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402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9:06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且能够高速地供给板材的板材输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将马达(102)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101)的方法,所述马达(102)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定子(107)及配置在定子(107)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104),并用于使下侧辊(111)旋转,所述方法包括:以占有转子(104)的中空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套筒(105),利用套筒(105)的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104)的一方的端部,利用套筒(105)的另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104)的另一方的端部,从而将套筒(105)安装于转子(104)的步骤;以及将套筒(105)安装于固定有下侧辊(111)的下侧辊轴(113),从而将马达(102)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101)的步骤。

Plate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材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且能够对冲压装置等高速地供给板材的板材输送装置及该板材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辊式材料输送装置,其具有框架、第一被动输送辊、第二输送辊、与第一被动输送辊形成驱动卡合关系并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及与第一被动输送辊形成驱动卡合关系并旋转的第二驱动马达。并且,在该辊式材料输送装置中具备变速齿轮装置以能够使第二输送辊与第一被动输送辊形成协作关系并进行驱动,变速齿轮装置具有安装在第一被动输送辊上的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形成驱动卡合关系的第一被动齿轮及用于将第一被动齿轮与第二输送辊结合的中间结合构件。另外,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具有壳体、静止绕组构造体、具备中空端部的马达转子轴、永久磁铁及端板。马达转子轴的中空端部接受第一被动输送辊轴的端部并与第一被动输送辊轴形成驱动卡合关系,使得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与第一被动输送辊形成驱动卡合关系并旋转。静止绕组构造体的整体的外表面由壳体及端板覆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条状毛坯(blank)的断续供给装置,其包括:具有驱动轴的电动伺服马达、上部轴组件、组装于上部轴组件的上部辊、下部轴组件及组装于下部轴组件的下部辊。并且,电动伺服马达利用螺纹螺栓安装于断续供给装置的框架,轴组件的轴部分经由多部件夹持套筒装置与一部分从电动伺服马达的端面突出的杆状驱动轴连接。另外,插入螺纹固定螺栓,各辊与各轴组件的轴部分被夹持紧固。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3608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0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辊式材料输送装置中,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的马达转子轴具有中空端部,使得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与第一被动输送辊形成驱动卡合关系。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马达转子轴的较多部分由构成该马达转子轴的材质占据,所以马达转子轴的惯性力矩变大,即使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只是为了使其自身的马达转子轴旋转,也需要较大的消耗电力。并且,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惯性力矩较大的第一被动输送辊旋转,需要旋转容量较大的第一及第二驱动马达,为了增大旋转容量,需要增大马达转子轴的直径,由此,马达转子轴的惯性力矩也变大,使马达转子轴旋转的消耗电力也变大。另外,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静止绕组构造体由壳体及端板覆盖,所以难以放出由静止绕组构造体产生的热,而且,热停滞在静止绕组构造体中,马达转子轴的旋转效率劣化。为了得到高旋转容量,需要增大马达的转子直径,但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专利文献2的断续供给装置的电动伺服马达存在如下问题:当增大直径时,驱动轴的惯性力矩变大,使驱动轴旋转的消耗电力变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且使用具有高旋转容量的马达并高速地供给板材的板材输送装置及用于将该马达安装于该板材输送装置的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一种用于将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具备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第一辊及收容在壳体内且配置在第一辊的铅垂方向的上侧的第二辊,并搬送利用第一辊及第二辊夹持的板材,所述马达与第一辊及第二辊中的一方的辊连结并用于使一方的辊旋转,所述方法包括:从马达拆下以定子和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固定构件的步骤,所述马达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定子及配置在定子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以占有转子的中空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套筒,利用套筒的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的一方的端部,利用套筒的另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的另一方的端部,从而将套筒安装于转子的步骤;将套筒安装于固定有一方的辊的辊轴而将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步骤;以及拆下以定子和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用于安装马达的方法中,还包括将安装板安装于定子的步骤,经由安装板将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用于安装马达的方法中,在拆下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不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马达壳体安装于定子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用于安装马达的方法中,在拆下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旋转角度传感器安装于套筒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观点,一种板材输送装置,具备:壳体;第一辊,所述第一辊收容在壳体内;第二辊,所述第二辊收容在壳体内,并配置在第一辊的铅垂方向的上侧;以及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与第一辊及第二辊中的一方的辊连结,并用于使一方的辊旋转,所述板材输送装置构成为搬送利用第一辊及第二辊夹持的板材,第一马达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定子及配置在定子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以占有转子的中空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套筒,套筒的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的一方的端部,套筒的另一方的端部支承转子的另一方的端部,从而能够伴随着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套