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关于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更特别关于其介电间隔物的介电常数与剖视形状。
技术介绍
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历快速成长。集成电路材料与设计的技术进步,使每一代的集成电路比前一代的集成电路更小且电路更复杂。然而这些进展会增加集成电路制程的复杂度。为实现上述优点,集成电路制程亦需类似进展。随着集成电路进展,功能密度(比如固定晶片面积中的内连线装置数目)通常随着几何尺寸(比如制程形成的最小构件)缩小而增加。电容的种类之一为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其用于混合信号装置与逻辑装置,比如埋置记忆体与射频装置。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用在储存电荷于多种半导体装置中。虽然形成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的现有制程通常符合其预期目的(如持续缩小装置尺寸),但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包括:底电极层,位于基板上;第一介电层,位于底电极层上;顶电极层,位于第一介电层上;以及多个第一介电间隔物,位于底电极层其两侧的侧壁上,其中第一介电层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第一介电间隔物具有第二介电常数,且第二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包括:一底电极层,位于一基板上;一第一介电层,位于所述底电极层上;一顶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上;以及多个第一介电间隔物,位于所述底电极层其两侧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介电层具有第一介电常数,所述多个第一介电间隔物具有第二介电常数,且第二介电常数低于第一介电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6 US 15/794,1391.一种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包括:一底电极层,位于一基板上;一第一介电层,位于所述底电极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致凡,白志阳,萧远洋,萧琮介,陈蕙祺,陈殿豪,陈燕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