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09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支撑环的上端连接有总绳,且支撑绳和总绳的上端固定有浮体,所述支撑绳上固定有实验设备。转杆呈板状,容易张开,底板上有透水孔,阻力小些,这样锚容易张开,到达水底以后,无论锚有没有张开,向上拉动总绳,总绳拉动分绳,在底板的作用下,支撑绳不动,这样锚被拉动向上翻转,从而张开,松开,这样锚卡入水底,这里优选四个锚,滑动时,锚卡进水底,从而防止滑动,多方位固定,回收的时候,上拉拉环,让锚转动翘起,就可以再拉支撑绳上提,这样,就利用了锚的特性,同时,又方便将其拔起,避免了利用重力来固定,更轻,效果更好,更便于携带回收和使用。

A Fixed Device for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for experimental equipment,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main rop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pe and the main rope is fixed with a floating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rope is fixed with experimental equipment. Rotary pole is plate-shaped, easy to open, there are permeable holes on the bottom, resistance is small, so the anchor is easy to open, after reaching the bottom, whether the anchor is open or not, pull up the main rope, the main rope pulls the separation rop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bottom, the supporting rope does not move, so that the anchor is pulled up and turned over, thus opening and loosening, so that the anchor is stuck in the bottom, here the four anchors are preferred, when sliding, the anchor In order to prevent sliding, multi-directional fixing, pull up the pull-up ring and make the anchor turn up, then pull up the supporting rope. This makes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ho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venient to pull it up, avoiding the use of gravity to fix, lighter, better effect, and more convenient to carry, recycle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设备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水下实验固定方便携带收回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拉式水下实验设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水中的科学研究,需要用到水下固定,防止实验设备滑走,比较简单的就是直接用锚,但是,锚跑下去以后,不便于提上来回收利用,因此,就有了方便回收的,比如公告号为CN207106830U的专利,它是通过比较重的基座放到水底,这种虽然能达到固定的效果,但是,太重了,不方便移动,特别是实验点比较多,需要的固定装置也比较多,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市场上方便回收的水下实验固定装置太重,不方便携带和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拉式水下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且底板呈圆盘形,所述底板的周向等间隔固定有凸块,且凸块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向外的转杆,所述转杆的自由端固定有锚,且锚的尖端朝向底板,且底板的上端周向与转杆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导向环,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向上的支撑绳,且锚远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分绳,所述分绳穿过对应一侧的导向环,且分绳的末端通过水平的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上端连接有总绳,且支撑绳和总绳的上端固定有浮体,所述支撑绳上固定有实验设备。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匀设有防滑钉。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钩环,且支撑绳的下端固定在钩环上。优选的,所述支撑绳和总绳上套接有橡胶套,且支撑绳与橡胶套之间粘结连接,所述橡胶套上开设有与实验设备对应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且底板呈方形,所述转杆呈板状,所述转杆的自由端可绕凸块上下转动,且转杆与锚之间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浮体呈内部中空的箱状,且浮体的下端设有下钩环,所述浮体的上端设有上钩环,且支撑绳的下端固定在下钩环上,所述总绳的上端穿过下钩环,绕过浮体的一侧穿出上钩环连接有拉动机构。