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72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包括机座、一号分拣检测单元、一号机器人、传送带、二号分拣检测单元、二号机器人、装配单元、三号机器人、装配检测单元以及料仓存储单元,机座上端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条水平横向的传送带,该两条传动带之间的机座上端中部横向间隔顺序安装有一号分拣检测单元、一号机械手、二号分拣检测单元、二号机器人、装配单元、三号机器人、装配检测单元以及料仓存储单元;一号机器人工作区域的机座外侧安装车床,在一号机器人以及二号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交集位置设置有龙门铣床。本平台能够实现无人化自动生产,并且使生产过程按照预期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保证生产中的准确性以及经济性。

A Simulated Production Line Train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智能加工技术内涵和基本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基本特特征:1、部分代替人的决策。对于难以量化和形式化的加工信息,智能加工系统能够利用知识专家系统进行决策解决,自动确定工艺路线、零件加工方案和初步的切削参数,而且能在面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时,自行决策并加以解决,完成了原需人来决策的过程自动化。2、能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智能的技术。智能加工将加工信息量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值和符号,再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对加工信息进行定量分析,或对难以量化的信息采用符号推理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对于难以形式化的定性分析可采用专家系统进行决策解决。3、多信息感知与融合。智能加工系统通过各处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工过程中各个单元的状态,比如振动、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为之后的决策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自适应功能。智能加工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加工状态和和数据库的数据支持,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优化加工状态,实现最优控制。5、对加工经验的继承性。智能加工技术不是从零开始,而是能对加工知识和经验进行存储积累,扩大延伸,实行加工过程的延伸。经过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方案相同的已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全面、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的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为:(1)初始化位置,准备开启加工;(2)手动推出原材料,原材料通过传送带到达物料分拣区的一号分拣检测单元;(3)一号分拣检测单元通过RFID识别物料,区分黑料和白料,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4)分拣单元信号发送信号,一号机器人抓取物料,分类进行移动:(5)分别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加工:白料工序:一号机器人携带白料跨过分拣区,放入二号分拣检测单元,而后,等待装配信号,待二号机器人抓取白料;黑料工序:一号机器人将黑料送至车床换件点进行准备,等待车床准备完成,一号机器人请求车床卡盘松开,一号机器人携带加工完成的黑料移至上料点准备,车床开盘夹紧黑料,一号机器人退出机床,车床启动车削完成后;加工时,一号机器人在车床换件点等待,等到车床加工完成,车床开盘松开,一号机器人取走工件;一号机器人将完成车床加工的黑料放至龙门铣床,一号机器人发送信息要求龙门铣床卡盘夹紧黑料,放至完成后一号机器人退回物料分拣区,等待分拣单元信号;龙门铣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请求二号机器人取件,二号机器人移动到龙门铣床的取件点,发送请求卡盘松开;(6)完成加工的黑料与白料进行装配,二号机器人取件移送至装配区,二号机器人另外抓取一个二号分拣检测单元的白料,送至装配区,装配条件满足,进行装配;(7)分类存储,三号机器人抓取完成装配的工件送入装配检测单元,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于完成装配的工件进行料仓装配判断,将完成装配的工件分别送入料仓存储区。而且,所述步骤(5)车床加工完成,一号机器人将完成的工件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到智能检测区域,装夹机器人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识别传送带上工件,将工件抓起并放在尺寸测量仪器上测量,RFID识别并记录工件信息。而且,包括机座、一号分拣检测单元、一号机器人、传送带、二号分拣检测单元、二号机器人、装配单元、三号机器人、装配检测单元以及料仓存储单元,机座上端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条水平横向的传送带,该两条传动带之间的机座上端中部横向间隔顺序安装有一号分拣检测单元、一号机械手、二号分拣检测单元、二号机器人、装配单元、三号机器人、装配检测单元以及料仓存储单元;一号机器人工作区域的机座外侧安装车床,在一号机器人以及二号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交集位置设置有龙门铣床。而且,在二号机器人另一侧的传送带外侧安装有装夹机器人以及尺寸测量仪器,用于识别传送带上的工件,测量工件尺寸。