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38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系统,包括组装机构。该组装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固定装置和位于壳体固定装置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引线组装机构,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一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二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引线之前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一个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适于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保持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以防止在插装第二引线时第一引线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阻碍第二引线的插入。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一套装配系统自动完成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插装到壳体中的任务,从而提高了引线的插装效率,并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将引线插装到壳体中的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连接器制造领域,经常需要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从壳体的两侧插装到壳体中,然后再将插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端部焊接在一起。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插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端部必须相互对齐并相互接触。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来完成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插装工作。通常,工人需要先将第一引线插入壳体中,然后再将第二引线插入壳体中。但是,在插装第二引线时,已经插入的第一引线容易出现移动。这会导致已插入的第一引线容易偏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可能干涉和阻碍第二引线的插入操作。这会降低引线的插装效率,而且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装配系统,包括组装机构。该组装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固定装置和位于所述壳体固定装置的两侧的第一引线组装机构和第二引线组装机构,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一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二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引线之前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一个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适于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保持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以防止在插装第二引线时第一引线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阻碍第二引线的插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机器人和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上的按压工具,所述机器人适于移动所述按压工具,所述按压工具适于按压和保持住所述第一引线,以便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保持在其正确的安装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按压工具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引线的外形匹配的、适于卡持在所述第一引线上的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机构包括一个基座,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和所述壳体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包括适于夹持第一引线的第一引线夹具,所述第一引线夹具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可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便将夹持在其上的第一引线插装到固定在所述壳体固定装置上的壳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包括适于夹持第二引线的第二引线夹具,所述第二引线夹具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可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便将夹持在其上的第二引线插装到固定在所述壳体固定装置上的壳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还包括:第一移动装置,适于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和第一连接装置,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适于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将所述第一移动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引线夹具,使得所述第一引线夹具可随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一起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移动到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引线夹具脱离,使得所述第一引线夹具不再随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一起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装置,适于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和第二连接装置,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适于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将所述第二移动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二引线夹具,使得所述第二引线夹具可随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一起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当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移动到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引线夹具脱离,使得所述第二引线夹具不再随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一起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适于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适于引导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的插入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视觉系统还适于检测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插入所述壳体中的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视觉系统还适于监控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是否正确地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当所述视觉系统发现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未能正确地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时,所述视觉系统通知所述装配系统重新插装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视觉系统确认所述第一引线已正确地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时,所述视觉系统通知所述按压机构将所述第一引线保持在其正确的安装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都已正确地插装到所述壳体中之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的端部相互对齐并相互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适于将安装在其上的组装机构从装载工位移动到组装工位;当所述组装机构位于所述装载工位时,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壳体被装载和固定在所述组装机构上;当所述组装机构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时,所述组装机构将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分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采用一套装配系统自动完成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插装到壳体中的任务,从而提高了引线的插装效率,并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装配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装配系统的组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按压工具按压和保持住第一引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装配系统,包括组装机构。该组装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固定装置和位于所述壳体固定装置的两侧的第一引线组装机构和第二引线组装机构,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一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适于将第二引线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引线之前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一个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适于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保持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以防止在插装第二引线时第一引线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阻碍第二引线的插入。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装配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装配系统的组装机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按压工具210按压和保持住第一引线10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装配系统主要包括组装机构100,该组装机构100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壳体(未图示)的壳体固定装置130,位于壳体固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系统,包括:组装机构(100),包括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固定装置(130)和位于所述壳体固定装置(130)的两侧的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和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适于将第一引线(10)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适于将第二引线(20)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引线(10)在所述第二引线(20)之前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一个按压机构(200、210),所述按压机构(200、210)适于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10)保持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以防止在插装第二引线(20)时第一引线(10)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阻碍第二引线(20)的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系统,包括:组装机构(100),包括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固定装置(130)和位于所述壳体固定装置(130)的两侧的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和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适于将第一引线(10)插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适于将第二引线(20)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一引线(10)在所述第二引线(20)之前被插装到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系统还包括一个按压机构(200、210),所述按压机构(200、210)适于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10)保持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以防止在插装第二引线(20)时第一引线(10)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并阻碍第二引线(20)的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200、210)包括机器人(200)和安装在所述机器人(200)上的按压工具(210),所述机器人(200)适于移动所述按压工具(210),所述按压工具(210)适于按压和保持住所述第一引线(10),以便将已插装到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引线(10)保持在其正确的安装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工具(21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引线(10)的外形匹配的、适于卡持在所述第一引线(10)上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100)包括一个基座(101),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和所述壳体固定装置(130)安装在所述基座(1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包括适于夹持第一引线(10)的第一引线夹具(110),所述第一引线夹具(110)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1)上,可沿第一水平方向(X)移动,以便将夹持在其上的第一引线(10)插装到固定在所述壳体固定装置(130)上的壳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组装机构(120、121、122)包括适于夹持第二引线(20)的第二引线夹具(120),所述第二引线夹具(120)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1)上,可沿第一水平方向(X)移动,以便将夹持在其上的第二引线(20)插装到固定在所述壳体固定装置(130)上的壳体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装机构(110、111、112)还包括:第一移动装置(111),适于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前后移动;和第一连接装置(112),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装置(111)上,适于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2)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2)将所述第一移动装置(111)连接至所述第一引线夹具(110),使得所述第一引线夹具(110)可随所述第一移动装置(111)一起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前后移动;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颖聪张丹丹胡绿海卡尔海因茨·格拉泽瓦伦丁·斯库加丁哈姆扎·保梅当斯塞巴斯蒂安·维歇特尼古拉斯·皮奎特埃里克·布隆琪刘云鲁异吴海东曾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泰连德国有限公司精量电子法国公司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立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