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318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射频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及测试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包括: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用于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其中,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电磁干扰磁场探棒,还用于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并通过PCB传输线对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测试系统;成本较低且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还可以降低对工程师的经验要求。

A Magnetic Field Detecting Rod and Testing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adio frequency, and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rod and a test system. In the invention,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includes: one end of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rod used to induc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of the equipment under test; there is a PCB transmission line in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rod; the length of the PCB transmission line corresponds to the receiving frequency b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rod is also used to convert the induc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to electric current;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rod is used to transmit electricity through the PCB transmission line.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 the receiving frequency b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PCB transmission line is obtained by coupling the flow. The other end of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field probe is used to output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 the receiving frequency b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esting system, which has low cost, can improve the testing efficiency and can also reduce the experience requirement for engine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及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射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及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所谓“干扰”,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随着手机中等多媒体功能越来越丰富,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内存频率越来越高,基带部分器件的工作,非常容易对射频的接收灵敏度产生影响,射频领域将其称为desense。其中,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射频工程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各类desense问题,比如手机触摸屏背光工作对射频的干扰、摄像头工作对射频的干扰等问题,这就需要使用到可以定位干扰源的工具。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排除法来定位干扰源,定位干扰源的工具成本高且效率较低,对工程师的经验有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及测试系统,成本较低且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还可以降低对工程师的经验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包括: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用于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其中,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电磁干扰磁场探棒,还用于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并通过PCB传输线对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测试系统,包括:功分器、综测仪以及上述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在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一端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后,通过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将预设频段内的电磁能量传输至功分器的第一输入端;其中,功分器的第二输入端具体用于接收综测仪发出的信令信号;功分器将第一输入端的信号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合并成一路信号,并将合并得到的信号传输至被测设备;被测设备与综测仪连接,供用户通过综测仪得到干扰源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其中,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来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再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进一步通过PCB传输线对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由于目前市面上商用的宽频带EMI耦合探棒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只需用到几元钱的PCB板,即可满足定位射频干扰源的功能需求,因此成本较低;由于可以通过调节PCB传输线的长度,仅探测落在所要求的接收频段内的干扰源信号,因此可以提高测试效率,不需要靠工程师的经验寻找干扰源信号,从而可以降低对工程师的经验要求。另外,内层PCB板,具体包括: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之间平行且存在间隙;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上分别设有PCB传输线,供内层PCB板通过PCB传输线对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其中,第一内层PCB板的第一PCB传输线和第二内层PCB板的第二PCB传输线相互对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中的内层PCB板有两层,可以提高增益和方向指示性,以便于对干扰源信号进行探测。另外,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上还分别设有:矩形覆铜区域;其中,矩形覆铜区域,具体用于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本实施方式中,具体通过设置于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上的矩形覆铜区域,来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将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本实施方式灵活多变的实现。另外,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上还分别设置有:馈电开路点;其中,馈电开路点,具体用于将得到的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传输至外层PCB板的另一端。本实施方式中,具体通过设置于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上的馈电开路点,以将得到的电磁能量引出到外层PCB板的另一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将得到的电磁能量引出到外层PCB板的另一端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本实施方式灵活多变的实现。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主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S参数性能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方向性参数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第一外层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第一内层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第二内层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第二外层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测试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EMIMagneticfieldProbe)。如图1所示,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图中未示出),其中,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即图中的第一端来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再将感应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进一步通过PCB传输线对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即图中的第二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由于目前市面上商用的宽频带EMI耦合探棒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只需用到几元钱的PCB板,即可满足定位射频干扰源的功能需求,因此成本较低;由于可以通过调节PCB传输线的长度,仅探测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用于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其中,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还用于将感应到的所述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并通过所述PCB传输线对所述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所述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一端,用于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内设有:PCB传输线;其中,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与接收频段相对应;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还用于将感应到的所述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并通过所述PCB传输线对所述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得到的所述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包括:外层PCB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层PCB板之间的内层PCB板,所述内层PCB板和所述外层PCB板之间平行且存在间隙;所述外层PCB板的一端,具体用于感应被测设备的电磁能量,并将所述电磁能量传输至所述内层PCB板;所述内层PCB板内设有所述PCB传输线;所述内层PCB板,具体用于将感应到的所述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并通过所述PCB传输线对所述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所述外层PCB板的另一端,具体用于输出得到的所述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PCB板,具体包括: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所述第一内层PCB板和第二内层PCB板之间平行且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内层PCB板和所述第二内层PCB板上分别设有所述PCB传输线,供所述内层PCB板通过所述PCB传输线对所述电流进行耦合,得到与所述PCB传输线的长度相对应的接收频段内的电磁能量;其中,所述第一内层PCB板的第一PCB传输线和所述第二内层PCB板的第二PCB传输线相互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PCB板和所述第二内层PCB板上还分别设有:矩形覆铜区域;其中,所述矩形覆铜区域,具体用于将感应到的所述电磁能量转换为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干扰磁场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PCB板和所述第二内层PCB板上还分别设置有:馈电开路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