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43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其用于辊压带材且包括放卷机构、辊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放卷机构用于设置带材,收卷机构用于牵引带材穿过辊压机构并收卷带材。辊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且带材被配置为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穿过并受到辊压。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压延机构,设置于辊压机构的上游和/或下游。压延机构包括第三压辊、第四压辊、第一传动辊及第一传动带,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相对设置,第一传动带环绕在第三压辊和第一传动辊上。带材被配置为从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穿过并受到第一传动带和第四压辊的辊压。

Roll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压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下,各大车厂对电动汽车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池能量密度,电池能量密度越大,相同重量下电池容量越大,汽车单次充电所能行驶的里程也会相应增加。在电池极片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极片进行辊压,以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参照图1,现有的极片(带材S的一种)包括基材S1和设置在基材S1上的涂层S2,基材S1具有露出的空白区S11以及被涂层S2覆盖的涂覆区S12。但是,在辊压极片的过程中,基材S1的空白区S11并未受到压力,也就不会伸长,而基材S1的涂覆区S12则会产生压延伸长,因此导致基材S1不同区域的延伸率不同,基材S1的空白区S11容易打皱,且会造成极片的收卷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装置,其能使基材整体的延伸率一致或接近,避免基材的空白区打皱或翘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其用于辊压带材且包括放卷机构、辊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放卷机构用于设置带材,收卷机构用于牵引带材穿过辊压机构并收卷带材。辊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装置,用于辊压带材(S),包括放卷机构(1)、辊压机构(2)以及收卷机构(3);放卷机构(1)用于设置带材(S),收卷机构(3)用于牵引带材(S)穿过辊压机构(2)并收卷带材(S);辊压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21)和第二压辊(22),且带材(S)被配置为从第一压辊(21)和第二压辊(22)之间穿过并受到辊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压延机构(4),设置于辊压机构(2)的上游和/或下游;压延机构(4)包括第三压辊(41)、第四压辊(42)、第一传动辊(43)及第一传动带(44),第三压辊(41)和第四压辊(42)相对设置,第一传动带(44)环绕在第三压辊(41)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装置,用于辊压带材(S),包括放卷机构(1)、辊压机构(2)以及收卷机构(3);放卷机构(1)用于设置带材(S),收卷机构(3)用于牵引带材(S)穿过辊压机构(2)并收卷带材(S);辊压机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21)和第二压辊(22),且带材(S)被配置为从第一压辊(21)和第二压辊(22)之间穿过并受到辊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压延机构(4),设置于辊压机构(2)的上游和/或下游;压延机构(4)包括第三压辊(41)、第四压辊(42)、第一传动辊(43)及第一传动带(44),第三压辊(41)和第四压辊(42)相对设置,第一传动带(44)环绕在第三压辊(41)和第一传动辊(43)上;带材(S)被配置为从第三压辊(41)和第四压辊(42)之间穿过并受到第一传动带(44)和第四压辊(42)的辊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延机构(4)还包括第二传动辊(45)和第二传动带(46),第二传动带(46)环绕在第四压辊(42)和第二传动辊(45)上;带材(S)被配置为从第三压辊(41)和第四压辊(42)之间穿过并受到第一传动带(44)和第二传动带(46)的辊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第一传动带(44)和第二传动带(46)以不同的线速度走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带(44)为多个且沿第三压辊(41)的轴向间隔布置;第二传动带(46)为多个且沿第四压辊(42)的轴向间隔布置;第一传动带(44)和第二传动带(46)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延机构(4)还包括第一驱动器(47)、第二驱动器(48)和第三驱动器(49),第一驱动器(47)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武毕汉戎吴志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