对于下述成分(C),以质量比计,下述成分(B)的含量为5~400倍,(A)(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金属螯合化合物(D)抗氧化剂(i)具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ii)具有羟基的可共聚单体(iii)具有羧基的可共聚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9 JP 2016-1615391.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成分(A)~(D),下述成分(A)为至少聚合下述(i)~(iii)的单体而得到的共聚物,相对于下述成分(A),以质量比计,下述成分(B)的含量为6%以上,同时,相对于下述成分(C),以质量比计,下述成分(B)的含量为5~400倍,(A)(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B)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金属螯合化合物(D)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沢纯司藤田繁信曾我卓矢椛岛真一郎森文哉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特殊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