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武斌专利>正文

半导体冷、热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0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半导体致冷器吸热与放热原理来实现饭盒致冷与加热的。其结构是由铝制吸(放)热盒,与塑料内套,上盖构成一密闭空间,外包有一层隔热材料及外壳,半导体致冷器安装在吸(放)热盒底部。由转换开关改变半导体致冷器的极性来改变其吸热与放热的方向,从而实现对食品的致冷或加热的功能转换。(*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汽车司机在跑长途时往往愿意自带食品。但夏季容易变质,冬季又无法将食品加热,会影响司机的健康。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即可致冷以保存食品,又可在食用时加热的冷、热两功能饭盒。该饭盒的致冷与加热是利用半导体致冷器的吸热与放热原理来实现的。半导体致冷器是根据珀尔帖效应的原理实现的,即任何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联接成电偶,当通以直流电时,在接点处一端会放出热量,另一端则吸收热量。放热与吸热依电流的不同方向而改变。这样可以变换其极性而达到变换冷、热端的目的,而且半导体致冷器的热效率很高,大于1。半导体致冷器在我国已形成系例化、标准化产品,可直接选用标准器件。本专利技术是将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固定在铝制吸(放)热盒底部,另一端与散热片紧密接触。吸(放)热盒与塑料内套,上盖构成一密闭空间,外包有一层聚笨发泡隔热层及外壳。上盖装有一限压气阀,可将食品加热时,盒内产生的膨胀气体排出。在散热片前方装有一带叶片的微型直流电机,对散热片进行强制风冷。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冷,热转换开关,过温保护用双金属片,继电器,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致冷器组成。致冷或加热的转换是由转换开关改变半导体致冷器的极性来实现的。双金属片固定在散热片上,当散热片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两端接触,继电器吸合,使半导体制冷器电源的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保护半导体致冷器不致损坏。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片CT1-12703型半导体致冷器,其电源电压12V,耗散功率36W,产冷功率24W。盒内有效容积2.3升。最低致冷温度为3-4℃,最高加热温度为60℃。经试验,将一盒米饭降致4℃须40分钟。将其从4℃加热到60℃须25分钟。附图说明图1为剖视图。图2为电器原理图。符图说明1.上盖;2.塑料内套;3.隔热材料;4.铝制吸(放)热盒;5.外壳;6.散热片;7.半导体致冷器;8.电机;9.叶片;10.限压放气阀。权利要求1.一个半导体冷、热饭盒,属电子
;它包括外壳,电源开关,电机,叶片;本技术的特征是由上盖,塑料内套,与塑料内套铸成一体的铝制吸(放)热盒,隔热材料构成一有效容积小于6升的密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冷、热饭盒其特征在于铝制吸(放)热盒底部与半导体制冷器的一端紧密接触。半导体致冷器的另一端与散热片紧密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利用半导体致冷器吸热与放热原理来实现饭盒致冷与加热的。其结构是由铝制吸(放)热盒,与塑料内套,上盖构成一密闭空间,外包有一层隔热材料及外壳,半导体致冷器安装在吸(放)热盒底部。由转换开关改变半导体致冷器的极性来改变其吸热与放热的方向,从而实现对食品的致冷或加热的功能转换。文档编号A45F3/16GK2041512SQ8821438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4日专利技术者郝武斌 申请人:郝武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个半导体冷、热饭盒,属电子技术领域;它包括外壳,电源开关,电机,叶片;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上盖,塑料内套,与塑料内套铸成一体的铝制吸(放)热盒,隔热材料构成一有效容积小于6升的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武斌
申请(专利权)人:郝武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