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平台能够实现无人化自动生产,并且使生产过程按照预期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保证生产中的准确性以及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平台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包括机座8、一号分拣检测单元1、一号机器人2、传送带3、二号分拣检测单元4、二号机器人5、装配单元6、三号机器人7、装配检测单元9以及料仓存储单元10,机座上端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条水平横向的传送带3,该两条传动带之间的机座上端中部横向间隔顺序安装有一号分拣检测单元、一号机械手、二号分拣检测单元、二号机器人、装配单元、三号机器人、装配检测单元以及料仓存储单元。一号机器人工作区域的机座外侧安装车床(图中未示出),在一号机器人以及二号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交集位置设置有龙门铣床(图中未示出)。在二号机器人另一侧的传送带外侧安装有装夹机器人以及尺寸测量仪器,用于识别传送带上的工件,测量工件尺寸。加工步骤为:(1)初始化位置,准备开启加工;(2)手动推出原材料,原材料通过传送带到达物料分拣区的一号分拣检测单元;智能柔性输送线:通过PLC的程序编写、传送带的输送、智能检测装置的检测和机械手的配合,使物件从一个未加工的原料区至整体加工完成后的智能仓库区域内。使用全自动的设备,使之节约时间,减少人工成本,更好,更快速地完成整批次的物料生产,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回报。(3)一号分拣检测单元通过RFID识别物料,区分黑料和白料,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智能检测: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检测区域,经过各种器件的检测,可以知道物件的显色形状等,检测后根据不同的形状颜色,给系统发送不同的信号,使机器人运行对应的程序。(4)分拣单元信号发送信号,一号机器人抓取物料,分类进行移动:(5)分别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加工:白料工序:一号机器人携带白料跨过分拣区,放入二号分拣检测单元,而后,等待装配信号,待二号机器人抓取白料;黑料工序:一号机器人将黑料送至车床换件点进行准备,等待车床准备完成,一号机器人请求车床卡盘松开,一号机器人携带加工完成的黑料移至上料点准备,车床开盘夹紧黑料,一号机器人退出机床,车床启动车削完成后;加工时,一号机器人在车床换件点等待,等到车床加工完成,车床开盘松开,一号机器人取走工件;为了提升加工质量,可以将完成的工件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到智能检测区域,装夹机器人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识别传送带上工件,将工件抓起并放在尺寸测量仪器上测量,RFID识别并记录工件信息;一号机器人将完成车床加工的黑料放至龙门铣床,一号机器人发送信息要求龙门铣床卡盘夹紧黑料,放至完成后一号机器人退回物料分拣区,等待分拣单元信号;龙门铣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请求二号机器人取件,二号机器人移动到龙门铣床的取件点,发送请求卡盘松开;(6)完成加工的黑料与白料进行装配,二号机器人取件移送至装配区,另,二号机器人抓取白料,送至装配区,装配条件满足,二号机器人在视觉引导定位、视觉识别等系统控制合格工件进行装配;智能装配:主要从事产品制造后期的各种装配、检测、标示、等工序,操作的对象包括多个各种各样的零件、部件,最后完成的是成品或半成品,主要应用于产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为:(1)初始化位置,准备开启加工;(2)手动推出原材料,原材料通过传送带到达物料分拣区的一号分拣检测单元;(3)一号分拣检测单元通过RFID识别物料,区分黑料和白料,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4)分拣单元信号发送信号,一号机器人抓取物料,分类进行移动:(5)分别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加工:白料工序:一号机器人携带白料跨过分拣区,放入二号分拣检测单元,而后,等待装配信号,待二号机器人抓取白料;黑料工序:一号机器人将黑料送至车床换件点进行准备,等待车床准备完成,一号机器人请求车床卡盘松开,一号机器人携带加工完成的黑料移至上料点准备,车床开盘夹紧黑料,一号机器人退出机床,车床启动车削完成后;加工时,一号机器人在车床换件点等待,等到车床加工完成,车床开盘松开,一号机器人取走工件;一号机器人将完成车床加工的黑料放至龙门铣床,一号机器人发送信息要求龙门铣床卡盘夹紧黑料,放至完成后一号机器人退回物料分拣区,等待分拣单元信号;龙门铣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请求二号机器人取件,二号机器人移动到龙门铣床的取件点,发送请求卡盘松开;(6)完成加工的黑料与白料进行装配,二号机器人取件移送至装配区,二号机器人另外抓取一个二号分拣检测单元的白料,送至装配区,装配条件满足,进行装配;(7)分类存储,三号机器人抓取完成装配的工件送入装配检测单元,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于完成装配的工件进行料仓装配判断,将完成装配的工件分别送入料仓存储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生产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为:(1)初始化位置,准备开启加工;(2)手动推出原材料,原材料通过传送带到达物料分拣区的一号分拣检测单元;(3)一号分拣检测单元通过RFID识别物料,区分黑料和白料,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4)分拣单元信号发送信号,一号机器人抓取物料,分类进行移动:(5)分别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加工:白料工序:一号机器人携带白料跨过分拣区,放入二号分拣检测单元,而后,等待装配信号,待二号机器人抓取白料;黑料工序:一号机器人将黑料送至车床换件点进行准备,等待车床准备完成,一号机器人请求车床卡盘松开,一号机器人携带加工完成的黑料移至上料点准备,车床开盘夹紧黑料,一号机器人退出机床,车床启动车削完成后;加工时,一号机器人在车床换件点等待,等到车床加工完成,车床开盘松开,一号机器人取走工件;一号机器人将完成车床加工的黑料放至龙门铣床,一号机器人发送信息要求龙门铣床卡盘夹紧黑料,放至完成后一号机器人退回物料分拣区,等待分拣单元信号;龙门铣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请求二号机器人取件,二号机器人移动到龙门铣床的取件点,发送请求卡盘松开;(6)完成加工的黑料与白料进行装配,二号机器人取件移送至装配区,二号机器人另外抓取一个二号分拣检测单元的白料,送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润海尤涛于俊朋张杰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