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55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导电条连接环片分为齿部与轭部;在齿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铁芯端面的齿圏配合的凸起面;在轭部的中轴上为套装转轴的中心孔;轭部上且沿着中心孔回转方向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内卡环上设有对应插孔的对接孔;所述插孔与对接孔之间通过连接件来勾连;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孔或与对接孔配合的勾起;所述勾起的外侧面为斜坡面;所述勾起具有部分形变能力;勾起形变后插入插孔或对接孔,勾起恢复形变后锁止在插孔或对接孔中;所述连接件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直接作用于内卡环与导电条连接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机通常包括安装在定子内轴上的转子。转子分铁芯及铜导电元件,铜导电元件称为铜导电条,沿其外围放置。铜导电条可以与轴平行,也可以相对于轴倾斜。在转子的每一端,铜端环可以连接到铜导电条的相应端部。铜导电条和铜端环是由特殊导电材料制成的,如高纯度紫铜。由于转子在正常运转时会旋转,所以在使用电动机之前必须确保转子相对平衡。转子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给转子部件带来了高负荷。例如,在20000转的转速下可以使铜端环达到13千牛的负载,同样因为产品端环材质为高纯度紫铜,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可以允许最大200兆帕的压力承受离心偏移。装配件的大小会影响转子的平衡。例如,端环材料(例如,铜)可以由于旋转的载荷而向外扩张。也就是说,由于剧烈的旋转,端环的外径会增大,使得端环比装配时的尺寸要大。在这种情况下,铜端环正在进行离心高速旋转偏移,使它不再与转子轴同心,导致转子变得不平衡,抖动的会很厉害。常规做法是通过选择性地从端环中去除少量物质来抵消各种来源的不平衡。调整后,转子再次高速旋转,以确定调整是否足够。然而,当旋转速度越快,这种额外的旋转过程可能再次引入一些不平衡,如上面所讨论的端环径向变形问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减少内卡环与铜端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强化了间隙的控制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包括:转轴、铜端环、外箍环和内卡环,转轴上套装有铁芯,内卡环套设在转轴上铁芯的两端,铜端设置在内卡环轴向外侧,内卡环上设置有延伸至铜端环内孔中的衬套,铜端环包括导电条连接环片以及限位环,导电条连接环片同轴套设在限位环的轴向外侧,外箍环套设在铜端环的外部;导电条连接环片分为齿部与轭部;在齿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铁芯端面的齿圏配合的凸起面;在轭部的中轴上为套装转轴的中心孔;轭部上且沿着中心孔回转方向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内卡环上设有对应插孔的对接孔;所述插孔与对接孔之间通过连接件来勾连;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孔或与对接孔配合的勾起;所述勾起的外侧面为斜坡面;所述勾起具有部分形变能力;勾起形变后插入插孔或对接孔,勾起恢复形变后锁止在插孔或对接孔中;所述连接件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直接作用于内卡环与导电条连接环片。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聚乙烯材料制备;所述限位环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勾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还设有耐磨防滑垫片。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外部设置有第一外锥面,所述铜端环内设置有与第一外锥面对应的第一内锥面;所述限位环外部设置有第二外锥面,所述外箍环内设置有与第二外锥面对应的第二内锥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铁芯中轴向设置有铜导电条,所述铜导电条连接在两个铜端环之间,所述导电条连接环片中设置有与铜导电条对应的插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铜导电条的端部延伸至外箍环内并设置有与外箍环对应的台阶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一下优点:1、增加了结构连接能力,改善了初代的配合方式,解决了初代结构中间隙活动范围不稳的问题,增加了内卡环的连接能力,通过弹性支撑确保结构间隙的稳定,而且卡接方式也可以确保径向的限位能力。