筒的一方的端部与固定有一方的辊的辊轴连结,从而一方的辊能够伴随着套筒的旋转而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板材输送装置中,套筒为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板材输送装置中,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板材输送装置具备与第一辊及第二辊中的另一方的辊连结的第二马达,第二马达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定子及配置在定子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板材输送装置中,在固定有一方的辊的辊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在固定有第一辊及第二辊中的另一方的辊的辊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卡合,从而另一方的辊能够伴随着一方的辊的旋转而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例,在板材输送装置中,在固定有第一辊及第二辊中的至少一个辊的辊轴上设置有结合装置,至少一个辊能够经由结合装置相对于壳体在铅垂方向上动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的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另外,由于通过使用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的马达,从而转子的惯性力矩变小,所以能够减小由转子的旋转导致的消耗电力,能够使转子高速地旋转,且能够得到转子的高旋转容量而不增大转子的直径,能够实现板材输送装置的低消耗电力化、高速化及小型化。而且,能够容易放出由马达产生的热。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应该能够从附图涉及的以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记载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从前方观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板材输送装置得到的剖面概略图。图2是从侧方观察图1的板材输送装置的剖面概略图。图3A是对作为安装于图1的板材输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局部透视得到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从图3A的马达拆下固定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C是示出将安装板安装于图3B的马达的工序的立体图。图3D是示出将安装板安装于图3B的马达的状态的局部透视的立体图。图3E是示出将套筒安装于图3D的马达的工序的立体图。图3F是示出将套筒安装于图3D的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G是示出将图3F的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工序的立体图。图3H是示出将图3F的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I是示出将图3F的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状态的从侧方观察到的概略图。图3J是示出将图3F的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状态的从前方观察到的局部剖视概略图。图3K是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具备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辊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且配置在所述第一辊的铅垂方向的上侧的第二辊,并搬送利用所述第一辊及所述第二辊夹持的板材,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辊及所述第二辊中的一方的辊连结并用于使所述一方的辊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马达拆下以定子和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固定构件的步骤,所述马达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所述定子及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所述转子;以占有所述转子的中空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套筒,利用所述套筒的一方的端部支承所述转子的一方的端部,利用所述套筒的另一方的端部支承所述转子的另一方的端部,从而将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转子的步骤;将所述套筒安装于固定有所述一方的辊的辊轴而将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步骤;以及拆下以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3 JP 2016-1860741.一种用于将马达安装于板材输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具备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辊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且配置在所述第一辊的铅垂方向的上侧的第二辊,并搬送利用所述第一辊及所述第二辊夹持的板材,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辊及所述第二辊中的一方的辊连结并用于使所述一方的辊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马达拆下以定子和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固定构件的步骤,所述马达具备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所述定子及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中空内的设置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的所述转子;以占有所述转子的中空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套筒,利用所述套筒的一方的端部支承所述转子的一方的端部,利用所述套筒的另一方的端部支承所述转子的另一方的端部,从而将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转子的步骤;将所述套筒安装于固定有所述一方的辊的辊轴而将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步骤;以及拆下以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不会粘接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将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定子的步骤,经由所述安装板将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板材输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拆下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不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马达壳体安装于所述定子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拆下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旋转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套筒的步骤。5.一种板材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具备:壳体;第一辊,所述第一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第二辊,所述第二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并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健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