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及对插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5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口及对插端子结构,包括底座及多根排针,排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用于与接头对接的第一对接端,第一对接端穿设底座,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第一连接端与底座均用于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第一连接端用于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上述接口,由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则将底座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第一连接端相对于电路板也呈夹角设置,且第一连接端与底座均设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则上述接口与电路板连接后,相较于传统的针脚穿过电路板的结构,整体的厚度更低,有利于将应用上述电路板的产品做薄,降低产品的厚度。

Interface and sock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口及对插端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设备插口
,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口及对插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设计中,内部结构的紧凑型一直是重点,产品的内部结构越紧凑,产品的占用空间就越小,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温控器可根据温度输出控制信号,是空调等电器的重要部件之一。但传统的温控器由于其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温控器的厚度较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厚度的接口及对插端子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口,包括底座及多根排针,所述排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用于与接头对接的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穿设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底座均用于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上述接口,由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则将底座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第一连接端相对于电路板也呈夹角设置,且第一连接端与底座均设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则上述接口与电路板连接后,相较于传统的针脚穿过电路板的结构,整体的厚度更低,同时由于电路板远离接口的一端没有针脚,可以用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多根排针,所述排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用于与接头对接的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穿设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底座均用于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多根排针,所述排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用于与接头对接的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穿设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端呈“L”形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底座均用于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平齐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面上设有让位凹陷,所述第一连接端设于所述让位凹陷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柱分别设于所述让位凹陷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呈至少两列设置,其中一列所述排针的第一连接端与另一列所述排针的第一连接端朝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维民李守志朱詠筠许俊杰艾志永桂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