优选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环,且总绳的上端与拉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环抵在上钩环上。本技术设计,使用时,将整体安装好,手持支撑绳和总绳将其放入到水中,转杆呈板状,容易张开,底板上有透水孔,阻力小些,这样锚容易张开,到达水底以后,无论锚有没有张开,向上拉动总绳,总绳拉动分绳,在底板的作用下,支撑绳不动,这样锚被拉动向上翻转,从而张开,松开,这样锚卡入水底,这里优选四个锚,滑动时,锚卡进水底,从而防止滑动,多方位固定,回收的时候,上拉拉环,让锚转动翘起,就可以再拉支撑绳上提,这样,就利用了锚的特性,同时,又方便将其拔起,避免了利用重力来固定,更轻,效果更好,更便于携带回收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板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凸块、3转杆、4锚、5导向环、6橡胶套、7支撑绳、8分绳、9支撑环、10总绳、11浮体、12实验设备、13防滑钉、14钩环、15下钩环、1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设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设有”可以指固定,也可以指卡拆卸的固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2所示,一种双拉式水下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端均匀设有防滑钉13,便于插入底部,防滑,增大阻力,底板1水平设置,且底板1呈圆盘形,底板1的周向等间隔固定有凸块2,且凸块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向外的转杆3,转杆3的自由端固定有锚4,且锚4的尖端朝向底板1,底板1上均匀开设有透水孔,且底板1呈方形,转杆3呈板状,转杆3的自由端可绕凸块2上下转动,且转杆3与锚4之间焊接连接,增大转杆3下落时的阻力,板状阻力更大,罗达底部时更容易张开抓在地上,透水孔是减小底板1的阻力,焊接连接有更结实,且底板1的上端周向与转杆3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导向环5,底板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向上的支撑绳7,底板1上固定有钩环14,且支撑绳7的下端固定在钩环14上,便于支撑绳7的安装,支撑绳7和总绳10上套接有橡胶套6,且支撑绳7与橡胶套6之间粘结连接,橡胶套6上开设有与实验设备12对应的安装孔,采用软质光滑的,这样摩擦力小,分绳8、支撑绳7和总绳10均采用光滑耐腐蚀的绳子,比如尼龙绳,橡胶套6采用软质的,便于收起。拉动总绳10时不至于带动支撑绳7,保证水动时支撑绳7起到支撑作用,且锚4远离转杆3的一端连接有分绳8,分绳8穿过对应一侧的导向环5,且分绳8的末端通过水平的支撑环9连接,支撑环9的上端连接有总绳10,且支撑绳7和总绳10的上端固定有浮体11,支撑绳的长度小于总绳10的长度,这样受力时,支撑绳7线受力,且支撑绳7上固定有实验设备12,可以通过别的绳子直接系上面,也可以通过实验设备12上固有的结构进行固定,浮体11呈内部中空的箱状,且浮体11的下端设有下钩环15,浮体11的上端设有上钩环,且支撑绳7的下端固定在下钩环15上,总绳10的上端穿过下钩环15,绕过浮体11的一侧穿出上钩环连接有拉动机构,便于上提总绳,拉动锚4,拉动机构包括拉环16,且总绳10的上端与拉环16固定连接,拉环16抵在上钩环上,便于手持拉动。使用时,将整体安装好,手持支撑绳7和总绳10将其放入到水中,转杆3呈板状,容易张开,底板1上有透水孔,阻力小些,这样锚4容易张开,到达水底以后,无论锚4有没有张开,向上拉动总绳10,总绳10拉动分绳8,在底板1的作用下,支撑绳7不动,这样锚4被拉动向上翻转,从而张开,松开,这样锚4卡入水底,这里优选四个锚4,滑动时,锚4卡进水底,从而防止滑动,多方位固定,回收的时候,上拉拉环16,让锚4转动翘起,就可以再拉支撑绳7上提,这样,就利用了锚4的特性,同时,又方便将其拔起,避免了利用重力来固定,更轻,效果更好,更便于携带回收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且底板(1)呈圆盘形,所述底板(1)的周向等间隔固定有凸块(2),且凸块(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向外的转杆(3),所述转杆(3)的自由端固定有锚(4),且锚(4)的尖端朝向底板(1),且底板(1)的上端周向与转杆(3)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导向环(5),所述底板(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向上的支撑绳(7),且锚(4)远离转杆(3)的一端连接有分绳(8),所述分绳(8)穿过对应一侧的导向环(5),且分绳(8)的末端通过水平的支撑环(9)连接,所述支撑环(9)的上端连接有总绳(10),且支撑绳(7)和总绳(10)的上端固定有浮体(11),所述支撑绳(7)上固定有实验设备(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且底板(1)呈圆盘形,所述底板(1)的周向等间隔固定有凸块(2),且凸块(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向外的转杆(3),所述转杆(3)的自由端固定有锚(4),且锚(4)的尖端朝向底板(1),且底板(1)的上端周向与转杆(3)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导向环(5),所述底板(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向上的支撑绳(7),且锚(4)远离转杆(3)的一端连接有分绳(8),所述分绳(8)穿过对应一侧的导向环(5),且分绳(8)的末端通过水平的支撑环(9)连接,所述支撑环(9)的上端连接有总绳(10),且支撑绳(7)和总绳(10)的上端固定有浮体(11),所述支撑绳(7)上固定有实验设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均匀设有防滑钉(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钩环(14),且支撑绳(7)的下端固定在钩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陈昱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