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3606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将大米经过紫外灭菌后,接种一定量的曲霉属真菌。使用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大米接种后的样品进行顶空气体检测;同时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检测大米样品上的菌落数;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使用稳定值法对优选后的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基于电子鼻信号特征值和菌落数的预测模型,选择其中相关系数大而均方根误差小的回归模型作为最终的菌落数预测模型,从而获得预测的菌落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大米样本无损害,操作简单,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稻米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世界上约有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其中亚洲地区就有20多亿人以稻米及其制品为热量摄入的主要来源。多年来,我国稻谷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0%,占国内谷物总产量的1/3左右。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其消费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然而,谷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极易感染真菌发生变质。据悉,全世界每年由于粮食霉变或污染真菌毒素引起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更严重的是,人类若误食受真菌污染严重的食品,就会中毒或诱发一些疾病,甚至包括癌症。所以,实现对食品中的真菌污染以及真菌污染数量检测,对保障食品食用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爆发有重要意义。而电子鼻作为一种无损且快速的检测方法,在稻米受真菌污染数量检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真菌检测方法复杂耗时、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大米样品进行灭菌、曲霉属真菌接种和贮藏,将贮藏0天‑6天的大米样品按照每天间隔共取出7组样品,每组样品重复N次,N>10,在室温下密封,密封体积不少于500 mL,按大米与容器体积比例1 g : 25 mL,样品静置30 ‑ 60分钟,使密封容器中的顶空气体达到饱和,从而获得顶空气体,通过电子鼻内置泵将密封容器中的顶空气体吸入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通道内,检测记录传感器响应信号,从而得到传感器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大米样品的响应曲线;步骤2、对步骤1中的7份样品进行润洗、稀释、平板培养5‑7天,对平板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预测稻米受曲霉属真菌侵染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大米样品进行灭菌、曲霉属真菌接种和贮藏,将贮藏0天-6天的大米样品按照每天间隔共取出7组样品,每组样品重复N次,N>10,在室温下密封,密封体积不少于500mL,按大米与容器体积比例1g:25mL,样品静置30-60分钟,使密封容器中的顶空气体达到饱和,从而获得顶空气体,通过电子鼻内置泵将密封容器中的顶空气体吸入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通道内,检测记录传感器响应信号,从而得到传感器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大米样品的响应曲线;步骤2、对步骤1中的7份样品进行润洗、稀释、平板培养5-7天,对平板上的曲霉属真菌菌落进行计数,从而获得不同贮藏时间的样品菌落数;步骤3、提取步骤1中传感器检测稳定时的信号作为特征值,将提取出的特征值作为自变量,将步骤2中检测的样品不同储藏时间菌落数作为因变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信号与真菌接种后贮藏不同时间的样品菌落数的定量预测模型,选择其中相关系数大而均方根误差小的回归模型作为最终的菌落数预测模型,所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为:Y=a1×X1+a2×X2+……+a10×X10+b,式中Y为菌落数,a1、a2...a10和b均为常数;步骤4、按照步骤1检测未知曲霉属真菌数量的大米样品,取得电子鼻的响应曲线,使用步骤3方法提取特征值,并将该特征值代入步骤3的定量预测模型中,预测未知大米样品受真菌侵染的菌落数,从而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顾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