2、利用内卡环对铜端环进行内部支撑,再利用外箍环进行铜端环外部的限位,加强结构稳定性,减少铜端环的径向变形问题,再对旋转时对铜端环施加预紧力,减少铜端环高速旋转时的径向变形问题,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铜端环、外箍环和内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件配合安装处的剖视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01、外箍环;102、铜端环;103、内卡环;104、铁芯;105、转轴;106、铜导电条;107、第一外锥面;108、第一内锥面;109、限位环;110、导电条连接环片;111、第二外锥面;112、第二内锥面;113、衬套;114、插孔;115、对接孔;116、连接件;117、勾起;118、弹簧;119、耐磨防滑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包括:转轴105、铜端环102、外箍环101和内卡环103,所述转轴105上设置有铁芯104,所述两个内卡环103间隔套设在转轴105上且位于铁芯104两端,所述内卡环103的内孔与转轴105过盈配合固定,结构稳定。铜端环102设置在内卡环103轴向外侧,铁芯104中轴向设置有铜导电条106,所述铜导电条106连接在两个铜端环102之间,所述导电条连接环片110中设置有与铜导电条106对应的插孔,方便对铜导电条106进行插接,并焊接固定,实现铜端环102的拉固。内卡环103中轴孔中设置有延伸至铜端环102内孔中的衬套113,所述铜端环102包括导电条连接环片110以及限位环109,所述导电条连接环片110同心设置在限位环109的轴向外侧,一体化紫铜结构,导电效果好,预平衡时在铜端环102上添加或去除材料来平衡转子。导电条连接环片110分为齿部与轭部,在齿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铁芯104端面的齿圏配合的凸起面。在轭部的中轴上为套装转轴105的中心孔;轭部上且沿着中心孔回转方向设置有多个插孔114。内卡环103上设有对应插孔的对接孔115,插孔114与对接孔115之间通过连接件116来勾连。连接件11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孔114或与对接孔115配合的勾起117,勾起117的外侧面为斜坡面。如图所示,勾起呈折钩状,其方便勾起整体卡入到对接孔和插孔中。连接件116为聚乙烯材料制备,勾起117具有部分形变能力,在勾起117卡入插孔114或对接孔115中时,其便于安装。勾起117形变后插入插孔114或对接孔115,勾起恢复形变后锁止在插孔或对接孔中。在层状对接结构中,结构之间的间隙会在运动中产生震颤,但是层状连接过于紧密会影响结构散热,因此,连接件上还套设有弹簧118。弹簧118的两端直接作用于内卡环103与导电条连接环片110,弹性支撑既可以满足连接要求,也可以保障间隙稳定性。限位环上设有用于配合勾起的凹槽,凹槽内还设有耐磨防滑垫片119。所述衬套113外部设置有第一外锥面107,所述铜端环102内设置有与第一外锥面107对应的第一内锥面108,第一外锥面107与第一内锥面108的配合,加强了对铜端环102内孔的支撑。所述外箍环101套设在铜端环10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包括:转轴、铜端环、外箍环和内卡环,转轴上套装有铁芯,内卡环套设在转轴上铁芯的两端,铜端设置在内卡环轴向外侧,内卡环上设置有延伸至铜端环内孔中的衬套,铜端环包括导电条连接环片以及限位环,导电条连接环片同轴套设在限位环的轴向外侧,外箍环套设在铜端环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连接环片分为齿部与轭部;在齿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铁芯端面的齿圏配合的凸起面;在轭部的中轴上为套装转轴的中心孔;轭部上且沿着中心孔回转方向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内卡环上设有对应插孔的对接孔;所述插孔与对接孔之间通过连接件来勾连;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孔或与对接孔配合的勾起;所述勾起的外侧面为斜坡面;所述勾起具有部分形变能力;勾起形变后插入插孔或对接孔,勾起恢复形变后锁止在插孔或对接孔中;所述连接件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直接作用于内卡环与导电条连接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端环的平衡控制结构,包括:转轴、铜端环、外箍环和内卡环,转轴上套装有铁芯,内卡环套设在转轴上铁芯的两端,铜端设置在内卡环轴向外侧,内卡环上设置有延伸至铜端环内孔中的衬套,铜端环包括导电条连接环片以及限位环,导电条连接环片同轴套设在限位环的轴向外侧,外箍环套设在铜端环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连接环片分为齿部与轭部;在齿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铁芯端面的齿圏配合的凸起面;在轭部的中轴上为套装转轴的中心孔;轭部上且沿着中心孔回转方向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内卡环上设有对应插孔的对接孔;所述插孔与对接孔之间通过连接件来勾连;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孔或与对接孔配合的勾起;所述勾起的外侧面为斜坡面;所述勾起具有部分形变能力;勾起形变后插入插孔或对接孔,勾起恢复形变后锁止在插孔或对接孔中;所述连接件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仁缪爱军曹宇宁
申请(专利权)人:德威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